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文明辦發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名單》,云南省玉溪市審計局名列其中,成功創建成為“全國文明單位”。
黨建引領 相融共促
玉溪市審計局黨組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為全市審計機關的重要政治任務,建立健全“黨建+文明創建”工作機制,壓實黨組織在文明創建工作中的主體責任,以“黨支部+審計組+廉政監督員”模式,在審計組臨時黨支部融合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心得分享、經典誦讀、志愿服務、業務討論等活動。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新風尚和道德修養提升,制定《玉溪市審計局文明審計守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文明審計重要內容;以常態化巡崗巡查、審計回訪等方式,督促審計干部依法審計、文明審計,積極打造具有政治機關特點、審計機關特色的“鑄紅色忠魂 護經濟航程”玉溪審計“雙特”黨建工作品牌,著力推動形成黨建帶創建、創建促黨建的良好局面,用審計成效彰顯文明創建活力,以文明創建助推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
以德樹魂 夯實根基
始終以堅定的政治信仰作為推動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和“原生動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中心組示范引領學、專家教授輔導學、支部討論交流學等“十學”方式,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將“文明講堂”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作為增強審計人員道德素養的有效途徑,作為宣講玉溪審計故事、宣傳身邊先進模范人員的重要平臺,積極倡導社會正能量實踐鍛煉;通過《科技強審展風采》展示傳統審計到大數據審計的巨大變化,讓更多人了解“數字化”審計新模式;配樂情景劇《兩代人的審計情懷》展現玉溪審計精神的傳承,不斷教育感染審計新一代;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方式,呈現玉溪審計人的大愛和小愛、信念與擔當。加強審計文化建設,分板塊從“古代、近代審計發展和玉溪審計發展歷程”“玉溪審計成果展示”等打造玉溪審計文化走廊,每月滾動通報績效考核分數,曬成績、比貢獻,表彰先進,大力營造比學趕超、爭先進位的文化氛圍,提煉形成“崇法尚德 礪劍琢玉”玉溪審計精神;組織學習時代楷模事跡,注重挖掘選樹審計系統先進人物,評選出文明審計組5個、文明科室6個、最美志愿者10名、文明家庭16戶,積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
提升素質 激發動力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審計提出的“三立”精神要求,以創建“四型”模范機關為抓手,通過文明創建提升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和審計機關形象,不斷錘煉和鑄就高素質專業化的“審計鐵軍”。注重樹行業新風,建立健全行政執法公示制度等審計機制,不斷規范審計業務工作流程,三年來組織集中專題學法15次,在審計組開展“人人講誠信,事事必誠信”主題實踐活動,堅持每年開展審計執法檢查,不斷提高審計質量。注重突出帶頭引領效應,緊扣有效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充分激發青年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潛力,在黨員積分考核中注入“勤績能”,制定績效考核實施辦法,運用“玉溪審計智慧管理平臺”適時督促審計項目進度成果和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完成情況,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先評優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正確引導和激勵黨員干事創業,用實際行動詮釋“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含義。在大項目中組建涵蓋審計、數據庫、軟件開發等各專業領域的“青年突擊隊”,充分發揮出審計標兵在重大項目中敢想敢為、敢于擔當的重要作用。
傳遞文明 聚心合力
以抓實“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為契機,著力強化社會責任的履行,成立玉溪市審計局志愿服務隊,干部職工注冊率100%,年人均服務時長46.3小時,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3批次,參與332人次,組織到社區、小區、農貿市場等開展“抗擊新冠”“公筷行動”“文明節儉用餐”等志愿宣傳活動;積極倡導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簡辦婚喪、光盤行動、垃圾分類等文明新風尚,破除陳規陋習,培養文明習慣。同時,注重將文明實踐活動融入到審計工作中,在履行好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監督職責的同時,審計組人員在撫仙湖、東風水庫等保護區現場審計調查過程中,不忘帶上工具清理保護區內的垃圾;通海審計組臨時黨支部組織黨員到杞麓湖進行環境保護巡查,通過多種方式的融合,讓政治生活“活”起來,讓文明創建“實”起來。
結合幫扶共建活動,充分發揮文明示范引領作用。近年來,玉溪市審計局定點幫扶新平縣耀南村,引進種植、養殖、鄉村旅游、漁網編織等多個扶貧項目,該村2016年實現脫貧出列,脫貧攻堅取得的實效與審計干部轉觀念、改作風、促工作達到“雙贏”。與玉溪特校等四所學校開展精神文明結對共建活動,在疫情防控期間,捐贈生活用品、醫用口罩和非接觸式紅外體溫計等物資,與結對單位共同抗擊疫情。通過“大手拉小手”“陽光育苗”等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中。積極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建設,先后捐贈新書150余冊和資金5000余元支持駐地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建設。(劉政鑫)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