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的這五年,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發生巨大變化的五年,作為一名審計干部,我深切感受到我們黨和國家五年來的變化。
2012年,十八大召開,新一屆黨中央清正廉潔的執政新風刮起,節儉辦會和辦公,政府要過苦日子,老百姓要過甜日子,五年來政府部門的風氣越來越清,越來越正。這一年,審計署專門安排了會議費、出國費專項審計,我有幸參加了對有關部委的相關費用審計,從審計結果來看,政府機關的會議減少了、標準降低了,尤其是開會時大包小包的土特產逐步消失了;出國規模壓縮了、目的更明確了,無實質性內容的出國考察和旅游逐步得到規范。風清氣正的工作作風使政府越來越贏得了民心。
環境保護深入人心、經濟和環境更協調。投資審計經常是“人未到、土先飛”,還未到現場就看到漫天的黃土席卷而來,和同事開玩笑說,審計核實項目不用去現場,站在辦公樓朝著項目的方位一看即可。因為,遠遠就能看到排著長龍的運砂石大車,敞著篷,帶著風和土轟轟隆隆的從鬧市區穿行,未批先建、不批仍建的項目不同程度存在。隨著習近平同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逐漸深入人心,地方政府從追求經濟發展到更加重視環境保護,項目的審批以環境評估為先行條件執行的更有力度,項目現場滾滾黃土不見了,橫行的砂土車悄悄地繞道而行,審計發現的破壞環境問題一經提出很快就得到反饋,環境保護深入人心,霧霾的天數減少了,天又藍了,水又清了。
如今,黨的十九大又已勝利召開,新的號角已吹響,相信在黨中央的有力領導下,美麗的祖國、美好的生活會全面到來,我將作為親歷者、親為者,在審計工作中砥礪奮進,助力國家的新變化。(李坤)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