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1日,共青團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印發決定,對131個青年集體命名為2017—2018年度中央和國家機關青年文明號,審計署昆明特派辦外資運用審計處就是其中的一個青年集體。這支青年審計團隊作為審計署的野戰部隊,常年駐守在云貴高原,以他們的專業精神依法文明履行著審計監督職責,始終秉持青年文明號“敬業、協作、創優、奉獻”的精神理念,在推動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攻堅克難中展現了青春風采。
初心不忘,始終聽黨話跟黨走
外資運用審計處現有8名審計人員,平均年齡35歲,其中6人為中共黨員。近兩年來,他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審計署黨組的決策部署,全面加強政治建設,認真落實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要求,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干部不忘初心,堅決聽黨話、跟黨走,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以實際行動做到“兩個維護”。他們不光自身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還通過對云南、貴州兩省開展重大政策跟蹤審計,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在地方得到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促進被審計地區做到“兩個維護”。強化紀律作風教育,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嚴格執行審計“四嚴禁”工作要求和審計“八不準”工作紀律,以自身行動踐行忠誠、干凈、擔當要求,維護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的良好形象。
砥礪奮斗,練就過硬審計本領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的指示和鍛造高素質專業化審計干部隊伍的標準,外資運用審計處通過抓學習、強培訓、壓擔子,把審計實戰作為培養鍛煉青年干部的第一跑道,引導教育青年干部立足本職崗位,練就過硬審計本領,砥礪奮斗、干事創業。以研究式審計和數字化審計為兩大抓手,創建學習型組織,推動青年干部提高審計工作能力。結合云南、貴州兩省省情特點,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政策措施,主動列題開展專題研究式審計,審計人員邊研究邊審計,既提高了隊伍能力素質,又把專項政策審深審透。大力開展審計理論研究,近兩年處室青年撰寫理論文章10多篇,參與中國審計學會“審計機關風險管理”課題研究,相關理論成果在《審計研究》等期刊發表或被審計署評為優秀論文,以該處6名青年為主體申報的“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構建路徑研究”被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立項。大力探索實踐數字化審計方式,通過數據分析運用查出問題30多個,及時總結數字化審計經驗,提升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
使命在肩,作出突出工作業績
外資運用審計處通過開展典型引領、警示教育、比學趕超、談心談話等活動,加強思想建設,明確職責使命,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團隊的凝聚力、戰斗力、向心力得到空前增強,呈現出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蓬勃朝氣,依法文明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在平凡的審計崗位上作出了不凡的工作業績。近兩年,該處以推動地方黨委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為己任,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緊盯政策、項目、資金,既注重揭示問題,又推動整改落實。撫仙湖保護治理問題上報后,云南省領導立即研究部署整改,啟動實施“保衛撫仙湖雷霆行動”,有力地推動地方政府打好新時代污染防治攻堅戰。
愛崗敬業,奉獻展現青春風采
近兩年,外資運用審計處這支青年審計團隊平均每年一線審計作業230天以上,出差時間普遍在半年左右,群眾家里、田間地頭、企業廠礦、建筑工地、江河湖泊、邊境一線……云貴高原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們忙碌而堅定的步伐。他們勤勉盡責、擔當作為、無怨無悔,他們為黨盡忠、為國守護、為民服務,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優秀的工作業績,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青年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群眾滿意度測評、黨建工作考評均名列全辦前茅,先后被評為2017年度優秀處室和審計署2016—2018年度先進黨支部,處內3名同志被評為優秀公務員、2名同志被評為審計署2016—2018年度優秀共產黨員。與此同時,他們結合審計工作特點,積極開展社會公益活動,豐富創建形式和內容,先后2次組織青年黨員干部深入云南省貧困山區走訪慰問建檔立卡貧困戶16戶,與貧困群眾共商脫貧致富之路;在貴州省審計現場組織10個縣市的政府部門、企業人員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參加義務獻血、捐贈等公益活動,用自身行動傳播社會正能量。
被授予青年文明號既是一項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外資運用審計處將繼續秉持青年文明號精神,不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為新時代審計事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不負希望重托,不負青春年華。(高懷榮 俞書豪)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