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別山深處,有一種五針松,因其高大雄偉、蒼勁挺拔而被稱頌。地處大別山區的黃岡,有這樣一位審計人員, 30多年長期扎根審計一線,勤廉雙優,善作善成,贏得了組織和群眾的高度認可。他先后獲得全省審計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全國社保審計工作審計署嘉獎,多次被評為全市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他叫趙伯安,現任黃岡市審計局金融審計科科長。大家都親切地稱他“老趙”。
圖為趙伯安同志近照
在崗一日就堅決不退二線
出生于1958年趙伯安,1986年從部隊轉業后,來到了剛成立不到兩年的黃岡市審計局。這一干,就是一輩子。
趙伯安自打進入審計機關,就長期從事審計業務工作,是一名典型的“老審計”。2010年,為了適應日益繁重的社保審計工作需要,黃岡市審計局爭取市政府支持,新組建了社保審計科,亟需一名責任心強、工作能力突出的審計人員牽頭工作。時任主任科員的老趙,在52歲的時候擔任社保審計科第一任科長。
2011年初,在一次審計期間,老趙不幸被一輛小車撞倒,導致右小腿脛骨骨折,被救護車送到醫院后,在腿上打了鋼板,住院治療一個多月。出院后,醫生交代至少要在家休養半年。但考慮到社保審計科剛成立不久,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在家僅休養了兩個月,就拄著拐杖來上班了。
“老趙,你這樣要留后遺癥的”,單位領導和同事多次勸他以身體為重,在家好好靜養。但他卻總是說,“沒關系,我已經好多了”。大家見勸不動他,就只好把他的辦公室從5樓搬到2樓,也好讓他能少走幾層樓梯。
有一次,在對市直某單位進行現場審計時,老趙柱著拐杖,一個趔趄,差點摔倒造成“二次傷害”。被審計單位的同志看到了,既佩服又感慨。老趙解釋說:“科里就兩個人,今年要承擔5個審計項目,我不干就要讓局里其他同志頂,不能因為我而打亂了大家的工作……”。
2012年,審計署統一組織開展全國社保審計。彼時,老趙剛剛取下腿里的鋼板,丟掉拐杖。“那段時間,老趙的工作,可以用農忙時期的‘雙搶’來形容”,老趙的搭檔、社保審計科副科長姚紅蓮說。一方面,他要帶隊進行市本級社保資金審計;另一方面,他還要指導市、縣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社保大數據的錄入工作,負責校對匯總各縣市區社保資金審計情況,恨不能把自己掰成兩半。
時任黃岡市審計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吳長林,對參加社保審計的情形記憶猶新:“當時社保信息化水平還不高,很多還是‘包包賬’,這給審計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為了確保審計工作順利進行,老趙帶著全市社保系統200多人,到省審計廳集中開展數據采集錄入,連續三天三夜加班加點。
干了一輩子審計,50多歲的老趙本來可以享受政策退居二線,但他卻始終念及單位人少事多的現狀,躬耕不輟,沖鋒在前。2010年至今,他每年參與審計項目不下4個,每年在外審計時間不少于60天。其中,擔任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社保資金審計、土地出讓收支審計等上級審計機關統一組織審計項目組長或主審。特別是進入2017年,老趙已經59歲,算“準退休”了,但他仍然承擔了4項審計任務。
涉及原則的事寸步不讓
軍人出身的趙伯安,原則性強在周圍是出了名的。黃岡市審計局總審計師雷友華常說,“老趙身上有股認真勁,他的審計報告讓人放心”。而在被審計對象眼里,老趙似乎是個不近人情的倔老頭。
2015年,老趙帶隊開展黃岡市本級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發現某單位存在挪用專項資金88萬元的問題線索。雖然該單位在審計期間已整改到位,但老趙還是堅持原則,將此問題線索在審計報告中如實反映,并收齊收全相關證據底稿。老趙按相關程序,報有關部門和領導同志審閱同意后,按規定將審計報告上報上級審計機關。
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情況被逐級報到國務院后,國務院督查室和審計署要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嚴肅查處,并責成省、市有關部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黃岡市有關部門和人員對審計報告及審計發現問題提出質疑,要求審計署進行復核。
為此,老趙攜帶全部審計證據底稿及領導批示,兩次前往審計署社保審計司進行復核,對審計查出的問題線索作出詳細說明。經審計署社保審計司再三復核,認為黃岡市審計局開展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證據確鑿、程序合規,給出了“事實清楚、定性準確”的定論。最終,上級部門嚴肅處理了有關人員。全程參與此事的黃岡市審計局副局長繆丞說,老趙頂住壓力,寸步不讓,經過“二堂會審”,辦了一起“錚錚鐵案”。
2016年,老趙帶隊開展某縣“穩促調惠防”金融政策落實情況審計,查出該地14名公職人員涉嫌違規領取貼息貸款金額108316元的問題。雖然有的找人打招呼說情,有的想與審計組進行“等價交換”,但老趙依然堅持公事公辦,對審計組多次強調,“審計工作守土有責,守土就要盡責”。 他不會將審計發現的問題與被審計對象做“交易”,更不會受人情關系影響而瞞報漏報。最終,這14名公職人員的問題線索,全部移交給了當地紀檢監察部門立案處理。
在規矩和紀律面前知行合一
作為一名“老審計”,老趙多次教導年輕審計人員:“作為一名審計干部,不僅要有扎實過硬的業務水平,更要有嚴守法紀的優良作風,千萬不要為一飯一酒所誘,不要為小利小惠所惑”。他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有一次,在對市直某單位進行審計時,該單位財務人員以反饋審計報告意見為由,將一張面值2000元的購物卡夾在征求意見稿中放到老趙辦公室就離開了。老趙在翻閱該征求意見稿時,發現了這張購物卡,他立刻向局紀檢組匯報此事,并在當天下午審計組去該單位征求意見見面會上,當其領導面將購物卡退回。
“過去幾年,這樣的情況的確遇到過不少”,老趙坦率地說。遇到這種情況,他能夠當面推掉的都當面推掉了,實在推不掉的就想方設法給人退回去。他說,審計人員為這點事犯個錯誤不值當。
2014年下半年,家人正忙著籌備兒子的婚禮,而老趙卻遠赴隨縣忙著開展土地出讓收支審計。直到國慶節來臨,他才隨審計組一起放假回來,趕著參加了兒子的婚禮。在兒子結婚的事情上,他按照規定向局紀檢組打了報告,對除親戚以外的同事、戰友及朋友絕對“保密”,沒有走漏半點風聲,以致半年后大家才知道他兒子已經“隱婚”。
按照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要求,審計組長或主審必須落實“一崗雙責”。老趙始終認為,廉潔從審的緊箍咒,僅僅箍住自己還不行,還必須從嚴管好身邊人。
2009年,老趙帶隊赴外地開展村級債務審計調查。一次在賓館衛生間上廁所,突然幾名村干部闖進來,給他塞了幾百塊錢,然后說道:“請趙科長幫幫忙,給我們多核實點債務。”老趙氣不打一處來,把錢硬塞回去:“該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要搞這種名堂”。
為了防止審計組其他同志犯錯誤,老趙當天晚上組織召開審計組會議,再次強調審計紀律和廉潔要求。并與審計組每名同志一對一座談,詳細調查有無類似情況發生。對個別審計人員當時無法推掉的現金、香煙等,他親手安排退還。
2015年,老趙帶隊赴宜昌開展醫療保險基金交叉審計。由于宜昌是一座旅游型城市,兩名年輕審計人員利用周末休息時間,自費去三峽大壩景區游玩,被趙科長知道后,他立刻打電話通知他們回來,并進行了嚴肅批評。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還有不到一年時間,老趙就要退休了。老趙說,干了一輩子的審計,突然說要放下,是真有點舍不得,所以在退休之前,總想為單位、為審計多做點事情。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