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土人參” 走上脫貧路
近日,火龍村的村民門,看著地里長出的“土人參”,驚嘆不已。
這里是湖北省京山縣新市鎮火龍村的葛根種植基地,葛根種植正是京山縣審計局駐村扶貧的結果。該局包聯此貧困村已4年,通過培植扶貧產業,今年初已實現了整村脫貧出列。
葛根又叫“土人參”,是近年來培育的新興種植品種。葛粉能加工成100多種食品,是農村脫貧致富的理想產業。
新市鎮火龍村是革命老區、庫區和山區,屬于重點貧困村。2015年,京山縣審計局派出工作隊進駐,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駐村工作隊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局里每年拿出10余萬元,爭取縣直部門對口支援,培植出銀杏采葉圃、中藥材蒼術和中華蜜蜂、生態雞、生豬等特色種養殖業,并收到了一定成效。
今年初,通過駐村工作隊多年努力,火龍村通過了整村脫貧驗收,絕大多數貧困戶脫貧。為了鞏固脫貧成果,不讓貧困戶返貧,今年又發展了一個扶貧產業。
通過到廣西考察葛根種植產業,決定種植40畝葛根,作為扶貧主導產業。工作隊邀請廣西專家到村指導栽種技術,由對方提供優質種苗,投入資金10多萬元。
現在葛根苗長勢良好,預計兩年后成熟時,每畝可收入8000元。貧困戶將實行利潤分紅,全村32戶貧困戶每戶年均收入將增加1萬元。(朱春陽)
責任編輯:邊國英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