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審計局國土審計組有這樣一群年近六旬的“老”審計,他們臨近退休,但仍日夜奮戰,“站好”最后一班崗、“吹好”最后一支哨。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工作作風,深深的感動和影響著身邊的年輕同志。
敬業求精,默默躬耕
向華極,59歲,是這次審計組年紀最長的,從審25年的他是一名倍受領導器重、群眾贊揚的審計干部,我們都尊稱他為“向老”。在這次審計中,他主要負責土地整治項目的審計,為了深入準確掌握項目情況,他每天都戴著老花鏡,低頭淹沒在各類圖表中,忙的時侯喝水都顧不上。有一次為了核實某一項目的決算情況,他不厭其煩地查閱各項報表、憑證、圖紙資料,最后才輾轉找到當事人核對數據,剛開始對方覺得他是個快退休的老同志以為可以打馬虎眼糊弄一下,當他擺出各類詳實的取證資料時,便被他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所折服,開始心悅誠服地配合他工作。臨走時,還不停地說:“你們審計人員真是了不起,對工作真是負責”。項目審計除了看資料還必須深入現場,八月的氣溫一般都在30度以上,他手頭隨時拎條毛巾不停地擦擦汗。到鄉鎮一跑就是一整天,為了節省時間,每次出行他都自備一盒方便面。白天跑現場,晚上學法規看資料讀操作指引,寢室也變成了辦公室??粗迨莸乃?,我們敬佩之余也免不了擔心,他卻總是笑著說:“我年紀大了,睡眠時間短,閑著也是閑著,再說老了跟不上趟,只能笨鳥先飛”。晚上賓館燈光很暗,他在超市買了臺燈,兩個月下來,他的老花鏡已經不大好使,國慶回家又配了個度數大些的。
修身立德,勤廉樹審威
李東平,作為恩施州審計局副局長,在她的心里,公平和正義永遠是堅定的信念,不容褻瀆。“不管你是誰,幾乎所有人都‘請不動’,審計中想與她私下溝通,比登天還難。”和她共事多年的同事深有感觸。工作33年,從審28年,勤政廉潔一直她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標記。這是她今年第三次帶隊外出交叉審計,她不光作為帶隊領導參與項目,更是親自參與審計。這次她主要負責兩個審計組,為了跟進項目質量,她不停地拖著行李奔波在兩地,有時侯晚上到住地已是10點多了,她還要組織審計組一起交流匯報審計進展情況。50多歲的她患有高血壓,每天都要吃藥,可是一工作起來往往沒有時間概念,她便自己定了提醒鬧鐘。因為過度勞累,她的高血壓癥狀越來越嚴重,經常性頭疼頭暈,每次要開會討論交流的時侯,她都提前喝一顆藥,但經常到中途不得不再補喝幾次才能堅持下來。審計中,審計署安排了新項目,作為局里分管業務的副局長,她必須親自安排部署,剛坐六個多小時的車到達住地的她接到通知,沒有絲毫猶豫,馬不停蹄地又坐上回程的火車。她的這種敬業奉獻精神感召著每位審計人員,也正因為此只要是她參與的項目都能出精品。
廉政紀律是審計的生命線,她鐵面無私的形象早已名聲在外,審計中遇到講情的,不管對方的職務高低她都能毫不留情地言辭拒絕。她常說,審計人員要有三個“頂得住”:頂得住上級說情的條子,頂得住兄弟單位的面子,頂得住親戚朋友的纏繞。她不僅以身作則,還主動擔責保護審計人員, 每次進點前她都要強調“凡是有你們不方便直接拒絕的,都把責任往我身上推,說我不允許,我不怕得罪人。”這次國慶放假,有一個單位把東西直接寄到單位,收到包裹的她打電話狠狠地把該單位批評一通,并把包裹退回。
圖為李東平在審計現場
忠孝難全,樂在苦中享
上有老下有小,是上天恩賜給我們每人的一段幸福時光,可年近六旬的人在享受這段家有老的永恒親情時,也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作為長年出差的審計人員,在面臨選擇的時侯通常是別無選擇,50多歲的盧元鳳這次出差已是今年的第二次交叉審計,每次都長達兩個多月。已近退休的他,在職場已無所求,但責任讓他每次都勇挑重擔,用他的話說“選擇了審計就選擇了無悔”。這次出差時,家中年過八旬的父親正入院做手術,妻子也因腦血管問題,需要休息靜養,兒子在外省工作,岳父因中風需保姆照顧,家中困難重重,但他從來沒有向單位提及,只是默默地心懷愧疚地把家交給妻子,每天晚上打個電話回家問一下情況。
工作中,他從不擺老資格,對新情況新問題他總是虛心請教,服從主審的調配。雖不當主審,但也不撂擔子,從進點開始,他都全身心投入,每天加班加點審核篩選分析從各單位獲取的數據,收集有關文件資料,從如山的憑證中尋找線索。在兩個月的工作時間里,他每天手里拿的、嘴上說、心里想的都是主審分配的工作任務,神經繃得緊緊的,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正常工作時間與雙休日。由于壓力大,過度勞累,晚上睡覺時滿腦子都是審計,經常失眠。面對高強度的工作,他還總說:“這次是我第一次很輕松地參加大項目,感謝組織上照顧老同志”。他不僅嚴格要求自己,對小組的其他年輕同志的工作也盡量多加強指導,從審計思路到審計取證他都嚴格把關。(鄧梅嬌)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