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來,江蘇省揚州市審計機關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突出率先意識、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通過“五個強化”推進審計工作全面轉型和發展,審計工作呈現突破大、亮點多的良好局面。據統計,全市審計機關共實施審計項目2120個,查處違紀違規金額41.97億元,增加財政收入5.2億元,1016篇次工作報告和信息被批示或采用,審計職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一、強化審計規范化建設。5年來,揚州市委辦、市政府辦先后出臺了市審計局起草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審計監督工作的意見》、《關于開展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效益審計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審計整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揚州市領導干部(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辦法(試行)》等一系列業務規范性文件;先后推行了經濟責任審計部門聯席會議、組織利用社會力量參與審計等工作制度,初步健全了審計法規準則體系和業務管理體系。
二、強化審計理念創新。全市審計機關積極推進審計理論和審計方法創新。一是實行真實性、合法性審計與效益審計并重,逐步提高效益審計的比重。在對環保投資項目、揚農化工集團公司等審計中,有意識地從績效評估和效益比較的角度進行探索,效益審計結果得到多位市領導的首肯。二是實行審計與審計整改督查并重,促進審計成果轉化。近兩年來,通過加強審計整改工作,促進財政部門提高了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健全了相關管理制度,企事業單位提升了內部管理水平。三是實行傳統審計方法和現代審計方法并重。由傳統的財稅審計向大財政審計轉變,由領導干部的離任審計逐步向任中經濟責任審計轉變;對重大建設工程的竣工決算審計向跟蹤審計轉變,全面提高了審計效果和效率。
三、強化審計信息化水平提高。全市審計機關以《審計信息化建設“十一五”規劃》為龍頭,緊緊圍繞服務于審計工作這個“中心”,在人員、設備、應用“三個基本點”上下功夫,加快了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步伐,計算機輔助審計在多個審計領域的應用都取得明顯成效。近兩年全市共有25篇計算機專家經驗和AO案例被省審計廳選用,12篇計算機專家經驗和AO案例被審計署選用。市審計局還有計劃地分步啟動聯網審計,并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審計項目管理、質量控制、辦公自動化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四、強化審計建設性作用發揮。五年來,全市通過對119個預算執行單位、144個財政決算單位的審計和調查,促進完善規章制度23項,取消不合規文件6個,提出有效整改建議163條,促進了依法行政;通過對420個重點建設項目的審計,核減工程款4.3億元,節約了財政資金;通過對368名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加強了權力制約與監督;通過參與105家市直工業、商貿流通企業改制改革,以及107家經營型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工作的審計監督,減少了國有資產流失;通過配合紀檢監察機關開展案件審計和查找經濟案件線索,促進了反腐敗斗爭。
五、強化審計隊伍素質提升。5年來,全市審計機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普遍推行了競爭上崗、輪崗交流、雙向選擇、量化考核等制度,干部管理工作走向民主化、科學化,干部的政治、業務學習得到強化,審計人員素質全面提高。經過五年的努力,全市審計機關具有高級職稱的審計人員18人,比五年前增加14人;通過審計署計算機審計中級水平考試的有12人,為全市審計機關人員總數的5.9%;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有125人,比5年前增加72人。全市審計人員的精神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法制意識、質量意識、民本意識、大局意識普遍增強,現代審計理念逐步深入審計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