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福建省福州市審計局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這是該局連續第三次獲得該稱號。
該局黨組一貫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始終把文明單位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創新審計管理機制,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堅持把審計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更加有效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責,鑄就了一支審計鐵軍,實現了審計工作與文明創建工作雙豐收、共發展、同飛躍。
審計系統實現文明單位全覆蓋
經歷過文明單位創建過程的人都知道,獲得“文明單位”這一稱號不是一蹴而就的。
福州市審計局曾于2011年、2014年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當時有人提出,“牌子已經拿到了,是不是可以歇歇腳了?”然而,局黨組卻向大家反復強調,絕不能有“牌子到手,創建到頭”的思想,文明創建沒有休止符,要把這一榮譽當作新的起點,爭取再攀高峰。
局機關因此成立了文明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確立了“抓文明創建就是抓隊伍建設,抓文明創建就是抓業務工作,抓文明創建就是抓規范管理”的指導思想,堅決落實組織領導、“一崗雙責”、績效考評、“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經費保障等5項機制。2015年以來,局黨組專題研究部署相關重點工作,制定下發了44份相關通知及創建活動方案等文件。
正因如此,2015至2017年度,福州市審計機關全部獲得市級以上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實現審計系統文明單位全覆蓋。市審計局蟬聯三屆“全國文明單位”,兩次榮獲全國審計系統“先進集體”,還獲得先進公務員集體(三等功)等100多項全國、省、市榮譽,120人次榮獲國家、省、市級先進個人榮譽。
多項審計創新
從查賬找問題到提議當參謀,從翻賬本到大數據審計……近年來,審計的變化有目共睹,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審計思路的變化。在審計系統,福州市審計局提出的“創建‘一條主線、兩翼支撐’審計模式”(全部政府性資金為“主線”、大數據審計和績效審計為“兩翼”)廣為人知。
為了創建大數據審計工作機制,福州市審計局先后投入資金1200余萬元建成“金審工程”(福州)一期、二期項目,接下來還要建設三期,構建“一套網絡、一個中心、五大系統”為主體的數字化審計平臺。該局150多個現場審計AO應用實例和70多個大數據審計方法獲得審計署、審計廳表彰,連續4次在全省審計信息化考核中名列第一。
類似的創新做法還有很多。2014年以來,福州市審計局在全省率先創新對縣(市)區審計局領導班子、干部隊伍協管考察,積極推動縣(市)區設立投資審計中心及鄉鎮審計辦事處,增加人員近200人,有力保障審計監督職能發揮。
近日,該局制定出臺《各縣(市)區審計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向中共福州市審計局黨組述職報告工作的辦法(試行)》,切實加強對下一級審計機關的領導。
黨建延伸審計一線
審計部門不是公眾窗口單位,但福州市審計局積極探索實踐審計點上“流動文明窗口”的黨支部建設,開展黨員示范項目,把黨的建設向審計一線延伸,把審計文化建設延伸到被審計單位,滲透到審計工作的各個環節,真正做到依法審計、文明審計。
去年以來,該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開展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黨校的“審計五進”系列主題活動,將全面從嚴治黨和“兩學一做”向審計一線縱深推進。
該局提出了“哪里有審計項目,哪里就有黨建”的口號,針對審計職業特點,規定審計組現場審計時間超過1個月且黨員人數超過3人的,必須成立臨時黨支部。
在2017年度精準扶貧審計中,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當時,扶貧審計恰逢盛夏,黨員們主動承擔起大量繁重復雜的工作任務,起早貪黑,頂著烈日走訪村落,入戶調查落實扶貧資金“最后一公里”。正是在黨員的“傳幫帶”下,一批能吃苦、能戰斗的年輕干部迅速成長起來,壯大了審計團隊,確保了精準扶貧審計提速增效。
福州市審計局2017年完成審計項目86個,其中30個審計點成立了臨時黨支部,被授予全省審計機關“黨建工作示范點”稱號,市直機關工委授予優秀黨建品牌。
打造服務發展新亮點
福州市審計局還堅持以文明創建提升審計業績,并在服務福州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該局結合福州市實際情況,每年分季度開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有力地推進了政策落實,保障了財政資金安全高效使用。從2007年至2017年,全市審計和開展審計調查項目(單位)4247個,促進規范管理問題金額及增收節支金額近1000億元,促進政府制定出臺及有關部門(單位)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近百項,發揮了公共財政“衛士”作用。
護航政府投資重大項目建設順利推進。該局圍繞市委市政府“抓項目促發展”行動部署和中心工作,由審計機關統調統配資源組建聯合審計組實施異地作戰的工作模式,采取“提前介入”和“邊審計、邊整改、邊規范”的辦法,重點對濱海新城建設、水系綜合治理、綠化福州等200多項攻堅重大項目(資金)開展跟蹤審計,延伸到136家單位,促進規范問題34項,涉及金額近18億元,協調推進項目進度22項。該局因此連續多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五大戰役”和“服務重點建設項目”先進集體。
此外,市審計局助力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對領導干部權力的監督。2014年開始探索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審計試點,2018年起在全市范圍內建立經常性審計制度,其中今年開展16項自然資源責任審計。今年還將重點安排精準扶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及生態環境資源審計,著力推進“三大攻堅戰”戰略落實。(歐陽進權)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