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全省審計干部隊伍里,有這么一群特殊的審計人:他們在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審計工作任務的同時,毅然決然投身到轄區抗疫一線大軍中,他們或擔任三人小組成員協助上門做動員登記,或充當配送人員為居民配送物資,或協助醫務人員幫助做核酸檢測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上,他們用自身的真誠行動和大愛擔當,給黨獻上審計人一份平凡而深沉的愛。
黃勛杰:哪里危險我去哪
“哪里危險,我就去哪里!”剛從部隊轉業到荔灣區審計局的黃勛杰說。
今年5月,新冠疫情在廣州出現多點散發的趨勢,荔灣區成為主戰場。為和病毒賽跑,快速有效阻斷疫情擴散,加入到荔灣區審計局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后的黃勛杰多次申請深入中南街道、白鶴洞街道等高風險地區,在酷熱的廣州穿上嚴密的防護服,與醫護人員進村入戶,逐一叩門為群眾檢測核酸。這些高風險地區街道以城中村居多,住戶廣而散,每次徒步前往,對體力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往往沒走幾步衣服就被汗水浸透,護目鏡里全是厚厚的水汽,整個人就像泡在水里一樣。就是在這樣一種超負荷背景下,黃勛杰爭分奪秒做著維護秩序、錄入信息、分發試管等工作,竭盡全力減輕醫護人員負擔。
5月31日凌晨,正是廣州市荔灣區中南街道抗疫戰的關鍵時間點,同組進村的一名護士體力透支、呼吸困難,只能提前退出戰場,剩余的一名護士也臨近身體極限。面對這種困境,黃勛杰主動承擔起整組的主要工作,讓護士停下來休息,他充分利用當地居民微信群引導居民做好核酸檢測準備,有效保存小組的戰斗力,提高了檢測效率,順利完成檢測任務。
6月9日,疫情最嚴重的高風險地區白鶴洞街道鶴園小區多幢樓房出現確診病例,黃勛杰迎難而上,拿上試管、條碼紙和醫護人員直接登上社區工作人員重點提示的高風險樓棟?!澳睦镂kU,我就去哪里?!秉S勛杰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陳偉明:身先士卒站前排
越秀區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一級調研員陳偉明主動請戰,身先士卒,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
5月29日深夜,越秀區吹響了第一輪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的“集結號”,在接到支援街道社區開展檢測工作突擊任務后,陳偉明立刻通過電話、粵政易等方式將上級指示和要求傳達至全局每一個干部職工,部署開展檢測工作,組織成立志愿服務突擊隊。
面對不斷變異的病毒和反復的疫情,只有不斷加快全員核酸檢測的速度,才能在與病毒賽跑中贏得先機。5月30日至6月10日,越秀區先后開展三輪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每天清晨,陳偉明就帶領突擊隊奔赴廣東省人民體育場、東賢里社區、長庚門社區等多個一線核酸檢測采樣點。在抗疫的關鍵時刻,她與突擊隊隊員們一起并肩作戰,積極協助社區做好居民掃碼登記、秩序維護等工作,每天持續奮戰10多個小時,深夜鏖戰成為了常態。作為支援大東街道防控工作的牽頭部門,陳偉明還多次到街道各核酸檢測點現場,了解和指導人員安排、醫護人員配備、核酸檢測進展等情況,助力街道順利圓滿高質量地完成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
姜虹:不是黨員也要往前沖
“疫情來了,不管是什么身份,我們都有往前沖的義務!”作為一名民進會員,海珠區審計局姜虹自5月30日請纓加入黨員突擊隊以來,便風雨無阻進駐到琶洲街道,一人分飾多角,每天在琶洲新村、琶洲街西南社區、琶洲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協助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值守社區醫療機構,負責“黃碼”人員掃碼登記信息,耐心引導高接觸工作人員解決健康碼變“紅碼”等問題。
在廣州三十多度的“桑拿天”面前,姜虹往往幾個小時也喝不了一口水吃不上一口飯。6月10日,面對海珠區開展第三次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的任務,她馬不停蹄地趕往黃埔村牌坊創墟,負責核酸檢測人員的引導工作,指引群眾掃碼錄入信息,疏導群眾有序排隊、保持安全距離。面對擾亂秩序、不聽勸阻、拒絕核酸檢測的群眾,姜虹同志耐心勸說,反復重申核酸檢測對全民健康及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疏導現場人員井然有序,大大提高檢測效率,減輕醫護人員的壓力。
唐倩:巾幗豪情為大家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剛從部隊轉業的唐倩,在突如其來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眼里只有大家的概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來不及安頓好自己的小家,唐倩在丈夫也在部隊值守的情況下,毅然把上小學一年級的大兒子和不到兩歲的小兒子交給外公外婆,決然奔赴抗疫一線。
自5月27日支援茶滘街道金蘭社區開始后,唐倩先后7次深入東漖、東沙、中南、白鶴洞等街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不厭其煩的宣傳、引導、登記、配合檢測,有時就是十幾個小時連軸轉。6月6日,接到支援高風險地區中南街道海南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后,唐倩毫不遲疑,緊隨隊伍奔赴一線,積極引導居民群眾參加核酸檢測。6月9日,她又去支援同樣是高風險區的白鶴洞街鶴園小區。進村入戶,爬樓上梯,挨家挨戶排查,耐心解疑釋惑,引導居民提高警惕,積極配合核酸檢測。
自加入疫情防控突擊隊以來,唐倩24小時在單位待命,困了就打地鋪睡在電話旁。有時忙得顧不上吃飯喝水,經常工作到凌晨以后才收工。在35度高溫下,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不分晝夜的工作,對于一位本身有低血糖的女同志來說,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但唐倩卻以軍人特有的剛毅,始終堅守在防疫第一線。
楊帥:二度戰“疫”寫風流
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楊帥,去年就有過4個月抗疫經驗。這次疫情一來,他又義無反顧投身到抗疫大軍中。兩年時光,相同的是抗疫。不同的是去年參與機場轉運返穗人員、服務隔離酒店入境旅客等工作,而今年進街道奔小區服務居民。
在廣州本土疫情陡然嚴峻起來時,正在海珠區江南中街道青鳳社區基層鍛煉的楊帥,迅速與社區“兩委”干部一同沖在前、做在先,把阻擊疫情作為踐行選調生初心使命的“主戰場”。面對危害更大、傳播速度更快的變異毒株,楊帥調動起身體每一個細胞,與疫情擴散賽跑??吹骄用駥σ呙缃臃N還持觀望和等待情緒,楊帥與同事們積極化被動為主動,逐層逐戶敲開居民家門,一輪輪解釋疫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轄內樓棟樓齡大多超過30年,尚未加裝電梯,要做好上門宣傳,只能一步一臺階爬上去。一天下來,腳已不聽使喚,像是灌了鉛一樣邁不動。即便如此,楊帥還是咬牙堅持下來,幾天時間里完成了轄內66棟的“掃樓全覆蓋”,宣傳“到位”又“到家”,動員居民盡早接種疫苗。在推進全員核酸檢測中,楊帥主動擔當:卡口值守、物資傳遞、信息登記、政策宣傳……核酸檢測不分晝夜,但處處都能看見楊帥的身影?!罢埓蠹野凑招蛱柵藕藐?,相隔一米安全距離,提前掃碼填報個人信息……”簡單的幾句話,他提起嗓門一天重復上千遍,直至嗓子沙啞。細致的指引,為的就是讓街坊們順利完成核酸檢測后,吃下一顆“定心丸”。
面對散發的密切接觸者潛在風險,楊帥與社區衛生院醫護人員、派出所民警共同組成的“三人小組”,上門做好轄內人員居家隔離和風險人群轉運工作,落實“戶不漏人、人不漏項”要求。廣州盛夏近35度的高溫下,楊帥身穿防護服,對照著上級下發的名單,穿梭在居民區的門前巷尾,抗擊疫情不能等,連續工作的他早已衣衫濕透、臉頰通紅。
除了要面對身心勞累,楊帥也經常遭遇抱怨甚至責難,有的居民收到居家隔離通知,心里產生抵觸情緒甚至惡言相向,每當此時,作為社區的一員,楊帥就要打頭陣負責做好政策解釋和情緒安撫工作,在完成風險排查登記之余,還不忘做好居民健康情況問詢、生活物資配送等人文關懷措施,讓疫情防控有力度也有了溫度。
溫慧琪:奮力抗疫就是對父親最好的懷念
“及時阻擊疫情,讓居民盡快恢復生產生活,就是對父親最好的懷念?!?月5日,喪假一結束,溫慧琪還沒來得及調整身心,就頂住巨大的悲痛向組織申請,加入海珠區審計局突擊隊。
此后,在廣漁醫院核酸檢測現場和新冠疫苗接種點,總能見到溫慧琪忙碌的身影,她或幫助老人填寫信息,或提醒群眾提前掃碼,或維護排隊等候秩序,結束一天的工作后,溫慧琪還要回家照顧仍在悲痛中的媽媽,第二天依然早早回到廣漁醫院,為新一天的工作做準備。
在海珠區第三輪大規模核酸檢測現場,溫慧琪作為引導員,在信息登記點到核酸采樣點幾十米距離來回走了上百次,悶熱的鐵皮棚下,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一天下來,水喝不上幾口,聲音沙啞?!鞍职謱ξ易詈蟮亩谑恰煤蒙?,好好工作’,盡微薄之力,真真正正幫到更多的群眾,他一定會以我為傲的?!?/p>
作為一名有著1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溫慧琪認為,在社區一線盡最大努力幫助居民、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黨員義務,做對黨和國家有用的人,就是對父親最好的懷念,對家人最大的告慰。(黎詠然、廖美沂、王葉菲 李華整理)
責任編輯:何曉源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