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9日,河北省邢臺縣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洪災,全縣16個鄉鎮、465個村、31.9萬名群眾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近70億元。
抗洪救災刻不容緩!災后重建迫在眉睫!在繁重的災后重建任務面前,邢臺縣審計局義不容辭,積極投入到抗洪救災和災后重建跟蹤審計工作中,全體審計人加班加點、忘我工作,用實際行動譜寫了“洪災無情,審計有愛”的壯麗篇章。
救災,審計人勇當先鋒
面對突如其來的特大洪澇災害,在邢臺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邢臺縣審計局立即啟動抗洪搶險救災緊急預案,組建4個緊急搶險突擊隊,投入抗洪救災前沿陣地,看護堤壩、轉移群眾、搶救物資、報送災情,奮戰抗洪救災的“第一線”。局黨組書記、局長馬玉錄同志身先士卒,第一時間帶領抗洪搶險救災突擊小分隊,跋山涉水,徒步5小時,奔赴受災嚴重的漿水鎮,和當地的黨員干部群眾一起,同勞動,同搶險,幫助轉移安置群眾21人,搶修道路5處、260米??购閾岆U救災突擊小分隊成員、共產黨員劉士斌、郭俊平帶病奔赴白岸、路羅、城計頭等重災區鄉鎮抗洪搶險,充分彰顯了審計人與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患難的時代風采。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邢臺縣審計局時時關注抗洪救災進展情況,心系災區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局全體干部職工自發組織了“心連心”捐款捐物活動,捐款捐物11600元,籌集和協調大量災區最急需的棉被、油、米、干糧、帳篷等急需物資,送到災區,幫助災區人民渡過生活難關。
峪口村,是重災區漿水鎮受災最嚴重的村,50余畝耕地被洪水沖走,損毀護村護地壩600余米,進村道路損毀300余米,受損房屋20余間,飲水管道設施全部毀壞。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邢臺縣審計局選派3名骨干組成駐村工作隊進駐該村,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工作。工作隊員發揚不怕苦、不怕累、連續作戰的精神,舍小家、顧大家,同災區群眾并肩戰斗在抗洪搶險救災第一線。結合村實際,制定實施峪口村災后重建規劃,捐贈水泥20噸,協調交通、住建、水務等部門對受損道路、危房和水利設施進行指導修復,災后3天就疏通了進村道路,災后不到1個月時間完成了護村護地壩和農村危房維修重建任務,切實解決了峪口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重托,審計人義不容辭
“7.19”特大洪災發生后,省市部門及時向邢臺縣災區撥付各類救災資金和救災物資,社會各界群眾和愛心人士也紛紛向災區捐款捐物。邢臺縣委書記李振軍明確要求,審計部門要早介入、早跟進、早建議、早整改。邢臺縣審計局迅速啟動了應急審計預案,及時制定了抗洪救災跟蹤審計工作方案,將救災款物管理、資金物資分配、部門履職情況,以及捐贈機制運行情況納入審計范圍,第一時間組成審計組,由主管副局長帶隊進駐縣民政局救災物資資金接收發放點,協助搞好各類救災物資接收發放,健全規范救災款物收發臺賬,完善收發手續,保證了抗洪救災物資接收發放工作迅速有序進行。審計人員每天不僅要對上級下達撥付及各地援助的大量救災款物接收情況做到底數清楚,更要對救災款物發放災區情況進行把關審核,定時向抗洪救災指揮部上報全縣救災款物的接收發放使用情況,并通過邢臺縣政府網、邢臺縣發布微信公眾號向社會公布。審計組成員加班加點審計核實各類救災數據,每天連續工作均在10小時以上。
同時,邢臺縣審計局組成4個審計小組,分別由局領導帶隊,奔赴16個受災鄉鎮,開展災情核實和救災款物跟蹤審計,延伸審計受災村123個,調查重災戶960戶、2880人,實地查看水毀道路橋梁38處、損毀水利設施156處、受災學校、衛生院19個,確保了災情準確及時上報,為縣政府安排使用救災資金物資提供了依據,并為下一步的災后重建規劃打下了基礎。審計中,審計人員高度負責,緊盯每一筆救災資金,緊盯每一件救災物資,確保了救災資金迅速、精準、足額發放到戶到人,確保了救災物資??顚S?,嚴防損失浪費、擠占挪用、侵占貪污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審計組成員柴德國把即將臨產的妻子托付給母親照顧,義無反顧地投入救災款物跟蹤審計工作中去,始終堅守洪災一線,幫助災區鄉(鎮)村建立救災物資資金接收發放臺賬,規范接收發放程序,得到受災群眾的交口稱贊。
責任,審計人敬業擔當
“7.19”洪災過后,邢臺縣把災后重建作為全縣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出臺了《關于災后重建的實施意見》和《 “7.19”特大洪水災害災后重建總體實施方案》,規劃實施了學校幼兒園、農村損毀住房、農村飲水水利設施、交通設施、電力通訊廣電、醫療衛生機構、文化文物設施、產業恢復重建等8類71個災后重建項目,總投資24.56億元。
根據省市審計部門和邢臺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邢臺縣審計局抽調精干力量,組成“7.19”災后重建跟蹤審計組,緊扣省、市、縣政府災后重建政策實施、重建規劃落實情況和資金使用效果,重點對災后重建款物的籌集、分配、管理、使用和績效以及重點建設項目進行了跟蹤審計。
在跟蹤審計過程中,審計組堅持把好以下三關:一是加大對災后重建工程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將監督關口前移,謹防“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發生;二是從嚴跟蹤項目工程建設和資金使用,加大中間過程控制,嚴防災后重建項目出現“高估冒算”或者“豆腐渣”工程等不良行為;三是把好分配運行關,保障災后重建款物分配的公開、公平、公正,確保各項基礎設施民生工程惠及民眾,幫助災區人民盡早恢復生產和生活。
自2016年8月至今,審計組重點跟蹤審計了發改、財政、民政、住建、交運、水務等18個災后重建部門,延伸審計了16個災區鄉鎮和50多家項目建設、施工、監理單位,抽查了230個受災村、20所學校幼兒園、10所衛生院(室),實地查勘水毀恢復重建道路36條、橋梁38處、農村飲水工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中小型水庫恢復重建項目8個。
在邢臺縣災區恢復重建現場,在重建項目施工工地,到處都有審計人員忙碌的身影,到處都灑下審計人員辛勤的汗水。審計組成員多次深入災后重建任務巨大的農村道路交通、農田水利工程和異地搬遷安置工程施工現場,認真查看重建資金落實情況,督查重建項目施工進度,嚴把重建項目工程質量。他們及時糾正了災后重建過程中存在的災后重建資金支出不規范、部分重建項目建設程序不規范、個別重建項目進展緩慢等突出問題33個,提出了整改和加強管理的建議39條,促進了災后重建資金的安全、合規和高效運行,推進了災后重建項目的順利實施。
在災后重建跟蹤審計工作中,邢臺縣審計局提出“尊重自然、尊重群眾意愿,堅持頂層設計、規劃引領原則,把災后重建與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建設、生態建設、河道治理、旅游發展相結合、相統一”的工作思路,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肯定與采納,極大地推動了災后重建工作進程。截至目前,全縣受損的57所學校幼兒園、33所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248處文化設施和文化單位、8項水利設施和工程、電力通信和產業恢復重建項目已全部完工,農村B級危房981戶,C級危房1244戶,D級危房1051戶全部完成修繕,異地搬遷71戶安置樓主體已竣工,完成修復水毀農村道路316條,215.51公里,修復受損橋梁144座。邢臺縣災后重建跟蹤審計工作得到了省、市領導的肯定和好評,邢臺縣審計局也因此被評為全縣抗洪救災搶險先進集體。(鄭振智)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