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戰線是個人才濟濟的地方,審計、金融、稅務、投資、財務、計算機、建筑……各類專業應有盡有。有人說,這真是個“高大上”的行業。事實上,審計人從來不高調,更多時候還是在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領域默默無聞地工作。都江堰市審計局副局長韓劍,就是這千百個默默無聞審計人中的一員。
與韓劍的同事聊天,說到對韓劍的印象,他們似乎異口同聲,“他呀,就是一塊‘磚’”。這個描述很讓人費解。他們解釋道:“說他像‘磚’,一個是讓去哪兒就去哪兒、讓干啥就干啥;另一個是無論在哪兒、無論干啥,都嚴絲合縫、正當其位。”
韓劍認真鉆研審計業務
與韓劍聊他審計經歷中印象深刻的事,他頗為靦腆,“我沒做什么大事,更說不出哪里精彩,就是喜歡審計工作,盡力做點事情罷了。”平淡如菊的話,折射出簡單質樸的性格。這些年來,他就像同事口中的那“一塊磚”,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不挑任務、不挑崗位,長此以往、樂此不疲。
家國兩難,他主動鉚在崗位上
2008年5月,都江堰市局派員參加在河北滄州開展的一項水污染防治資金專項審計調查。臨出發前幾天,原定的同志因故無法成行,誰頂上?韓劍一聽,主動向領導請纓,“我去。”
“你手里也壓著不少事兒呀。”領導關切地問。
“沒事兒,我加幾天班,弄完就去。”韓劍樂呵呵地。
韓劍連軸轉了好幾天,忙完手里的活兒,立馬動身去了河北。他對業務很熟悉,很快就擔綱主力,忙得“腳打后腦勺”。
5月12日下午,大地、樓房突然晃動。消息傳來——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更壞的消息是:都江堰受到重創,損失慘重。“嚇壞了”,韓劍毫不掩飾當時的恐懼,他撥打家人電話卻一直無法接通,一遍又一遍地撥打,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滄州審計的同事說,趕緊回去看一下吧。韓劍想了想,謝絕了同事的建議,“任務正在關鍵點上,特別是幾個重要‘關節’都是我負責的,哪能隨便走?”就這樣,韓劍重新一頭扎進工作,繁重的任務把他捆了個結結實實。直到5月14日,他才聯系上家人:妻子正戰斗在抗震救災第一線,年邁的母親和女兒幾經輾轉回到瀘州老家避難。他心中略感欣慰。
但,天不遂人愿。5月19日,突然接到女兒泣不成聲的電話,韓劍急壞了:“咋子啦?”女兒哽咽著:“爸,奶奶去世了,嗚嗚嗚……”
韓劍的母親因地震驚嚇和長途顛簸,心臟病突發去世。
韓劍心如刀絞!他一邊拜托親友先幫忙料理后事,一邊仍緊抓任務不放手,強忍悲痛加快速度處置手里的工作。他的淚水悄悄滑落,眼前不斷浮現母親的面龐......。終于完成了最關鍵的幾項任務,韓劍才往老家趕。但還是晚了!因為天氣的原因,親友已代他安葬了母親,他沒能再見上母親最后一面。
韓劍去拜祭母親,細雨斜織,他長跪不起,淚如滂沱,呢喃著與另一個世界的母親訴說了很久很久……韓劍說,未能親手送別母親注定是他一生的愧疚和遺憾。但他也相信,母親的在天之靈一定會理解兒子在“家與國”這張“考試卷”上作出的答案!
抗震一線,他默默無聞躬身做事
“磚”的一個特質是哪里需要就搬到哪里。韓劍正是如此。
抗震救災十萬火急,經上級同意,韓劍返回都江堰,他對領導說:“讓我到救災一線去吧。”韓劍的出現令人喜出望外,領導打算把他派到任務最重的賑災物資資金監管組:“大災剛過,工作秩序還不正規,相關機制也不健全,全社會對賑災物資資金特別關注,讓你做這項工作,沒問題吧?”
“干就是了”,韓劍回答得干脆利落。
說著容易做著難吶。成千上萬批賑災物資涌來,捐款援助資金猛增,身材瘦削的韓劍像裝了馬達一樣奔忙于一線。在都江堰賑災物資調配中心,他發現部分捐贈物資品名、數量、規格不清楚,物資清查盤點及手工核算滯后,收發存手續不完善等問題。他與同事們認真研究,設計出“救災物資接收單”“中轉單”“出庫單”等流轉載體,全面細化物資管理流程,同時不停地到各物資保管組核對收發存情況,對物資進出實行多關口控制。
“光靠應急措施還不夠,還得從制度上想辦法。”韓劍把這一想法報告了領導,領導很支持。他熬了3個通宵,與同事一起制定了《都江堰市抗震救災款物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多項制度,經都江堰市領導同意后迅速向社會公告,資金物資管理更加規范。韓劍又帶著審計小組,冒著余震直撲大觀鎮、虹口鄉等災民安置點,對賑災物資資金使用進行跟蹤監督,并完成了該局震后第一份專項調查報告。“這個報告有新情況、有深分析、有實對策,對改進監管工作有很大作用。”領導和同事們為他點贊。
韓劍(右一)在抗震一線調查救災物資發放情況
“制度規范有了,技術手段也得跟上。”韓劍主動到電子科大求教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牽頭開發“都江堰市賑災物資核算管理系統”,將賑災物資管理全面納入規范化軌道。
是的,韓劍在抗震一線并沒多么驚天動地的舉動,也沒有多么英勇無畏的沖鋒,但他真的就像一塊“磚”,默默地守著崗位、默默地盡著職責、默默地做著重要但不顯山不露水的工作......
2008年11月,國家審計署授予韓劍“汶川地震資金和物資審計先進個人”稱號,記個人二等功。
災后重建,他樸實嚴謹令人信服
災后,滿目瘡痍的廢墟期待重生。
這塊“磚”被“搬”到一個新的位置:法規科科長。第一項任務就是負責全市災后重建項目跟蹤審計。同事們善意地說,“這可是難啃的‘骨頭’呀。”韓劍微笑著,“干就是了。”
青城山、龍池、大觀等重災地重建項目全面鋪開……
居民安置房、公共服務設施等重建項目亟需跟蹤審計……
韓劍馬不停蹄地奔走于都江堰發改局、財政局等單位之間,反復核準災后重建相關數據,專門建立了“災后重建資金和項目管理數據庫”,每個重建項目的要素都一應俱全,為全面開展跟蹤審計打下了堅實基礎。
各項審計工作有序推進,但并不輕松。比如,審計過程中,查詢政策法規相當費時費力,但又非做不可。“不準確掌握相關法規,怎么審?”審計人員老王手里項目壓著好幾個,急得直跳腳。韓劍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干起來。他帶著同事們全面查詢災后重建跟蹤審計所需的法律法規,逐條梳理出來、逐字研究透徹,分類打包,錄入連夜開發的“災后重建法律法規庫”,掛到局域網供全局使用。“老王們”笑了,“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吶!”
除了面上的協調管理工作,韓劍還具體負責了澳門援建青城山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的跟蹤審計。這個項目涉及巨額捐贈資金和多座宮觀廟宇的修復重建,社會各界十分關注。
“必須監督好,出不得半點紕漏呀。”韓劍深知責任重大。
韓劍(右二)檢查澳門援建的青城山古建筑群落災后恢復項目
韓劍帶著審計組一次又一次地翻山越嶺往工程現場跑。點多、線長、山路陡,每次他們都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但也有人不喜歡他們。有的施工人員說:“領導,天氣這么熱,一次又一次地來,爬坡上坎不累嗎?”有的抱怨:“工地這么忙,一來就這不對那不對,干嘛非得把規定摳那么‘死’?”
“有標準就得達到,有規矩就得落實,哪有什么‘死規定’‘活辦法’之說?”韓劍和同事們一如既往地按照項目可研報告嚴格審計,尤其是對未按設計施工、進度緩慢、工程增量未審批等問題,及時發出審計建議函,不間斷地回訪問效,直到落實到位。
韓劍和他的同事們不知疲倦地奔走在各個重建項目的施工現場,慢慢地,建設單位被他們的認真勁兒感動,逐漸從下意識抗拒變成真誠歡迎。一位施工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韓科長他們沒有私心、沒有找茬,指出的問題都是實實在在的,我們服!”最終,各項修復重建工程按計劃通過竣工驗收。
“很辛苦,但很快樂。”回味那段日子,韓劍念念不忘。
2010年4月,韓劍被都江堰市委評為“災后恢復重建先進個人”。
勇進高原,他無懼艱辛樂于吃苦
誰也沒想到,“一塊磚”把自己“搬”到高原藏區。
2012年6月,上級號召干部援藏,韓劍主動報了名。身邊同事好心提醒:藏區高寒缺氧、信息閉塞、離家遙遠,何苦呢?
韓劍笑著說,“沒事兒。”然后,就去了。
他來到平均海拔3500米的道孚縣,擔任審計局副局長。報到當天,得知正在開展“牧民定居”項目審計,他一聽就兩眼放光,當即要求參加。道孚審計局的領導說:旅途勞頓,休息兩天吧。
韓劍毫不猶豫地說,“干就是了。”爛路顛簸、峭壁穿行,一走就走到了海拔4200米的龍燈鄉,這是“牧民定居”項目審計的起點。韓劍帶著審計小組在天路上穿行,不停地走、不停地看、不停地問、不停地記......他們走遍了全縣22個鄉、23個牧民定居點,建立了“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實施情況數據庫”,動態展現了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積累了極為寶貴的審計數據。
道孚同事說,“老韓,你從大城市來,給我們傳授點高科技審計知識吧。”韓劍嘴上說“不敢不敢”,但立即著手準備。
他舉辦了計算機審計培訓班,向道孚同仁詳細講解現場審計實施系統(AO)、統計軟件初始化、項目管理、數據采集轉換、審計分析處理等新手段;他還對成都地區“財政審計一體化”思路、政府投資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等先進做法進行了交流分享。
“真長見識!成都來的專家就是不一樣!”道孚同仁贊嘆不已。
2013年8月,甘孜州組織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領導問韓劍愿意帶組去哪個點。“一塊磚”毫不遲疑地選擇了比道孚縣海撥更高、條件更艱苦的爐霍縣。領導很詫異,韓劍說,“藏區我來得少,就該去艱苦的地方。”隨后打起背包帶領審計組直奔爐霍,憑著一身“武藝”,圓滿完成了審計任務。
韓劍踏踏實實、指哪打哪的工作態度讓藏區同仁們敬佩不已。兩年援藏工作結束時,道孚審計局的同事們專門為韓劍送行,潔白的哈達、深情的藏歌,韓劍的眼眶濕潤了......
也許多年后,高原藏區的同仁們會逐漸忘了韓劍的模樣、聲音甚至他的名字,但他們一定會記得“成都審計人”這個稱呼、記得“成都審計人”在陡峭山路留下的堅實而深情的足跡。
2013年7月,韓劍被評為“四川省援藏工作先進個人”。
本色如一,他不忘初心堅定行走
2015年8月,這塊“磚”又換了新崗位。組織決定,韓劍任都江堰市審計局副局長,分管投資審計。
同事開玩笑地對韓劍說,“從韓科長到韓副局長,總共分幾步?”韓劍哈哈笑著,“幾步不知道,但審計路長著呢。”
當了局領導的韓劍,行走在審計路上的腳步,根本停不下來。
為加強對投資項目審計的監督管理,在都江堰市局黨組領導下,韓劍負責通過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向社會公開招標20家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和5家會計師事務所進入中介機構備案庫。此間,有人通過親朋好友向他轉達意愿,希望“關照”進入中介機構庫,并暗示有“好處”。韓劍一口回絕,“招標文件都在網上,歡迎自行參加投標,但無法‘關照’。”
作為局里的計算機“專家”,韓劍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改進審計工作。他牽頭建立了“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管理平臺”,依托互聯網動態展示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總體情況和審計進度,被審計單位可以實時了解審計狀況并作出整改,其他單位也可以舉一反三、自查自糾。
為了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管,2015年年底,韓劍又牽頭制定了《都江堰市關于對社會中介機構參與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結果進行復核審計的實施意見(試行)》,既明確了復核審計的方式、程序、費用管理等工作,又對復核審計中查出的違反公開招投標、虛報工程量、弄虛作假等問題的處理和移送作出明確,在中介機構中產生強烈反響。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16年前,韓劍選擇了審計這個職業,就一直堅定執著地行走著,風雨無阻,寵辱不驚。關于未來,韓劍說“審計路還長”,“干就是了”。
不忘初心、恪守職責,他將繼續做成都審計戰線上一塊平凡但有用的“磚”。(曾真)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