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生變遷感受三十年輝煌
楊輝(審計署駐沈陽特派員辦事處)
1978年,我們國家發生了重大的歷史轉折——開始進入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時間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了新的建設和發展的時期。從此,國家的經濟建設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也發生了反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且不說綜合國力的高速增長,也不談國防科技的突飛猛進,僅從民生的衣、食、住、行、娛五個側面的變遷,從細微之處感受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輝煌。
衣,盛世有華服。50至70年代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商品供應嚴重匱乏,人們買衣服要憑布票,且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單調。大家都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色的海洋”。80年代“街上流行紅裙子”,喇叭褲、蝙蝠衫、牛仔褲、連衣裙、健美褲,伴隨著改革開放蜂擁而至;90年代崇尚名牌,“皮爾卡丹”、“金利來”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流行時裝已與世界同步;21世紀初,中國服裝已經成為一種展示個性魅力的體現,無季節時裝、傳統和時尚完美結合的復古服裝悄然興起,有的甚至受到世界的矚目和追捧,如唐裝走俏世界,旗袍熱遍全球。
食:民以食為天。50至60年代,食物匱乏、單調,人們的營養嚴重不足,有些農村甚至沒有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尤其是60年至62年國民經濟困難時期,“餓當頭,票流行”,那時的感覺就一個字——餓,光有錢不行,還得有票——糧票、油票、糖票、肉票、豆腐票……;70至80年代,從溫飽走向小康,粗糧淡出,細糧成主角,肯德基、麥當勞不約而至;90年代,饕餮時代,鮑魚、海參、龍蝦、翅肚堂而皇之地走上餐桌,法國大菜、意大利比薩、日本料理挺進中國;21世紀初,人們追求吃出健康,不但能“吃飽”,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飲食,開啟了一個嶄新的飲食新時代。
?。壕诱哂衅湮?。50至70年代,人們的居住條件較差,住房以平房、筒子樓為主,老少三代一起吃??;80至90年代,時興單元樓,兩室一廳、三室一廳。這一時期恰逢國家實行住房制度改革,百姓住房進入了改善新時代。21世紀初,涌現出了樣式新穎的高層、越層、別墅,在追求寬敞的同時,追求環境、配套和舒適。
行:瀟灑走四方。50至70年代,出行主要靠步行和自行車;80年代,摩托車、公交車成為主要出行工具,公共汽車、火車、輪船擔當起了遠途旅行的主角;90年代,坐出租車成了家常便飯,出差、旅游乘地鐵、飛機、滾裝船已習以為常;21世紀初,高科技含量的輕軌、高速、磁懸浮列車異軍突起,轎車也進入尋常百姓家。
娛:幸福像花兒一樣。60年代,舉國上下齊跳忠字舞;70年代,時興跳交誼舞;80年代流行搖滾、霹靂舞、健美操,臺球、電子游戲風靡一時;90年代,熱衷于呼啦圈、卡拉OK、網吧;進入21世紀初,游泳、健身、滑雪、蹦極、旅游成為時尚。
民生是一種記憶,也是一幅歷史畫卷,它鐫刻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變化軌跡??芍^細微之處見偉大,從民生的變化,我們能最直接、最細致、最真實地感受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后三十年會怎樣,現在已經有了目標: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們期待著更美好的日子,相信我們的生活會隨著中華民族復興會變得越來越好。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