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湖北省十堰市審計局再次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這也是該局連續第三屆蟬聯“全國文明單位”。近年來,該局始終堅持把文明創建作為推進法治、維護民生、促進改革、推動發展的重中之重,全員上陣,合力共創,埋頭苦干,以文明引領,帶動審計事業不斷實現新跨越。先后榮獲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審計機關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審計項目等省市榮譽稱號127項。連續六年在全省審計工作目標量化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連續三年在全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和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標考核中名列前茅。
文化引領,打造審計文明建設新平臺
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存在,無形之中卻能凝聚起有形的力量。十堰市審計局堅持以提升職工文化素質來促進文明創建的提升,推行“審計文化、廉政文化和傳統文化”三化合一教育模式,確立“尚策、尚正、尚廉、尚行”“四尚”文化理念,打造出“一館四室兩長廊”的文明建設新平臺。
一館即全國首家“審計廉政文化數字館”,四室即文明創建活動室、圖書閱覽室、陳列展覽室、健身養心室,兩長廊即文化走廊和文化長廊?!耙火^四室兩長廊”讓廣大審計職工隨時接受文化的涵養和熏陶,為文明創建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如今,走進十堰市審計局,隨處都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文化氛圍。廉政規定、廉政格言、廉潔人物和典型案例,各具特色的學習活動室,LED大屏的文化展示、警人醒世的格言警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微觀表述,文化樹、文化石、文化墻、文化亭,以“尚策”、“尚正”、“尚廉”、“尚行”為基石的十堰審計文化猶如盛開的百花,沁人心脾,推動文明建設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活動踐行,豐富審計文明創建新載體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審計事業的助推器。十堰市審計局立足人的需要和價值追求,不斷創新活動方式,豐富活動載體,全面提升干部隊伍素質和能力,打造奮發敢為、激濁揚清的“經濟衛士”。
舉辦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家訓”、“學習焦裕祿精神,爭做‘五鐵’審計干部”等多個主題的“審計道德講堂”,讓審計干部們在先進典型的引領下,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舉辦“講好身邊審計故事”、“保持良好心態”等多個主題的“十堰審計論壇”,讓審計干部們相互交流思想,碰撞思維,不斷激發干事創業的活力。
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不斷創新形式,組織了黨員干部們在井岡山紅色教育基地和茅箭區革命烈士紀念館里開展黨性教育,激勵黨員干部們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成立“公文寫作小組”、“計算機攻關小組”、“攝影愛好小組”、“文明志愿者小組”等各種活動小組,為審計干部成長搭起了廣闊舞臺。在 “魅力中國城十堰競演”投票中,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在“關愛留守兒童”、“植樹護綠”、“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中處處都有審計干部的身影。
廣泛的活動,拓展了審計轉型發展的內涵,更擴大了十堰審計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該局連續14年被評為“全省最佳文明單位”,十堰審計道德講堂分別被省審計廳和市直機關工委評為“全省審計示范道德講堂”和“全市示范道德講堂”。
文明花開,助推審計事業實現新跨越
文明創建工作的良好開展,有力推動了十堰審計在推進法治、維護民生、促進改革、推動發展等方面不斷實現了新跨越,形成了文明建設與審計業務齊頭并進、同頻共振的大好局面。近年來,十堰審計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的高度評價。市委書記張維國、市長陳新武等市領導128次批示審計情況,肯定審計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保駕護航”重要作用。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被譽為全省審計系統的一面旗幟;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核減了工程價款14億元;民生資金審計,保障了惠民政策和資金得到有效落實;先后移送經濟案件線索158起,237人被追責;促進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單位出臺制度辦法700多項。
探索“一線三維+”審計質量控制經驗和“一核三化”審計機關管理經驗被審計署、省審計廳向全國、全省審計系統轉發推廣。服務改革發展的“三大活動”、市縣一體化建設、醫保資金審計、黨建工作“五日制度”等多個經驗作法得到了省審計廳廳長等廳領導的批示肯定和全省推廣;2個審計項目獲“全國優秀審計項目”。
風從武當來,漢江潮再起。黨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肩負新使命,新使命當有新作為。十堰審計人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勇于擔當的責任感,在服務全面深化改革與十堰“一核多支點”戰略中,書寫更加輝煌的審計篇章?。顣苑?、劉?。?/p>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