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墾精神照耀下——參觀兵團軍墾博物館有感(短文)
翟惠榮(審計署太原特派辦)
以“戈壁明珠”的美譽著稱于世的石河子市,至今獲得了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人居環境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際迪拜人類改善居住環境良好范例獎等國際國內多項殊榮??墒钦l能想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它只是道邊的一個車馬店,周圍的老街上只有十幾戶人家,四周都是蘆葦叢生的沼澤和一望無際的荒漠??梢哉f,石河子市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新疆、開發西部的巨大縮影。11月,正在新疆進行檢查調研的審計署太原特派辦一行10人把黨支部活動定在這里,深切緬懷軍墾事業開拓者,大家在為這個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歡欣鼓舞的同時,更深深感受到軍墾精神給心靈帶來的震撼。
汽車行駛在石河子市區,這里的景象與北方很多城市并無二致,寬闊平整的道路、道路兩旁的樹木、人流如織的商場、繁忙的工地……,可是,設在“軍墾第一樓”的軍墾博物館告訴我們,這一切是多么來之不易。
1952年,剛剛走出戰爭硝煙的將士們,征塵未洗,便在王震將軍的帶領下,義務反顧地投身到新疆的建設中來。當時的條件異常艱苦,戰士們的主要任務是挖渠排堿,拉木蓋房。他們喝的是戈壁灘上的自然積水,吃的是鹽水煮玉米、泡黃豆,住的是葦棚子、地窩子。當時的兵團戰士平均一人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軍墾戰士們用血肉之軀和巨大的智慧創造出了共和國農墾史上一個又一個的“第一”:生產出了第一根毛條 ;紡出了第一縷棉紗;生產出了第一張書寫紙張;加工出了第一塊糖;蓋起了軍墾第一樓;打出了軍墾第一井;第一次開上了蘇聯進口的拖拉機;第一次在戈壁荒漠中種出了大片莊稼……
一邊傾聽著講解,全體審計人員在每一幅照片、圖片前久久駐足,大家心酸于兵團人創業初期的艱苦環境,也感動于兵團人艱苦創業百折不撓的精神,更欣喜于兵團人為新疆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最讓人心靈受到震撼的,是一張兩個戰士的照片,他們一天勞動之后,相互幫忙沖洗,發自內心的喜悅洋溢在臉上,這里沒有痛苦、辛勞、煩悶和憂郁,只有對未來的無限希望。大家都被這種甘于犧牲、勇于奉獻和樂觀向上的軍墾精神所打動。在現今這個充斥著紛繁誘惑的時代,此行對我們每個人無疑都會是一次靈魂的洗禮,如何生活、如何工作,真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深思考。
參觀完軍墾博物館,我們來到對面的市中心廣場上,巨大的“軍墾第一犁”和“戈壁母親”雕塑在太陽光下熠熠生輝,而就在不遠處,悠然自得的老人、蹣跚學步的孩子、閑庭信步的白鴿一起為我們呈現出祥和、安寧的城市生活。石河子,我們祝福你?。ǖ曰輼s)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