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我與您一路同行——獻給祖國60周年華誕
潘曉青(湖北省蘄春縣審計局)
祖國母親60華誕即將來臨,此時此刻,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在我的人生中,我選擇了審計,我在祖國溫暖的懷抱里成長,我與審計有一份深深的情結。
1986年5月,我跨進審計的大門,如今,悠悠20多載過去,當年那個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從稚氣十足成為一個執著沉穩、恪盡職守的老審計人。記得上班后我參加的第一個審計項目,是跟著老股長到一個鄉鎮食品所審計購銷及財務收支情況,老股長先查閱了報表,再核對賬目,最后抽查會計憑證,他讓我按收購、銷售的不同級次進行復算,這下在學校學習的珠算技術可有了用武之地,整整一個月,每天要分揀、復算大量購銷單子,當時我想那些單子撂起來要有半人高吧。審計結束,查出的問題引起了縣里重視,縣領導還就此做出批示,要求立即糾正并做出了處理。我由此也懂得了,作為審計人,所肩負的那份維護群眾利益、維護國家財經法紀的責任!
從此,審計職責,悄悄埋進了我的心田。它消褪著我活潑天真的稚氣,卻生長著一種緊迫和壓力的使命感。憑著這種責任感,審計路上我不管風吹雨打,任勞任怨;不看世態炎涼,鐵面無私;不怕高官顯貴,勇往直前。20多年來,我擔任過上百次審計工作。社會保險基金審計、水利、民政專項資金審計…… 依法獨立地維護著人民群眾的利益;公安、教育、農林、國土部門財務收支審計…… 客觀公正地維護著國家的法紀;企業改制資產負債審計、農村上訪財務清理,默默耕耘中維護著社會的穩定。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一個審計項目是1998年的救災款物審計。1998年8月我縣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災害。當時我帶領審計小組成員深入縣直18個部門和單位,6個重災鄉鎮、12個村、22個生產組、100多個農戶開展救災款物跟蹤審計.管窯鎮 是我縣重災區之一,第四次洪峰到來之時,民堤出現決口,導致5個村嚴重受淹。為了摸清該鎮的情況,我和審計組的同志三次深入災區,逐村逐戶調查摸底,詳細了解救災資金的發放和使用情況。8月下旬,到西湖里、竹林墩、付崗等村走訪時,由于多處道路被水沖毀,派用的吉普車無法通行,我與同事們每天步行60多里開展調查。那幾天,天氣炎熱,下蒸上曬,而我正患中耳炎和牙周炎,說話和吃飯十分困難。同志們見我疼痛難熬,勸我回縣城治療,但我看到任務這么緊急,堅持與大家一起開展調查。那期間,我們踏遍災區每一個角落,往返于田間、河流、堤壩…… ,頂烈日、冒酷暑,有辛酸,有淚水,但更多的是欣慰,因為我們的付出換來了百姓的安樂。
這么多年,我們從算盤審計到計算機審計,由簡單的財務收支到專項資金、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經濟效益審計,由《審計條例》到《審計法》的成熟,見證了審計事業的發展變化, 是審計這片沃土,讓我懂得了責任的份量,是審計這塊天地,讓我掌握了業務本領,學會了如何協調處理紛繁復雜的事物,也是審計讓我明確了人生的目標。我成為審計人,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運.在審計崗位上我通過不但學習和實踐,先后取得了助理審計師、審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并獲得了會計學本科文憑,這一切成果得來,是審計成就了我。
在祖國60歲生日的時候,我要大聲高歌,祖國母親我愛您!為了您的美麗、繁榮、富強,我將繼續在審計工作的風雨征程上,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