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綠水青山,匯聚千鈞力,審計在行動。
近幾年來,湖北省來鳳縣審計局緊抓生態文明建設的牛鼻子,以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為切入點,以項目資金管理和效益為抓手,把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作為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推向常態化,為來鳳縣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
2016年,來鳳縣審計局首次開展了對全縣自然資源資產的審計。面對全新的審計,來鳳審計人認真學習相關的法規政策及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方面的知識,虛心向被審計單位的技術人員請教。審計局領導及時向縣領導匯報,爭取支持,縣里成立了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來鳳縣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工作協調小組”。審計實施中,審計人員大膽求證,查資料,找線索,不放過任何可能被忽略的問題。他們查資料,核實機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找線索,捕捉被媒體曝光和上級通報的事例。他們穿山越嶺,帶著衛星圖斑到現場取證核實。
審計發現來鳳縣某建材公司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非法占用林地2.27公頃,違規占用農地1.19公頃。該建材公司是來鳳的納稅大戶,公司負責人還是州人大代表。審計結果上報后,縣人大常委會依法免除了該負責人的州人大代表資格,對其公司違法占用林地和農地的行為由縣森林公安局向檢察機關提起訴訟。該公司負責人雖被免予刑事處罰,但在審計和林業等部門的督促下,最后按程序補辦了用地審批手續,其公司被予以經濟處罰。
地處來鳳縣中部的新峽水庫,是來鳳縣第一座攔河筑壩的大型水庫,在2000年前,該水庫主要用來發電。自上世紀90年代后期,為了鼓勵沿河兩岸的農民發家致富,允許農民在該水庫中進行網箱養殖。但隨著來鳳縣城的擴大,縣城人口的不斷增長,原有取自酉水河的自來水已不能滿足縣城及周邊的用水需求??h委、縣政府決定新建第三自來水廠,從新峽水庫引水入城,并對該水庫及其上游實施水源地保護。為此,縣水利水產局和舊司鎮人民政府在2015年發出公告,要求各養殖戶自行拆除。但由于補償糾紛問題未協調落實,各養殖戶遲遲未有拆除行動。2016年審計局對現場進行了清點核實,發現共有74戶個體經營戶在該水庫放置網箱合計1402口。
審計報告上報后,該問題引起了縣領導的高度重視,縣委、縣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整改措施,并發布《關于拆除全縣河流水庫圍欄圍網及網箱的公告》,限期自行拆除。同時考慮到經營者的利益訴求,縣政府出臺了《來鳳縣拆除河(庫)網箱、圍網養殖及其他水面設施及補償實施方案》,組織專班力量展開拆除行動。截至2017年底,全縣所有在水庫、河流圍網、網箱養殖設施全部拆除??h城及周邊的十多萬人終于喝上了干凈水。
至此,2016年以來來鳳縣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發現的12大類問題已得到全部整改。
2017年,來鳳縣審計局重點對兩個鄉鎮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及生態環境保護情況開展了審計。審計發現了以下問題:所有鄉鎮污水直排河流,垃圾焚燒爐因質量問題不能使用,垃圾焚燒造成二次污染,垃圾填埋選址不當,影響到其周邊人居生活等。審計結果上報縣政府后,縣委、縣政府為補齊鄉鎮污水處理這塊短板,積極招商引資,采用PPP模式解決這一民生問題。目前,鄉鎮污水處理公司已成立,各鄉鎮污水處理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縣城的污水處理廠也增加了3000萬元進行技改擴容。全縣所有鄉鎮垃圾實行統一處理和填埋。
如今,來鳳的山更綠了,水更清了,地更潔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把推動精準扶貧脫貧與振興鄉村戰略、美麗鄉村建設相協調,脫貧致富與可持續發展相促進,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根本保證。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更好的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審計大有可為。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熊子祥)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