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肩負著率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要實現這一偉大目標,黨必須保持自身的先進性。黨員是黨的細胞,只有每個黨員都保持先進性,黨的機體才能充滿活力。而建立和完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則是達到這一偉大目標的重要一環。作為審計機關如何建立長效機制,保持先進性值得共同探討。下面,本人談談自己的幾點粗淺想法。
一、要構建學習型審計機關,更新知識平臺。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給審計機關帶來了新的挑戰,審計工作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日益明顯,審計人員素質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我們要以培養和提高廣大審計人員綜合業務素質和能力為本,構建學習型審計機關。學習型組織理論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組織各項能力、實現工作目標的前提。借鑒學習型組織理論,審計機關應該根據完成審計任務的需要和審計人員素質能力的現狀,確定建立學習型審計機關的目標、戰略規劃,明確不同時期學習教育的重點內容,采取多種方式和渠道,為審計人員素質和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學習教育條件和環境。在組織學習教育活動中,更加注重提高審計業務培訓內容的針對性、持續性和培訓的效果。建立學習型審計機關,需要從領導干部做起,要納入“一把手”工程,局長、股長、主審應該成為學習型機關的“領頭雁”。全體審計人員也應該樹立接受終身學習教育的意識,自覺地查找自身在依法審計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有針對性地通過學習和實踐,彌補不足。
二、要構建審計科學管理機制,提高審計能力。審計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科學管理??茖W管理出效能,科學管理出人才。我們審計機關要按照審計署五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的要求,運用現代科學管理理論和方法,研究、探索和總結審計項目管理的客觀規律,使我們對審計項目管理的感性認識不斷上升為理性認識,用來指導審計項目的計劃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管理、風險管理、信息管理、成本管理等,另外,對審計績效管理的研究也應該引起縣級審計機關的高度重視,審計機關賦有對財政財務收支的效益性進行監督的職責,其自身也有一個如何提高審計績效的問題。要努力加強審計科學管理,使目前處于比較粗放的審計管理形式向講求審計績效的管理形式轉變,審計人員行為由形式規范管理向形式規范與實質規范管理并重轉變,把審計管理真正納入到科學化的軌道,為依法審計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三、要構建健全的監督網絡,規范審計行為。它不僅包括黨員自我監督、上下監督、組織監督,而且包括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和黨內監督,特別要嚴格執行以《黨章》為核心的一系列黨規、黨法,尤其是要認真貫徹中央最近出臺的新規定,著重加強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把各種腐敗現象置于群眾和輿論的強化監督之下,使腐敗分子不能得逞、動搖分子望而止步。切實強化自我監督。要深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自覺用黨員先進性要求規范自己的言行。要認真學習和遵守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有關規定,增強紀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自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加強組織監督,尤其要注意突出對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對管人、管物、管錢黨員的監督,對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的監督,努力做到黨員干部的權力行使到哪里,領導活動延伸到哪里,組織的監督就延伸到哪里。要認真貫徹落實黨內監督和紀律處分的相關法規條例,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述職述廉制度、民主評議制度、談話戒勉制度和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為實施有效的監督提供制度保證。虛心接受群眾監督。要大力推行辦事公開制度,進一步擴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特別是對干部的選拔任用、項目安排等敏感事務,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切實增強透明度。要建立健全黨員監督管理機制,探索完善黨務公開制度,讓黨員始終置于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始終保持先進性。
四、要構建黨員服務新機制,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毛澤東同志曾經提出了兩條黨員行為的“評價標準”,一條是“完全”、“徹底”、“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另一條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標準。要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當務之急是要建立黨員服務新機制。從整體上講,審計機關要把服務列入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堅決克服“服務多服務少一個樣,服務優服務劣一個樣”的現象。同時要大造強化服務的輿論,使黨員牢記:為人民服務是自己的天職。一要“量化”服務指標。制定出黨員干部搞好服務的方案,并根據崗位、職務量化指標到個人,對不好量化的崗位也要明確規定服務任務,使服務目標化、具體化、規范化。二要“優化”服務考核。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服務考核,必須建立一套規范、科學的機制,不能單憑數字論能力、定優劣,也不單憑直觀評長短、定獎懲,考核服務政績,既看現實又看歷史,既看單項又看總體,既看主觀又看客觀,既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成果又看政治文明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成果等,在廣泛民意測評基礎上,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黨員領導干部服務政績。
五、要構建正負激勵機制,獎優罰劣是非分明。正激勵是以獎勵、表彰、評優等為主要形式和內容的激勵機制。負激勵是以審計責任追究為主要內容的激勵機制。今后,審計機關應該著力加大正激勵機制的運用,逐步建立優秀審計人才評估標準,為黨員發揮先進性構筑新的平臺。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使黨員“平常時期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沖得出來,危難時刻能豁得出來”,建立保持黨員先進性的目標體系、評價程序和獎勵辦法,力求實行量化管理,加大獎懲力度,使黨員管理由“軟指標”變成“硬約束”。另外要充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體現社會的公正和進步,必須敢于肯定和充分肯定黨員工作的市場價值與社會價值,強調正激勵和負激勵機制中的并重作用,形成促使黨員爭先鋒、作示范、當表率、奮發向上的激勵機制,全面推進審計事業的發展。
作者姓名:野風 投稿人單位:湖北崇陽縣審計局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