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老師出身的他溫文儒雅、樸實謙遜;在審計工作崗位上,他盡擔當之責、懷敬畏之心、立堅韌之志,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詮釋了一名新時代審計人的堅守與執著。他就是山東省審計廳行政事業審計綜合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張德印,被山東省委組織部授予全省“擔當作為好干部”稱號,被山東省委記一等功一次。
本分實干者
張德印生于山東省聊城市,樸素的鄉風在他心里刻下了務實做人的烙印。青年時代的他長期在基層工作,從中學語文教師、鄉鎮管理區干部到鎮黨委書記,再到陽谷縣副縣長,多崗位的歷練磨礪了他實干勤懇的作風。2008年9月,他到山東省審計廳掛職,一年后正式調至省審計廳,成為一名審計干部。
面對崗位轉換和角色轉變,張德印選擇用實干迎接挑戰、用擔當彰顯價值,無論在辦公室從事行政管理工作,還是在審計一線開展業務工作,他都兢兢業業,詮釋了實干者的精神。
監督檢查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情況是一項重要的審計內容。作為審計廳負責此項審計的處室,張德印帶領的行政事業審計綜合處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他們牢記使命,敢啃“硬骨頭”,在牽頭組織的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中,以公務支出、公款消費為切入點,持續跟蹤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情況。面對審計涉及部門多、領域廣、鏈條長的特點,他們根據工作實際調整思路,采取更有針對性、更加靈活的措施。2017年,從會議、培訓、差旅等方面對37個省直部門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進行審計,下移審計重心,發現一批所屬單位設立“小金庫”、違規發放補貼等嚴重問題。山東省省長龔正對此作出批示,“針對審計檢查出來的問題,嚴肅責任落實和追究,嚴明紀律和規矩,嚴密制度籠子?!备鶕徲嫿Y論,省紀檢監察、財政等部門對審計發現問題進行了處理。
工作中,張德印高度關注民生福祉。2016年,他負責組織全省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專項審計,既要帶隊在審計現場開展業務,又需督導調度各市審計項目進展情況,經常在多個市、縣之間奔波。懷揣深厚的教育情懷,他干在先、沖在前,奔赴現場實地核查,檢查審計質量情況。功夫不負有心人,此次審計結果得到山東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促成省教育廳在全省專項部署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近年來,張德印帶隊相繼完成了宣傳文化、公立醫院改革、精準扶貧、簡政放權等民生審計項目,為推動社會公平正義貢獻了審計力量。
巧言不如實干。2015年,張德印基于預算執行審計情況,牽頭提出“穿透式”預算績效管理審計的設想,倡導關注“預算編制有目標、資金分配有標準、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整個過程要公開、效果如何問群眾”,并克服重重困難讓設想變為現實,在全國審計系統率先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審計。他踐行科技強審理念,破解審計人力不足與任務繁重的矛盾,探索創新“非現場”審計模式,在橫向上實現了省直部門單位審計大數據分析全覆蓋,一次性對省級600多家預算單位的財務數據與行業數據進行關聯分析,再次走在全國審計系統前列。2014年以來,他帶隊共實施或參審項目69個,提交的多篇審計報告被山東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推動了政策落地和制度創新。
鐵面審計人
張德印為人厚道、處事謙和,骨子里卻有一股倔勁,他碰到困難不服輸、遇到阻力不放棄,恪守底線,保持定力,敢于碰硬。
2014年,張德印帶隊到某市延伸調查稅收征管情況,核實虛開增值稅發票問題,落實篩查發現的疑點。面對當地的圍追堵截和糾纏,他保持冷靜,跟對方斗智斗勇,巧妙地把審計組拆分成若干個小分隊,安排各小分隊分赴不同地點調查取證,令對方措手不及。
張德印坐鎮指揮風格靈活,調度全盤核查工作,通過審計組共同努力、加班加點,逐漸掌握了關鍵證據、證言和數據。為了查實問題,他又組織人員進行細致復核,確保萬無一失。在最緊張的時刻,張德印仍淡定自若,鎮靜地指揮人員按節奏開展工作的同時,還要與通過不同渠道打招呼、說情的人進行周旋,他頂住壓力,順藤摸瓜,將案件線索向司法機關移送,最終揪出一起特大虛開運輸發票案,成為山東省2014年10起發票違法犯罪典型案例,被列入公安部督辦案件。隨著一批人受到法律制裁,一些家庭也瀕臨破碎。張德印也感到難過,“但是審計人不會因為憐惜違法者的家庭而罔顧法律。如果不秉公執法,黨和國家的利益會受損,市場經濟秩序會受損,無數家庭的利益會受損?!?/p>
在審計某市工業新區管委會時,他們發現一起套取財政資金違規發放獎金補貼的問題。在緊鑼密鼓地核實過程中,張德印接到恐嚇電話,讓他“等著,走著瞧”。放下電話,他淡然一笑,“對方這么惡狠狠,說明一定有問題,說明咱查對了。威脅就等于自投羅網,恐嚇就等于不打自招”。審計組一鼓作氣,連戰連捷,將問題線索移送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查處了管委會主任嚴重違紀違法涉嫌職務犯罪的問題。
2014年以來,張德印帶領團隊共移送案件線索35起,118人受到處理,38人被判處有期徒刑,成為山東審計戰線上的反腐“利劍”。他還對審計發現問題線索進行系統性開發,先后在省委巡視培訓班等平臺進行宣講,擴大了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
團隊“領頭雁”
從鄉鎮到縣,再到山東省審計廳,張德印帶過不少隊伍。多年從事領導崗位的經歷,使張德印認識到,“帶出一支隊伍才是最大的本領”。
張德印堅持嚴管就是厚愛,常常派處里同事去條件艱苦的審計一線磨煉,對他們的日常工作很“挑剔”。行政事業審計綜合處副處長陳爽已跟張德印共事6年。6年間,在張德印的嚴格要求下,無論是干業務寫底稿,還是起草報告、新聞稿,哪怕一個字一句話,陳爽都謹記不出現一點紕漏。在這種“痛并快樂著”的工作氛圍中,陳爽和處里的同事養成了細致謹慎、精益求精的習慣,宏觀視野、工作思路和業務水平等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逐漸成長為攻堅能手。2014年以來,行政事業審計綜合處負責的稅收征管、東營市原市長經濟責任、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等審計項目榮膺“全省優秀審計項目”,僅2018年,他們就有4人在全省審計業務培訓班上交流經驗。
工作之余,張德印喜歡跟大家談心溝通,勉勵大家開動腦筋、成長進步?!皠幽X了,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面前沒困難?!倍颊f“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但他所帶的處室不是全靠車頭帶的“綠皮車”,而是節節車廂有驅動力的“動車組”。他激勵每一名人員都要發動自己的“馬達”,激活主觀能動性,共同發力,推動工作事半功倍。
有一次,處里來了位新人,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他迷惘彷徨,垂頭喪氣。張德印看出了他的煩惱,主動跟他交流,分享工作心得,還把多年積累的“說、寫、干”秘訣傳授給他?!罢f就是常溝通,不要怕練嘴皮子,優秀的人從來不是‘悶葫蘆’;寫就是勤總結,多回頭看看,才能知得失;干就是腳踏實地的工作,始終保持勞動、謙虛和學習的姿態?!痹趶埖掠〉南ば闹笇?,這位新人很快進入工作狀態,在兩年時間里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主審,得到了廳里的表彰。
“帶隊伍絕不能偷懶,要因材施教?!痹趶埖掠〉膸ьI下,其所在處室2015年被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審計廳、省公務員局授予“全省審計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6至2017年連續獲得山東省審計廳年度先進集體。(鄭茂霞 劉映宏)
責任編輯:陸澤凌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