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北京市審計局圓滿完成干部下沉社區(村)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任務。此次下沉工作,該局分兩批共派出24名干部,歷時95天。工作中,下沉干部擔當盡責、風雨無阻,根據進出小區人車流量測算,共檢查證件和測量體溫48000余人次、檢查進出車輛26000余輛次;核實外地返京人員信息4000余條、辦理社區出入證2700余張、錄入住戶信息4600余戶、張貼疫情宣傳畫30余張,宣傳防控政策500余人次、檢查督促公園游玩人員和復工復產商鋪落實防控措施200余人次,協助社區(村)高標準完成了各項疫情防控任務。
挺身而出 勇擔重任
黨有號召,我必響應。全體下沉干部積極響應上級黨組織號召,逆行而上,踴躍報名。在下沉工作中,主動申請到抗疫風險較大的崗位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書寫責任擔當。宗宇、朱士兵、王晨清、陳華、吳蕊、劉芳等同志每天到沿街商鋪進行巡邏,檢查湖北返京人員落實隔離措施情況,監督發高燒的返京人員到醫院就醫,對返京人員家庭周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焦連軍連續多天到外地返京人員家門口站崗執勤,確保了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實。
盡心值守 嚴格防控
管好出入口是社區(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社區(村)出入口大多是風口,而且沒有任何遮擋,面對初春時節的狂風勁吹和夏天來臨時的酷熱難擋,金路、楊攀、孫曉洲、董競飛、王潮、張海濤、周順安、李維娜、魏巍、林琳等同志積極克服惡劣天氣的影響,不懼寒暑,風雨無阻,認真檢查往來人員及車輛,嚴格做好出入人員體溫檢測,盡心盡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耐心溝通 爭取理解
封閉式管理是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但有時會遇到少數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個別醉酒、脾氣暴躁人員的吵鬧謾罵,宗宇、韓福振、劉力力、宋曉平、張春妮、韓海峰等同志遇到這種情況,總是心平氣和、耐心勸導,擺事實、講道理,引導居民要理解政策、遵守規定,用言語行動緩解居民焦慮情緒,增強居民疫情防護意識。
熱心服務 做好保障
社區封閉式管理期間,居家隔離人員生活物資保障面臨諸多困難。韓福振、車忠義、楊攀等同志在做好社區值守工作的同時,配合社區干部認真當好社區居民的“服務員”,搬運快遞貨物,運送生活用品,傾倒生活垃圾,幫助居民解決生活后顧之憂。宗宇同志配合村干部把一名需要到醫院做透析的患者從四樓抬上抬下,幫助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劉芳同志完成了5000余戶居民的信息分類、數據匯總工作。張海濤、王潮、林琳、魏巍、周順安、李維娜等同志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提高居民垃圾分類意識。
發現矛盾 積極解決
針對小區進出人員多、出示證件不主動等實際情況,張雅萍同志自制了手持指示牌,提高了工作效率;看到值勤保安缺少口罩,車忠義同志自費購買口罩贈送給保安;發現社區體溫檢測計數量不足,張海濤自費購買體溫檢測計。通過社區與下沉干部的共同努力,及時有效解決了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問題,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面對這次疫情大考,全體下沉干部不懼疫情風險,不怕寒風酷暑,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堅持向社區學習、拜社區干部為師,爭當封閉管理“守門員”、進出人員體溫“檢測員”、小區秩序“協理員”、社區群眾“服務員”、防控政策“宣傳員”、社區防控“建議員”和垃圾分類“指導員”,克服困難、主動擔當、嚴守紀律,與居民群眾近距離面對面、心貼心,拉近了居民與社區之間的距離,贏得了社區居民對防控工作的理解支持,在一線防疫工作中經受了鍛煉、提高了能力、提升了素質,展現了北京審計人的良好精神風貌和過硬工作能力,贏得了所在社區(村)居民和村民的廣泛好評,為首都基層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貢獻。大紅門街道工委專門送來了感謝信,焦連軍、陳華同志分別被豐臺區委組織部評選為第五批和第七批抗“疫”之星。(宗宇)
責任編輯:蔡波濤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