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更要講科學發展——學習胡總書記十七大報告有感(07-10-22)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上的報告中,用很大的篇幅,對科學發展觀作了詳細闡述,明確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作用及重大意義,他在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作為一名審計人來看,審計更要講科學發展。
首先,縱觀全國,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審計事業肩負著維護國家經濟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重任,所以一定要和社會、經濟保持同步,就如同逆水行舟一樣,不進則退。發展是審計的必然之路。
其次,審計的事業要靠人來完成,審計的進步要靠人才來推動,審計事業要以人為本求發展,人才是審計發展的核心動力,而如何科學地做好人才的培養,是關系到審計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
再次,審計的發展要講究科學性,不能片面地為求發展而發展,否則易因急于求成造成顧此失彼。發展審計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要立足于當前的基本國情,科學分析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形成一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從1982年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恢復了我國的審計監督制度以來,審計事業的蓬勃發展向我們展現了科學發展帶來的巨大成果:
1983年9月國務院設立審計署,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置各級審計機關;1985年8月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審計工作的暫行規定》,同年10月公布了《審計工作試行程序》;1988年11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條例》;在此基礎上,1994年8月八屆人大第九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隨后又發布了若干個工作規范文件,使我國的審計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審計也在不斷進步,當前,審計數字化、信息化建設方興未艾,文明審計、和諧審計已成審計的主旋律,審計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更加明顯,這都應歸功于審計一直堅持的科學發展觀。
當前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還沒有變,當前審計工作仍不滿足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如何用科學發展的理念更好的推動審計事業的進步,這是我們全體審計人員都要認真面對的問題。(作者:江蘇省邳州市審計局 吳遠收)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