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畢業之后就進入了審計部門工作,從此與審計結下不解之緣。當初青春年少,意氣風發,現在已過不惑之年。再回首,只覺時光荏苒,十八年彈指一揮間。
我常常想,到底是我給審計的多一些,還是審計給我的多一些。
我認為,是審計先給了我能力和素質。審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她是以第三方的視角,審視別的單位、行業的經濟事項是否真實、合法、效益。這種特殊性形成了一種倒逼機制——如果想完成好一個審計項目,就需要不斷學習掌握會計、審計、金融、計算機以及法律法規和各行業的相關知識。作為審計干部,還要需要了解國家的政策,把握社會的焦點和熱點問題,才能確定了審計的方向和重點。同時,審計也是一個對溝通和協調能力要求較高的職業,除了要和被審計單位溝通交流外,還要向上級機關和本級政府匯報工作,提出觀點和建議。所以不能只是埋頭做事,還要注重語言文字能力和大局觀的培養鍛煉。
人有時候是有惰性的,而審計天然具有的壓力在此就成了動力。如果沒有進入審計部門,我大概不會有這么多鍛煉的機會和知識儲備。如果說,知識就是財富,那么審計已經給了我無數的財富。這樣看來,審計,是我生命中一次美麗的相遇。
審計給了我這么多,而我能給審計什么?只有傾盡所能為審計事業添磚加瓦,多作奉獻!
我剛上班時就親眼目睹、親身經歷了審計工作的辛苦,曾經為了趕任務連續一個星期加班到深夜;也曾為了及時提交報告,寫到凌晨四、五點鐘。我記得有一個夏天,那時全科就一個臺式電腦,幾個人擠在電腦前討論報告和報表,不料突然停電,無奈之下,只有把電腦和打印機搬到宿舍院子的活動室,繼續揮汗如雨、廢寢忘食。我想,這就是奉獻。
在我十八年的審計生涯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人長期在外審計、有人輕傷不下火線、有人忠孝難以兩全……我在幾乎每個人的身上都看到過奉獻的精神和影子。這,也是我們需要繼承和堅持的。而我的同事,我們攜手并肩、風雨同舟,你們也是我生命中美麗的相遇。
審計就像我們的家園,給了我們立足之地,為我們遮風擋雨。我們只有將家園建設成高樓大廈,才有更廣闊的空間。同樣,只有推動事業的發展,才能體現和實現個人的價值。
那么,審計干部怎樣才能推動事業的發展,怎樣才能有所作為?
我想,必須熱愛審計事業、全身心投入審計事業,忠實地履職盡責,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服務政府決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努力當好國家忠誠的“經濟衛士”,真正發揮好審計的監督服務職能。
當前審計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尤其是近幾年上級機關統籌項目越來越多,審計任務越來越重,審計面越來越寬,必須積極面對,努力提升能力、理清思路、突出重點、提高效率。在信息化時代,研究如何開展計算機審計,如何開展大數據審計等新的課題。在服務經濟發展的同時,研究如何加強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我們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
每一代人審計人都有自己的歷史使命,老一輩的審計人披荊斬棘,給我們創造了的優越的條件和環境。我們的使命便是奮發有為,時刻牢記并踐行 “責任、忠誠、清廉、依法、獨立、奉獻”的要求,推動審計事業攀上新的高峰。
最后,我套用汪國真的一句詩作為結束語: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既然選擇了審計,就只顧風雨兼程?。?/span>林濤)
作者姓名:林濤 單位:湖北省孝感市審計局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