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三十年—審計人的情懷(短文)
徐令謙(山東省岱岳區審計局)
當歷史的車輪滾動到1983年的時候,新中國的審計事業應運而生。從此,審計人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履行經濟監督,維護國有資財的安全與完整;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科學指導經濟運行;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打擊腐敗主持公平。
斗轉星移,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已與審計結緣三十載。三十年,于歷史長河中只是滄海一粟,而對一個人,唯有一個干事創業的三十年。三十年前的弱冠少年,如今已知天命;三十年前的郊區審計,如今已枝繁葉茂。
三十年來,一批又一批的審計人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的參天大樹,沐浴著陽光更加茁壯的成長?;赝@三十個春播秋收,品味著審計帶給我的酸甜苦辣,些許感慨、些許驕傲,感慨自己即將老矣,驕傲我與審計共成長。
三十年前,正值審計機關初創之時,理論和實踐的缺乏成為共同面臨的艱難問題,連自己都不明白該干什么、怎么干。按照當時審計署提出的“邊組建、邊工作”的方針,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自己也在工作中摸爬滾打,初步建立了對審計的定位和認識。
審計人經過三十年的傳承和磨練,已能夠承載起神圣的歷史使命。三十年,別人對我們的稱呼已由“小王”變成了“王老師”,我們的角色也已從一名審計新兵歷練成為審計老兵。三十年來,審計工作的點點滴滴時刻在我腦海里清晰涌現,踏入審計機關的每個春夏秋冬,體驗審計工作的酸甜苦辣,將青春和美麗獻給了審計事業,在奉獻的同時更多的是收獲。
面對紛雜的經濟活動,繁重的審計任務,多少個日日夜夜,審計人員伏案工作,翻閱著一本本賬簿,審視著一摞摞票據,甄別著一筆筆資金流向,分析著一項項業務往來,以嚴謹的精神,公正的態度,職業的敏感,作出判斷……
常常聽到大家說“審計工作苦是苦點,但過得很充實,活得很踏實?!边@些樸實的話語,體現了我們審計人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和無悔。既然選擇了審計,就要“在其位,謀其政?!?審計人員不僅要有“舍小家為大家”、“舍小我為大我”的奉獻精神,還要經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感,還要有面對繁雜工作的極高耐心。當別人在家中享受妻兒團圓的天倫之樂時,我們審計人還在加班加點,翻查賬本;當親人生病住院需要幫助時,我們審計人卻奔波在外忙于審計。
審計人清楚自己的職責,服務是自己的天職,監督只是手段。當看到經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一個個錯弊得以糾正,一條條建議得到采納,一項項制度得以完善,我們的心里,盈滿了欣慰感。當看到個別干部因違紀受到處理,我們痛心;當看到跑冒滴漏得到遏止,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國有資財得到保護,人民權益得到保障,我們的苦和累都煙消云散,心底的喜悅油然而生。
蹣跚起步并未阻礙審計事業的快速發展,審計工作經過三十年的風雨歷程,已確立了自己的前進航向。地方經驗的推廣、審計風暴的刮起、構建審計大格局的構想、政府投資審計理論體系不斷完善、計算機審計、國家治理與國家審計的提出等等都將審計推向了更高的層次,開拓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新的時期,國家賦予了審計新的歷史使命,從國家治理的高度,審計不僅是黨和國家的“經濟衛士”,更是領導干部的“保健醫生”。它不僅保障了人民的利益,維護了社會的公平公正,更是國家經濟社會運行的“免疫系統”。作為審計人我們肩負著重擔,更承載了黨和國家的信任和厚望,也擔負著廣大群眾對我們的期望。審計不僅可以讓領導干部產生防患于未然的意識,還可以有效地預防經濟犯罪的發生。審計人依法行使審計職能,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維護財政經濟秩序,保護人民群眾利益的責任擔當。財政審計,促財政財務管理更加科學規范;社保審計,為老百姓嚴守“保命錢”;投資審計,保政府建設資金更加安全有效;經濟責任審計,讓干部監督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績效審計,促政府資源配置更加務實高效。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審計人依然追求著平凡的人生底色;依然工作早出晚歸,披星戴月,在審計的道路上風雨兼程,而生活則是簡樸平常,常常因為工作而舍小家、難顧家。審計人時刻踐行著“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信念,超越了常人的平凡,成為領導的謀士、經濟的衛士、反腐的勇士!就是像這樣千千萬萬的審計人,三十年如一日,不炫耀不陶醉,不以功勞自居,不以業績自詡,追求著平凡的人生軌跡,實現著不平凡的審計人生,鑄就了新中國審計三十年,成就了輝煌的審計事業。(徐令謙)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