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與“柔”(短文)
侯天柱(江蘇省贛榆縣審計局)
在三八婦女節到來之時,我們眼前會浮現出一些巾幗女杰: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劉胡蘭面對頑敵的鍘刀,面不改色,從容就義;紅色娘子軍為斗惡霸求翻身,轉戰椰林,所向無敵……她們不是男兒,勝過男兒,其志向堅定,其胸懷坦蕩,其英勇頑強,其大義凜然,無不使人佩服、贊嘆、崇敬。然而,在感嘆之余,又覺得少了點什么———是否人們在贊美她們的“英雄氣”時,忽略了她們的人情味、特別是女人味的一面呢?
其實,在我們審計隊伍中,女同行都具有“剛”與“柔”兩個側面。所不同的只是,有的“剛”性畢露,將“柔”的情腸埋在心底;有的“柔”性顯現,把“剛”的一面暫時收斂。人們耳熟能詳的“綿里藏針”,便是對這種外柔內剛品格的生動表達??梢?,所謂“柔”,未必是軟弱,“柔”中亦可有“剛”蘊藏;所謂“剛”,也未必是事事都針插不進,往往也時有“似水柔腸”的一面展現。即使我們認識的審計 “女強人”,也不過其“剛”的一面比常人多些或外露些,而“柔”的一面收斂或隱蔽些而已。
時下,我們在談到女人的作用時,常會提到“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并且把婦女贊美為“半邊天”,這是針對舊時代對婦女的輕視而言的,也是對“男女地位平等”含義的通俗詮釋。然而,從科學的角度講,男人畢竟是男人,女人畢竟是女人。男人和女人無論在生理上、體力上,還是在思維和感情上,都有著千差萬別。正是考慮到這種差別,戰場上一般不讓女兵去擔任主攻,足球場上也不讓女球員與男球員去一比輸贏;而在醫療戰線呢,心細的女人往往在護理中凸現其獨特優勢,持家或育子也往往比男人“技高一籌”。從這個角度看問題,“男女都一樣”并不是“半斤八兩”,“半邊天”也并非不論干什么事,男女都要“平分秋色”,只是各有所長罷了。
正如我們的女審計同行那樣,在外既做“女強人”、“女包公”,也做“好大姐”、“好領導”,在家也做“好媳婦”、“好妻子”;既會嚴于執審,又會相夫教子,縫補漿洗;這就使“剛”與“柔”都發揮到極致,不僅使“陰陽”“剛柔”在自己身上達到了完美統一,也把這種完美統一帶到工作中,播撒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以促進人與人、家與家、單位與單位的團結和諧。(侯天柱)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