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午后,兩歲的小女非要出門玩耍,無奈帶她來到徒駭河濕地公園,和她一起坐在邊河的樹蔭下,躲避烈日的炙烤。樹上的蟬撒著歡兒地叫個不停,女兒自己玩土玩兒的不亦樂乎,“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蔽乙搽y得清閑,放松身心,閉上眼睛,認認真真地聆聽蟬聲,用心感受蟬鳴,細細地回憶小時候那幅親切而熟悉的畫面。
夏日的鄉村田野、河溝路旁、房前屋后,榆樹、槐樹、楊樹、柳樹的枝頭,數不清的歌手,在偌大的鄉村舞臺上,振其羽翼,引吭高歌。它們朝飲甘露,暮咽高枝,一蟬起唱,眾蟬齊鳴,唱得抑揚頓挫,唱得淋漓酣暢。
曾記得,我們小時候,每到夏天的傍晚,一群群孩子,沒有父母怕遇到危險的擔憂,沒有家庭學校沉重作業的困擾,都興高采烈地一手拿著空罐頭瓶子,一手打著手電筒,在家周圍的樹林里找知了猴,有的知了猴在地下剛剛扒開一點點口就被發現了,有的爬到樹上也難逃手電筒的照射,運氣好的孩子一晚上能捉十幾只。其實,那時候捉知了猴并不因為它多好吃,單單就是因為好玩兒。
直到學了法布爾的《蟬》,才知道了蟬的一生是多么得艱難和危險!才知道這個小生命能站在枝頭高歌,是多么得不易!地下四年的黑暗挖掘,才換得五周的光明。于是,再不敢隨意踐踏任何生命,對蟬存有了更多的憐惜和敬畏之心。這些出色的鄉村歌手,夏生秋亡,也許它們早已悟到歲月苦短,生命來之不易,所以,才不分早晚,愈是酷暑炎熱,它們愈是激情澎湃,拼盡生命之力,來奏響夏日的絕唱。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毕s的鳴唱,所表達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歡欣,對光明的追求和歌頌。它們把心靈最深最響亮的聲音、最深情的呼喚,化作滿天星斗,在每個屬于自己的季節里,譜寫著生命最獨特的華麗篇章。
正如我們的一生,總是一邊得到,一邊也在失去。蝸居在小縣城的角落里,忙忙碌碌的日子里,冷淡了聒噪的蟬鳴。眼里的燈光流光溢彩,勁爆的音樂不絕于耳,可是我的內心深處卻是越發覺得孤獨。在屬于自己的夜晚,就越發懷念被蟬聲滋養的日子,越發地敬畏它們無拘無束、天然率真的歌唱。正是那些嘹亮的歌唱,讓我們學會了珍惜和感恩,學會了堅強和堅持,也正是那些歌唱,充實了我們的生活,純凈了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學會了坦然地面對每一個黎明和黃昏,學會了不懼黑暗,勇敢地迎接光明的到來。(趙紅芳)
責任編輯:歐立坤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