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馮雨轉發了一條母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70周年校慶的消息。十六年前,她從這所學??既?公里外的湖北省審計廳?,F在,她是廳里最年輕的處長。
馮雨說,成長沒有捷徑,自己不過是從職場新人,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一年時間怎么算?馮雨有自己的刻度。雙肩包一背,拉桿箱一提,人隨項目走。兩個月審計現場,一個月交換意見出報告,倏忽五六個項目結束,從年初的業務培訓到了年末的工作總結,一年時間就過去了。
“我覺得挺充實?!焙笔徲嫃d省屬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處處長馮雨笑著說。
馮雨的“充實”實實在在穿插在采訪中。約定好的采訪,因為開會、撤點等原因,推遲了三次。
馮雨的丈夫告訴記者,“她工作非常認真,有時休息的時候還想著工作?!币徽劦焦ぷ?,這位恬靜秀氣的武漢姑娘臉上閃著光,把工作中的樁樁小事講述得活靈活現,笑語盈盈。
中國審計師講述世界故事
2010年,馮雨以優異的成績從全國8萬名審計干部中脫穎而出,選拔到200余人的聯合國審計人才庫。4個年頭,18個項目,經歷了美國紐約的颶風圍城、日本東京的核輻射恐慌、烏干達的埃博拉疫情,中國審計師馮雨用自己的腳步講述了世界上的許多故事。
2012年,她在聯合國維和行動全球外勤支助戰略審計項目擔任主審,這是聯合國大會以大會決議的形式明確聯合國審計委員會開展績效審計地位后的第一個績效審計項目。
全球外勤支助戰略是聯合國的改革項目,該項目主管部門之前對外宣稱,每年可以給聯合國航空管理節約5570萬美金。那么,這項改革的設計與現實是否存在差距,改革措施效果是否盡如人意呢?帶著疑問,馮雨和同事走進了維和行動航空部門負責人的辦公室。
航空管理領域需要極專業的知識儲備,負責人是一位退役的戰斗機駕駛員。面對初次見面的中國審計師,這位高管先給了個下馬威:“你們看得懂油表嗎?”當審計師請他提供與預期節約數據相關的基礎數據和測算方法的時候,高管開始顧左右而言他,后期更是避而不見,連郵件也不肯回復了。
放棄是不可能的,沒點兒“釘釘子精神”怎么干得了審計?沒有改革戰略相關的航空基礎數據怎么辦?不要緊,馮雨找來了維和行動總部航空部門的年度飛行數據。擔心數據不準確?不要緊,她還找來了維和行動意大利后勤基地的備份飛行數據作支撐。不給公式?不要緊,她認真分析項目報告,根據文字表述的邏輯重新設計算法,算出虛報節約資金1900萬美金。
光算出來還不行,得讓對方認賬啊。馮雨把取證表和計算過程發了出去,高管終于回了信。這封郵件很長,密密麻麻五頁A4紙。這封信措辭很嚴厲,指責審計師既不專業又不聽解釋,一句話:你們的結論我們不認!馮雨不卑不亢,一封郵件回過去:我們的數據來源是可靠的,分析過程是符合邏輯的,歡迎隨時電話溝通。
電話來了。當時“桑迪”颶風正橫掃美國東海岸,聯合國總部受損,連續多天關閉。水位剛剛退卻,馮雨和同事趕回去上班,保安驚嘆說:“你們是第一批回來的工作人員!”就在這時,馮雨接到了高管打來的電話。高管非常驚訝,他說自己只是想打電話試一試,沒想到馮審計師真的回去上班了。
三個半小時。馮雨打了至今為止人生最長的電話,高管最后服了氣,承認了審計指出的問題。
審計項目結束,高管主動把馮雨送到電梯口,“你們中國審計師很專業?!?/p>
記者問馮雨,當時收到那封投訴信,心虛嗎?
“一點兒不,我們的專業絕對拿得出手?!瘪T審計師的回答快速而篤定。
“我們最后認定的數據為1775萬美元,扣除一些對方之前沒有提供給我們的影響因素外,和我最初的分析結論基本一致。這次審計雖然不涉及花錢過程中的違法違規問題,但卻對如何更高效地使用資金提出了建議,邁出了績效審計的第一步,挺有意義的?!?/p>
揪出一窩把水當糧食賣的“碩鼠”
2015年,馮雨參加了省審計廳實施的湖北省糧食局儲備糧管理情況審計。糧食安全與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稱為當前世界三大經濟安全,儲備糧是政府調控市場、保障供應的物質基礎,管住管好,責任重大。
地方儲備糧的政策性強,審計組的同志們又都是第一次做儲備糧項目,對儲備量是否達到安全線、輪換是否及時、糧食的質量標準是什么、關鍵指標有哪些,還真的是外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馮雨組織收集了從中央到地方共七八十份超過三千頁的文件。當時一起工作的同事周博印象深刻,“當時我們不敢打印出來,太廢紙?!彪娔X里的文件夾分了9個,文件找好了,大家一起“惡補”吧。
厘清了業務流、物流、資金流和數據流之間完整的勾稽關系,就該分析問題了。只要拿到電子數據,就能做儲備糧的大數據分析。然而現實是,地方糧庫的數字化管理欠缺,僅有極少量的電子數據,絕大多數是散放在糧庫各個部門保管的原始手工賬。這又怎么辦?馮雨說,得干點體力活了。
周博記得,她組織被審計單位的同志們工作了兩個星期,把三年的出入庫記錄、磅單記錄和質檢記錄敲成了三套電子賬,再帶著審計組從數萬條記錄中抽取關鍵指標數據,最終形成一份2817條的核心業務數據表。
接下來就好辦了。通過數據分析,儲備糧管理中隱藏的問題一覽無遺。這次審計,他們審計的儲備糧數量占全省總規模的70.3%,查出了部分糧庫存在水分、雜質超標增加入庫成本等13大類21個問題,揪出了一窩把水當糧賣的糧倉“碩鼠”。他們的專業得到了被審計單位的認可,也獲得了來自審計系統的贊譽——審計署表彰項目和全省優秀審計項目一等獎。
每一步努力都收獲了更好的自己
在廳里的同事陳勇印象中,馮雨講問題總是有條有理。他的辦公室和馮雨在同一層樓,很多次下班時走過,馮雨的辦公室還亮著燈,“她把經手的每件事情都了解得很清楚,整理出一手材料,一看就是去過現場的?!?/p>
去年剛進處里的年輕人劉苗回憶自己的第一個項目是馮雨“手把手教的”。被審計單位的會議記錄怎么看、相關法律文件政策依據上哪兒找、中介機構的報告怎么用、審計文書怎么寫,馮雨講得細致。
處里另外一位年輕人鄭巧麗佩服馮雨的“火眼金睛”。審計文書的框架結構,數據間的邏輯關系,文字表述的字斟句酌,標點符號的合理使用,馮雨總能快速提出意見。
與馮雨一起工作了超過14年的全勝利既是馮雨跨入職場時的領導,又是馮雨的同系師哥,他看到了馮雨這些年的成長,“都是一步步踏踏實實走出來的?!?/p>
從業務工作到團委活動,從基本的行政事務到處室的統籌管理,馮雨說,審計是個好舞臺,她連用幾個詞強調,“最好的平臺,最專業的對手,最有戰斗力的領導和同事,最新的行業動態和技術方法,特別有挑戰,特別有意思”。
十幾年前從老處長的花盆里掐下來的兩支吊蘭,如今在馮雨的辦公桌旁已經繁衍成大大小小6盆了??粗鷻C勃勃的一片綠色,馮雨側頭笑著說:“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每一步的努力,都收獲了更好的自己?!?/p>
總策劃:俞國慶
監 制:李云玲
文 字:楊翔宇
視 頻:劉文昕 楊翔宇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