2019年11月26日,受自治區人民政府委托,自治區審計廳黨組副書記、廳長王彥樓在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作了2018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報告,實事求是、客觀全面的反映了今年7月份審計工作報告反映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高位推動,整改工作更加有力
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工作。自治區黨委審計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要求,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對照審計查出的問題,一項一項抓好整改落實,確保整改到位。自治區人民政府分管領導主持召開2018年度中央預算審計、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做好整改工作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壓實整改工作責任,限時逐條嚴肅認真整改,堅持系統思維,舉一反三,構建整改長效機制。自治區黨委辦公廳、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進一步加強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的意見,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2018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自治區各相關主管部門加大整改工作力度,確保整改到位。
二、監督、整改、指導“三管齊下”,整改責任更加明確
一是審計廳對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建立了整改臺賬,堅持“誰審計誰負責跟蹤檢查”的原則,組織全區各級審計機關對照問題清單,圍繞整改措施的真實性和效果,跟蹤督察整改情況,督促責任單位對整改進展慢的問題制定整改計劃和整改措施,認真履行整改監督責任。
二是被審計地縣和部門單位進一步強化審計整改工作的組織領導,把審計查出問題整改作為本地區本部門一項重要工作,主要領導牽頭抓總,分管領導具體落實推進,層層傳導壓力,通過制定整改分工方案等措施,對照問題清單,明確整改時限,逐項落實整改,實行對賬銷號,切實壓實整改主體責任。
三是有關問題主管部門認真指導、督促本行業扎實推進整改,建立協調機制,形成整改合力。如自治區財政廳采取全面摸底清查,完善系統功能,加強培訓指導等措施,制定相關制度,有序推進惠農補貼“一卡通”發放方式改革;自治區扶貧辦梳理歸納審計查出的突出問題,并提供給自治區紀委監委進行重點核查,通過選派指導組實地指導、約談整改滯后的縣(市)等措施推進整改,促進脫貧攻堅工作和政策的落實;自治區住建廳印發有關通知,指導各地(州、市)住建部門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全面梳理國家和自治區住房保障政策,重新編印有關政策匯編,著力落實整改指導督促責任。
三、措施給力、求真務實,整改推進更加高效
一是邊審邊改重時效。整改過程前移,堅持邊審計、邊指出問題、邊督促整改,促進立查立改、立改立行、提高整改效率。二是邊改邊審重實效。將跟蹤檢查以前年度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作為后續相關審計項目的重要審計內容,與后續審計工作統籌開展,進一步加大審計整改跟蹤督促力度,對檢查發現的整改不力、敷衍應付、虛假整改等嚴重問題,移送有關部門嚴肅追責問責,確保問題真整改、見實效。三是積極建立和完善審計機關與紀委監委、組織、巡視巡查等有關部門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彼此工作溝通協作,相互配合,做到信息共享,切實形成督促整改合力。
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整改成效更加顯著
總體來看,2018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取得較好成效。截至目前,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6個方面56個問題,1,545個具體事項,已整改1,463個,整改率94.69%。通過整改,各地、各部門單位已上繳國庫5.59億元、督促撥付資金16.19億元、歸還原資金渠道7.3億元、統籌盤活3.66億元、核減工程造價9,410萬元。具體來看:
(一)堅決保障黨中央宏觀決策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促進各地各部門加大開源節流力度,嚴控財政支出,堅決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措施,確保財政平穩運行;推動有效承接下放61項行政職權;督促個別單位規范收費項目和標準的報備公示;督促收回違規出借的資金,并推動有關單位通過優化現有企業資源,明確管理主體,完善監管機制等措施,增強國有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充分發揮審計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二)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一是在化解重大風險方面,有力推動有關部門單位和地(州、市)就大額往來款項開展自查核實,清理甄別款項類別,采取調整賬務、加快支出進度等措施積極化解;促進穩步推進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確保拖欠賬款全部納入清欠臺賬,督促各地各部門制定切實可行的清償計劃,順利完成我區第一階段優先清償目標任務。二是在精準脫貧方面,促進3.42億元被違規使用資金上繳財政或歸還原資金渠道、3.21億元滯撥資金撥付使用發揮效益、3.4億元閑置資金統籌盤活,針對產業扶貧政策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就業培訓與貧困戶產業就業扶持項目結合不緊密、扶貧項目管理不規范、效益不佳等問題,推動相關縣(市)采取補充完善管理分配方案、細化利益聯結條款、加大就業培訓力度、規范貧困人口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和增加就業渠道、著力加強扶貧項目后期管理、結合當地實際靈活調整項目實施方案等措施,調動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激活閑置或效益不佳扶貧項目,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三是在污染防治方面,全區14個地(州、市)均制定了本地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并按照要求開展治理工作,自治區生態環境部門建立了全區揮發性有機物排污單位名錄庫,有關縣(市)對本地重點行業及燃煤鍋爐無組織排放情況進行排查,制定了“一廠一策”治理實施方案。
(三)促進財政資金提質增效。推動建立健全財政資金保值增值的制度體系和配套措施,督促各級財政部門嚴格按照預算法和財政部有關要求,盤活未支出的剩余額度,規范賬務處理。推動相關部門單位不斷加強“三公”經費和相關經費管理,對存在執行政府采購程序不規范、未嚴格執行部門預算管理、財務和資產管理不到位、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問題的,督促其采取相應措施完成整改,共計落實整改金額2.29億元。對政府投資項目存在建設管理不規范、多計工程造價等問題的,督促相關建設單位采取對質量不合格的施工段進行返工等措施積極整改,并促進其采納審計建議,與施工單位重新核對工程造價,共計核減9,410萬元。
(四)促進惠民富民政策落地生根。各地多措并舉保障民生資金落實,兌付各類涉農惠民補貼資金5.72億元,結余、閑置資金上繳國庫9445.12萬元、盤活1.05億元,追回被套取或違規發放的補貼資金177.77萬元,對受益農戶錯漏信息進行糾正補錄,清退違規分配的保障性住房4195套。
(五)舉一反三完善體制機制。各地、各部門單位以整改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積極采納審計建議,在糾正問題的同時深入剖析問題產生根源,針對體制障礙、機制缺陷、制度漏洞等,結合自身職責權限研究對策,健全完善機制制度127項,推動問題從源頭整改,標本兼治。
(六)促進反腐倡廉建設進一步落實。加大審計查出問題追責問責力度,確保查出問題得到及時、徹底整改。本次審計移送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建設項目違規招投標等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共計292起;各相關單位針對審計查出問題,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已對426名責任人員進行了問責處理,充分發揮審計反腐“利劍”作用。
五、下一階段的工作
下一步,自治區審計廳將按照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要求和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針對目前尚未整改到位的問題,進一步強化措施,持續督導,全面推動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清零”。一是狠抓責任落實。強化政府督查與審計監督的合力,進一步壓實壓緊主管部門的牽頭責任和被審計單位的整改主體責任,對尚未完成整改的事項實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對賬銷號。二是鞏固整改實效?!爸我巡 薄胺牢床 ?,大力加強審計成果轉化運用,督促各級有關部門單位強化審計發現問題特別是共性問題的分析研究,積極采納審計意見建議,切實做到舉一反三、標本兼治,著力防范化解經濟社會運行中的各類風險隱患,更好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是健全長效機制。認真落實審計工作和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向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報告機制,加大審計整改情況及審計移送處理情況跟蹤反饋力度,完善審計公告制度,推動審計監督與人大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同向發力,進一步健全審計整改工作長效機制。
正文下載:2018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報告解讀(新疆).docx
相關鏈接:關于2018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新疆)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