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審計質量,打造審計精品,更好地發揮審計效能,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審計局建立五項機制,努力打造項目創優“一條龍”工程,實現審計項目創優的長效化和制度化。
一是選項論證制,確保計劃的針對性和可延展性。在年初制定審計項目計劃時,注重立項調查,緊密結合黨和政府新的決策部署和工作重點,廣泛征求人大、紀委和社會各方面意見。充分考慮擬審計項目的開展條件、效用和可延展性,對擬開展項目進行全面論證。審計計劃確定后,將每個項目當做優秀審計項目準備和謀劃。
二是方案審議制,從源頭上挖掘創優項目亮點。實行審計方案審議制,審計方案經法制科室復核后,提報局業務會討論,充分挖掘亮點和關鍵控制點,同時將同類項目通盤考慮,相互借鑒,統一操作標準。審計方案經局業務會修改完善后付諸實施。
三是創新考核制,加大績效審計和計算機審計實施力度。將績效審計和計算機審計納入項目考核范疇,充分調動工作人員審計創新的積極性。對重大財力投資項目、環境資源保護項目、涉及民生的專項資金等開展獨立型績效審計,建設項目投資審計、企業審計、經濟責任審計一律進行結合型績效審計,其他審計項目中必須包含績效評價內容。具備條件的項目全部開展計算機審計,注重AO應用實例和計算機審計專家經驗的提煉,達到創優與指導今后審計實踐的雙重目的。
四是動態管理制,打牢優秀審計項目的質量根基。實施審計項目動態管理,審計方案、審計實施到最終的審計報告全部納入監督復核范疇,將事后靜態復核變為事前事中的動態監督。有效掌握審計項目進行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及時發現問題,隨時調整優化,實現項目質量管理的精細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五是信息、宣傳立體開發制,全方位提升審計成果。自立項之初就將信息、宣傳通盤考慮,以信息、宣傳促審計成果提升。項目實施過程中,及時報送各階段的動態信息,項目結束后深入總結經驗成果,充分發揮審計對各方的借鑒、規范、促進作用。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審計影響,增進社會公眾對審計的了解。(喬蓮 褚衍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