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與精神(短文)
謝正梅(山東省陽信縣審計局)
星期天,我們一家去祝賀大伯哥嫂喜遷新居。
嫂子開著自己的車來接我們,進入惠民縣城,遠遠看到幾幢蔚藍色的樓房鶴立雞群般矗立在那里,我不禁贊嘆道:“那幾座樓真漂亮!”嫂子自豪地笑著說:“家就是在那里?!?BR>
車子拐了幾拐,進入公安局的住宅小區,因為是新建的,綠化還沒到位,但噴泉、綠地、健身等場地已初具形態。進入里面,我不由眼睛一亮??梢哉f,這是孤陋寡聞的我見過的最漂亮的房子??蛷d頂部中央是一個方形的大吊燈,四周一圈細小的霓虹燈,放出七彩光,中間部分的光線也不斷變換著。房頂四周的紅色楓葉點綴著極淡藍色的背景,西面的大墻壁上是一面與墻體顏色協調的立櫥,周圍也鑲嵌了彩燈,嫂子說等資金充足了,就把大屏幕的液晶彩電掛在上面。乳白色的窗簾上印的是水墨畫和幾首唐詩,給人的感覺是雅致、潔凈??蛷d南部是圍了半圓形的沙發和茶幾,也全是乳白色;北邊是餐桌和幾把精致的坐椅??蛷d兩頭分別是小侄女和哥嫂的臥室,侄女的床頭、書櫥上都掛滿布絨玩具,書櫥里擺滿各色書籍。粉紅色的床單和卡通圖案都昭示著孩子的童真童趣。嫂子的臥室則充滿溫馨浪漫。
女兒拉著我到外面玩,各種健身器材令他玩得興高采烈,我連它們的名字都叫不上來。小侄女穿著旱冰鞋在廣場上熟練地滑著,根本不知道旱冰怎么滑的女兒眼中滿是羨慕。
看到這些,忽然想起我們常說的話:雖然物質上貧窮的,但精神上是富足的。不禁啞然失笑。這只不過是我們窮人自我解嘲般的自我安慰罷了,似乎富足了就會精神蒼白似的。不知住在這樣的環境中和住在低矮黑暗的小屋中,哪里會讓人精神愉悅、精神滿足?倘若我們既能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又能不斷地充盈我們的精神,豈不是兩全其美?
所以以后教育孩子,我不會一味地教育他要滿足現狀,而是鼓勵他“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蔽ㄓ腥绱?,才能充分挖掘我們自身的潛能,而不是經常做懶人般發自我解嘲。
物質和精神,我們都需要。(謝正梅)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