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禹州市扶貧辦一行來到禹州市審計局的幫扶村--禹州市萇莊鎮楊圪塔村調研該村脫貧攻堅工作并給予充分肯定。2018年11月,該村被禹州市委授予脫貧攻堅紅旗村。該村是河南省定貧困村,近年來,禹州市審計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牢記“脫貧攻堅是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責任,盡銳出戰,善作善成,舉全局之力開展對口幫扶工作,不斷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和幸福感。
楊圪塔村轄4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489戶,總人口228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55戶992人。2017年底有貧困戶9戶32人。2018年底脫貧5戶21人,貧困發生率為0.48%。目前還有4戶11人未脫貧,今年擬脫貧3戶9人,還有1戶2人社會兜底,貧困發生率將進一步降至0.01%以下。
近年來,禹州市審計局及其駐村工作隊、幫扶干部和村兩委全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禹州市委書記王宏武、市長范曉東蒞臨該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李密多次入村指導、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市審計局局長王慧敏多次和村兩委共商脫貧攻堅幫扶事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8年3月該村被禹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禹州市文明村,2018年11月被禹州市委授予脫貧攻堅紅旗村。2018年3月被禹州市婦聯授予禹州市“五美示范庭院”創建先進村。2018年10月被河南省旅游局授予第二批鄉村旅游特色村。幫扶單位禹州市審計局2018年被禹州市委授予2017年度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單位。禹州市委、市政府對市審計局記集體三等功。禹州市政府對市審計局頒發嘉獎令。2018年4月,禹州市審計局原駐村第一書記被河南省委組織部授予全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在爭創和保持、鞏固禹州市脫貧攻堅紅旗村成果上,禹州審計人的主要做法是:
在崗位設置方面,派出的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統籌考慮,結合村情設置了脫貧攻堅崗、流動黨員崗、美麗鄉村建設崗、服務發展崗、便民服務崗、矛盾調解崗、文明建設崗、廉政監督崗8個崗位,今年又增設了引才回歸崗,將該村黨員根據個人特長全部編崗入組,為全村群眾提供制定脫貧致富措施、提供經濟發展信息、宣傳傳統美德、加強治安管理、搞好村務監督、抓好環境整治、開展黨員服務等服務。
在精準引領方面,根據各戶情況區別對待,由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和村兩委共同商議脫貧方法和計劃,家庭無勞動能力的使其充分享受疊加政策和社會的幫扶,無勞動能力有行動能力的人員編入巡查隊等崗位。根據勞動力的情況實行精準引領,做到一戶一策一計劃。如貧困戶楊紅甫3口人,戶主楊紅甫2015年得了大病,每月5000元左右醫療費成為該家庭的沉重負擔,后由本人申請,經過民主評議,2016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紤]到該家庭2012年曾經從事過鵝蛋銷售和鵝苗孵化經營,只是因為戶主重病在身導致生意難以為繼,才被迫于2015年底停業。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勸說該家庭要振作起來,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鼓勵下,該家庭于2018年3月份重新啟動了生產經營,目前效益良好。采取引導其子轉移就業(石家莊務工),其妻在本村打零工、照顧家庭并且幫助本人經營鵝蛋、鵝苗,辦起孵化場,使該家庭穩定增收,于2018年底實現脫貧。
在穩定增收方面,采取了壯大集體經濟和轉移就業、本地務工、創業脫貧的多種模式,使貧困戶高質量穩定脫貧。該村光伏電站收益7萬余元已經到賬。集體經濟以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和銷售的方式多管齊下,齊抓共管,活性炭生產加工已完成考察,正在利用廢棄的場院進行建設,500畝的迷迭香已于2018年6月開始在豫征農業地段種植,為下一步多方位的高效農業滾動發展打下基礎。
在技能培訓方面,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駐村工作隊、包戶科級干部和村兩委密切配合,通力協作,摸清貧困底子,分析致貧原因,制定幫扶措施,結對幫扶到戶,實施一戶一策。結合本村實際情況,積極與人社、農林、畜牧、婦聯、扶貧辦等部門聯系,開展養殖種植、電工焊工、雨露計劃等各類技術培訓,共組織培訓班3期,培訓160多人次。通過精準幫扶,目前實現外出禹州就業280多人。
在產業扶貧方面,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選準了活性炭生產加工項目和高效農業的發展思路,推動以農業生態為基礎的休閑旅游項目,鼓勵豫征農業、楊周葡萄園、禹州市碩蕾家庭農場和藝林服裝加工創業小院發展壯大,讓扶貧產業“落地生根”、持續發展;培育了5名致富帶頭人,讓扶貧產業“枝繁葉茂”、發展壯大;科學制定利益分配計劃,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扶貧產業“綠樹成蔭”、惠及群眾。其中,豫征農業合作社是楊圪塔村在扶貧脫貧攻堅工作中,涌現出的一個產業扶貧的典型。貧困群眾在金山嶺開設小型攤位、承包果園、開辦游樂園等項目,無經營資金的在合作社從事衛生保潔、餐飲服務和果樹管理等工作。通過入股分紅、盈利性經營和就地務工等方式,多渠道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入。大力發展鄉村田園經濟。豫征農業和楊周葡萄園共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82戶173人從事農業管理和保潔工作,月均工資1500元,土地流轉收入每年每畝達400元。
在“智志雙扶”方面,通過積分管理、四幫一聯實現了對貧困戶的全覆蓋。設立了愛心超市,根據貧困戶的積分兌換商品,并且通過樹立典型激發了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確保實現穩定脫貧。貧困人口有勞動能力的均實現了就業。13戶享受到金融扶貧,11戶11人(9個保潔員和2個保險宣傳員)享受到社會扶貧,光伏收益14戶14人、民生銀行公益性崗位9戶9人。典型選樹方面樹立楊紅甫、楊海欽創業就業典型,上報的楊宏這一敬老孝親道德示范戶受到上級表彰獎勵,狠抓定期和不定期突擊考評,把貧困戶積分管理辦法真正落到實處,進一步加強教育引導、政策引導和典型引導,積極營造自強不息、脫貧光榮的良好氛圍。該村脫貧戶尤國興老人由衷地感謝黨的扶貧政策和扶貧成效,創作了《脫貧路上》《富起來站起來》等文章。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扶貧小隊下鄉來,入村入戶干起來。志智雙扶齊用力,貧困家庭富起來?!?/p>
在民生建設方面,在駐村工作隊的建議下,該村去年為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六改一增項目投入6.5萬元;為1戶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投入1.5萬元;為63戶村民房頂漏雨進行整治投入2萬元;為3戶貧困戶辦理低保,為6個殘疾人辦理殘疾補貼。通過春風化雨般的行動,黨群干群關系呈現出一派和諧幸福的溫馨畫卷。
在群眾滿意度方面,駐村工作隊、村組干部和幫扶干部結合“村情、民情、戶情、本人實情”開展扶貧工作,入戶實、服務實、措施實、成效實,貧困戶收入顯著增加,實實在在提升了廣大村民對精準扶貧工作的滿意度。駐村工作隊幫助該村建立健全了高標準的脫貧攻堅村檔、戶檔、創業就業、抓黨建促脫貧、工作日志、民情日記、共產黨員和貧困戶積分管理、愛心超市運行等各類檔案,做到檔案資料齊全、完整、規范、可信;貧困戶認定程序符合要求,新增和清退的貧困戶符合條件、程序合規、政策有依據、群眾真信服。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18年,駐村工作隊和該村共爭取各項扶貧資金約350萬元,如投資85萬元修建2600米排水溝;投入160萬元完成4眼深水井及配套設施;投入10萬元進行舊垃圾池硬化、新建公廁1所、小型游園一個的第一書記項目;投入8萬元將入村口道路硬化及安裝道牙環境整治等;投入9萬元把入村主干道加寬1000米;投入8萬元修建排水溝后硬化105個路口。
下一步,禹州市審計局及其駐村工作隊將和村兩委一起,同心同德、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同步前行,以逢山開路的闖勁、滾石上山的干勁、抓鐵有痕的韌勁,以更精準的思路、更有力的舉措、更嚴實的作風,以抓黨的建設促脫貧、抓項目建設促提升、抓產業提升促發展、抓鄉風文明促和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田飛)
責任編輯:陸澤凌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