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受省委組織部選派,福建省審計廳建設處主任科員鄭敏作為科技服務團一成員,帶著使命與責任,來到偏遠的永泰縣,擔任為期2年的縣審計局科技副局長一職。
鄭敏曾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記三等功一次,持有注冊會計師、評估師、稅務師和高級審計師執業資格,對于此次科技扶貧掛職,她再合適不過了。兩年來,她充分利用業務技能服務基層,推動當地審計和經濟社會發展。
“抓好培訓,為基層留下一支有實力的人才隊伍”
被譽為福州“后花園”的永泰縣,雖然風景優美,卻是全省23個貧困縣之一。永泰縣縣審計局19人,其中5名是近兩年新招錄人員,其余人員年齡均在50歲以上,干部年齡斷層嚴重,未配備總審計師。老審計人員缺乏創新技能,年輕人又缺少審計經驗,接受培訓機會又少,這是縣審計局的人員現狀。
“增編增人不太現實,唯有培養全能型混合型的審計干部才是重要渠道。抓好業務培訓,為基層留下一支有實力的人才隊伍?!编嵜舭蛋迪铝藳Q心,并將決心付諸行動。兩年來,經她協調,邀請省審計廳領導及廳相關業務處室的處長、審計業務能手,從新預算法的變化和預算執行審計內容的深化與拓展、開啟福建大數據審計新模式和經濟責任審計等方面,為全局干部開展了專題培訓。
專題講授增長見識,日常交流傳遞經驗。除了請領導、專家作專題講授外,鄭敏把握住了工作重點,圍繞審計基礎工作等方面,利用自身的經驗積累,在永泰縣審計局每周或每個月的政治學習時段,進行形式多樣的經驗交流傳授。兩年來,她有針對性地制作了7份審計業務PPT課件,并結合其他有用的參考資料掛在局內網,供審計人員對照查閱,有效提升了審計人員業務水平。
“鄭局業務能力強,一心為公。這兩年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思想碰撞,傳授了各類經驗?!庇捞┛h審計局高嵐君說。
“理論上的交流與探討,還需在審計項目中實踐”
對永泰縣審計局而言,鄭敏的到來,無論是思維方式、業務水平,還是法律法規的運用,都為單位注入了新鮮活力。她的知識與經驗在這里實踐,她的創新思維開始在這里扎根。
一次全局大會結束了,可是大家還在會場意猶未盡地繼續熱議各種話題,“把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寫成預算收支審計報告不符合現在要求?!薄白匀毁Y源資產審計,審計的領域越來越廣了,‘審天審地審空氣’,責任也更大了”……
受氣氛感染,鄭敏接過話題說:“當前我局經濟責任審計與上級審計機關的要求有些差距,接下來開展的經責審計項目,能否從突出領導干部履職情況和重大決策入手?能否從縣政府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入手,從領導干部的執行結果來確定審計重點……關注上述審計事項,一定程度上就避免了經責審計報告與財務收支審計報告相雷同的情況?!?/p>
……
“理論上的交流與探討,還需在審計項目中實踐?!编嵜粽f:“要規避就賬審賬問題,就得不怕辛苦深入基層一線,深入群眾中去,聽取群眾的呼聲,執政為民、審計為民?!?/p>
鄭敏主動融入干部隊伍中,搞好“傳幫帶”,認真指導分管科室的審計人員,2年來共完成了15個審計項目。她在每個審計項目中都能成為審計組其中一個成員,直接參與審前調查、協助編制審計方案,不辭勞苦地下鄉下村入戶奔波于項目點獲取第一手審計資料,聽取群眾的反應,一同研究分析審計發現問題的定性歸類,指導審計報告的編撰,傳遞自身積累的審計經驗與省廳的審計規范要求,力求與審計組成員共同提升審計綜合技能。
“發揮審計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的功能”
從省城走進“山溝溝”永泰縣那一刻起,鄭敏就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她時刻提醒自己,要帶著感情與責任投入各項工作。掛職期間,她足跡遍布各機關單位、農家小院、鄉間田野,走過了永泰縣21個鄉鎮中的18個鄉鎮。她以永泰為家,白天用于應對繁雜的具體審計、查看審計現場、參與會議、批閱文件等日常工作,晚上常常加班至深夜。
通過審計及審計調查了解,鄭敏發現,永泰縣各鄉鎮嚴重缺乏財務人員,存在財務違規行為?!敖鉀Q這些問題,迫切需要為基層財務人員普及財經法規知識、規范管理?!编嵜舻倪@一想法,得到永泰縣領導的認可和大力支持。
為此,鄭敏積極協商永泰縣財政部門,舉辦了一場針對全縣財務人員為期三天的集中培訓,自己親自“上陣”上了“杜絕‘小金庫’”這一課。通過學習,提升了永泰縣基層財務人員業務能力和防范財務風險、遵守財經紀律的意識。
在永泰縣里召開的有關投資、土地等方面的各類專題協調會上,鄭敏運用專業優勢,指出各項決策過程中應關注的關鍵性問題,為縣政府工作的開展出謀獻策,服務于縣政府的決策,發揮了審計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的功能。協調會上,她曾提議,“采用EPC方式,關鍵在于對設計方案的審查,以及概預算編制要先經過縣財政評審中心的審計,避免增加政府投資?!薄巴恋爻鲎尳鸱颠€在政策上已明令禁止了,對于招商的企業,縣里可以把固定資產的投資規?;蛘呤墙o當地提供的稅收等作為參考,出臺一些獎勵方案?!薄?/p>
“審計局確實是實實在在地為企業服務的”
為摘掉貧困縣的帽子,永泰縣審計局同樣承擔了招商引資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任務。
一天上午,永泰縣審計局引進的一家企業領導來到鄭敏辦公室。他說,他們企業現在被縣環保局叫停,生產建設受阻了,請求她幫忙協調。原來,在招商引資立項時,永泰縣發改局以農副產品加工類別批準入駐,可是在建設過程中,環保部門卻要求企業作為生物制藥類別進入園區。
聽了該企業領導的訴說,作為縣招商小分隊成員的鄭敏,心里沉甸甸的。一方面,縣域經濟要發展,可不能以犧牲環保為代價,這是原則;另一方面,企業已經投入千萬巨資,建設受阻,損失是難以承受的。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鄭敏多次往返于縣發改局,了解其立項時的類別確認判定;走訪縣環保局,了解該企業環評過程中以生物制藥類別判定的依據;走訪該企業,現場了解生產工藝及流程;私下向環保專家取經了解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經過大量走訪調查,鄭敏發現,該項目系新工藝,其生產的產品是作為生產某種藥物的原材料供應,到終端產品屬于生物制藥并無異議,而前期中間半成品又可歸類于農副產品加工類別,縣發改局立項時的類別也有依據。同樣,縣環保局以嚴格監管的工作態度將其高套歸類于生物制藥類別也未嘗不可。鄭敏拜訪省環保廳專家,專業人員告知,該企業生產的產品剛好處于兩種分類的中間,政策對此沒有作很明確的規定。
鄭敏覺得,推諉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萬事都離不開客觀事實,力求實事求是。經過多方的周旋協調,在永泰縣領導的支持下,多次召開縣領導參與的專題協調會,聽取專業部門系統性的匯報,大家取得了共識,提出在不違反政策、嚴加監管杜絕污染的情況下,為企業項目的實施鋪設了綠色通道。
事后,該企業主感嘆道,“審計局秉持著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宗旨,確實是實實在在地為企業服務?!?/p>
秋風送爽,金桂飄香;紅葉絢爛,碩果芬芳。掛職期滿,鄭敏收獲滿滿?!耙淮螔炻?,一輩子是永泰人?!彼閽煊捞?,心系人民,積極報名作為永泰縣清涼鎮嶺下村為期三年的兼職村務工作者,繼續為永泰家鄉振興、美麗鄉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光和熱。(呂云河)
責任編輯:邊國英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