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里新修了柏油路,新栽了綠化樹木,新建了冬暖式蔬菜大棚,第一次建設了生態旅游園,還舉辦了首屆鄉村旅游民俗節,周邊上萬人來觀光旅游。俺村里一年多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多虧了駐村第一書記宋戰宇。宋書記可為村里發展操碎了心!”鄆城縣丁里長鎮張武屯村的鄉親們對菏澤市審計局駐該村第一書記宋戰宇稱贊不已。
調查走訪定措施
宋戰宇是一名軍轉干部,今年44歲,是菏澤市審計局外資運用審計科副科長(正科級)。去年5月,他剛到審計局工作不久,就被派到鄆城縣丁里長鎮張武屯村擔任“第一書記”。
開始,他感到壓力很大,但部隊多年的鍛煉,養成了他不服輸的性格。他說:“作為曾經的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扶貧攻堅是一項政治任務,再大困難也要克服?!彼皶r調整心態,盡快轉變角色,虛心向老同志學習,很快適應了工作。
駐村期間,宋戰宇每月20多天鉚在村里,經常利用晚飯后、雨天開展入戶走訪,召開黨員會、村民代表會,聽取大家對精準脫貧工作的意見建議。利用近兩個月的時間,他先后走訪貧困戶、老黨員、普通群眾共330余戶。
據了解,宋戰宇剛擔任“第一書記”時,張武屯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8戶109人。根據走訪調查了解到的情況,他與具體幫包人一起分析情況,反復研究幫扶對策,結合每個貧困人口的具體實際,制定《一戶一案》《一人一崗》幫扶措施。宋戰宇帶領駐村工作隊成員制定了《駐村工作隊兩年幫扶計劃》,確定了“第一年著眼急需打基礎,第二年鞏固提高創成效”的工作思路。
張武屯村為省定旅游扶貧重點村,種植有2000多畝油用牡丹,發展鄉村旅游條件得天獨厚,但上級下撥的200萬元旅游扶貧專項資金卻一直沒有使用。宋戰宇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及時幫助村里啟動鄉村旅游項目,與鎮、村干部一起先后到定陶區陳集鎮金碩農業種植基地、河南范縣陳莊鄉萬畝蓮藕生態園考察,借鑒外地經驗,幫助設計施工方案、論證經營模式,成功引進一家私營企業投資經營。
項目建設期間,宋戰宇與村干部共同嚴把工程質量關、督促施工單位加快工程進度,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目前,投資300多萬元的生態旅游園已建成,項目包括美麗一條街、鄉村記憶博物館、垂釣園、住宿別墅區,正在規劃建設水上樂園等項目。該項目村集體占股定期分紅,今年截至目前,村集體已收入15萬元。
今年4月19日,張武屯村成功承辦了鎮首屆鄉村旅游暨民俗節,吸引周邊上萬名游客前來觀光游園。
利用扶貧資金建設的9個冬暖式采摘大棚有6個已啟用,租給了2家農戶種植,大棚種植戶已向村集體上繳租金6萬元,加上村收取企業土地使用金7.3萬元,村集體收入已達13.3萬元,目前已拿出3萬元,給村里貧困戶分紅。
抓好黨建促振興
宋戰宇駐村以來,堅持把抓黨建與建設美麗鄉村結合起來,從抓支部班子入手,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加強理論學習,建立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村黨支部干事創業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村黨支部借助騰訊“為村”平臺,組織黨員進行“三會一課”網上交流。宋戰宇依托網絡抓好農村流動黨員管理的做法,受到了菏澤市委組織部領導的肯定。
為促進脫貧攻堅,村黨支部引進山東圣達集團有限公司,先后流轉土地近3000畝,種植油用牡丹,每畝土地租金1500元。先后安排16名貧困群眾在牡丹種植基地務工,每人每月收入2000元。去年底,全村已有57戶、107人成功實現脫貧。
宋戰宇和村黨支部一班人帶領群眾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從路域、村域、水域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入手,對村內柴草堆、雜物堆、糞便堆進行徹底清理,整修下水道2400米,栽種綠化樹木5800棵,壘花墻1300米,鋪設路沿石1200米,粉刷墻體4.3萬平方米,制作彩繪文化墻60多幅,打造文化景點民居5處。
宋戰宇和駐村工作隊先后協調經費50萬元,市審計局從辦公經費中擠出10萬,將村內“兩橫一縱”長2700米的主干道全部鋪上柏油,硬化村內12條主要胡同道路,建設文化廣場2處,還建設了鄉村大舞臺,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5月18日,山東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在鄆城召開期間,與會領導參觀了張武屯村牡丹旅游生態園、村布展的魯西南民俗鄉愁記憶展,對村黨支部引領村民土地流轉、發展鄉村特色旅游、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
今年6月,張武屯村黨支部被鄆城縣委組織部評為“干事創業好支部”,7月又被山東省委組織部評為“全省干事創業好班子”。宋戰宇本人被鄆城縣委組織部評為“扶貧攻堅好隊員”稱號。(臧耀紅 張琰)
責任編輯:邊國英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