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層 服務群眾——審計署成都特派辦結合實際推動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
近日,審計署成都特派辦黨組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突出強調要把審計工作相關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基礎陣地,引導干部在審計工作中與群眾朝夕相處,增進對群眾的思想感情、增強服務群眾本領;要把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審計一線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任務,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斗堡壘。今年以來,該辦黨組按照中央和審計署黨組要求,著力強調結合審計工作深入基層、服務群眾,要求黨員干部在實施四川省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專項審計調查等民生審計工作中積極開展“深入基層、服務群眾”主題活動,切實落實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在深入基層、服務群眾工作中創先爭優。
一、堅持“三個深入”,掌握第一手資料
一是深入縣、鄉、村。6、7月的四川,天氣炎熱、酷暑難耐,但該辦審計組每到一縣,黨員干部總是頂著炎熱酷暑,深入縣、鄉、村3級調查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現場查看硬件設施建設和專用設備配置情況,盤點庫存藥品,采集分析電子數據,獲取有關醫療體系建設、基本藥物和藥品零差率制度及其配套制度執行的第一手資料。
二是深入各級醫務人員。每到一個鄉鎮,黨員干部都要集中召開鄉、村兩級醫務人員的座談會,發放調查表和調查問卷,認真傾聽鄉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對基本藥物采購、配送、價格和使用的看法,對實施績效工資、財政補償制度的意見;全面了解村醫生對村衛生室建設、業務培訓、醫師資格、收入待遇的意見,獲取最原始、最感性的素材。同時,與鄉、村兩級醫務人員一起探討問題的成因、征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建議,克服審計人員的專業局限,為提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做準備。
三是深入農民群眾。在審計工作中,黨員干部隨機走訪了鄉鎮衛生院的門診病人和住院病人,詳細詢問農村患者對基本藥物制度是否了解、對現有醫療服務是否滿意,了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對農村門診和住院病人的保障程度,以及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后農民實際支付水平是否真正下降。結合對病人的走訪,審計組臨時黨組織還要求黨員干部要廣泛宣傳國家出臺的醫改政策和惠民措施,幫助受訪農民掌握國家政策,維護自身權益。
二、堅持“三個關注”,服務政策目標
一是關注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效果,為緩解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服務。國家從2009年開始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通過在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等措施來降低患者負擔,緩解群眾“看病貴”困難。黨員干部在審計調查中,將鄉、村醫療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情況作為重點,深入揭示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針對調查中發現部分鄉鎮衛生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前后患者就醫費用沒有明顯降低的情況,追根溯源,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形成審計信息,力促相關部門完善制度、切實整改。
二是關注鄉鎮衛生院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為促進農村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平穩運行服務。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和績效工資制度后,部分基層醫務人員特別是關鍵崗位和業務骨干收入水平下降,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產生抵觸情緒,成為影響基層醫療體系運行的不穩定因素。黨員干部將鄉鎮衛生院運行機制作為關注的重點,通過揭示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和績效工資制度后,鄉鎮衛生院運行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加強財政投入,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以保障醫務人員合理待遇,完善考核和激勵機制以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的建議,為促進農村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平穩運行服務。
三是關注村衛生室發展難題,為完善農村醫療衛生網絡建設服務。村衛生室作為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網底,是距離廣大農民最近的非營利性基層公共衛生機構,承擔著農村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的大部分工作,與廣大農民群眾的健康息息相關。審計組臨時黨組織將村衛生室的發展問題作為重點,組織黨員干部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掌握了大量鮮活的第一手資料,既揭示出國家對村衛生室建設投入不足、硬件設施落后、人才匱乏,影響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作用發揮的問題,又反映了村醫生收入缺乏保障、難以獲取執業資格、抵御風險能力弱等困難。
成都特派辦黨組通過將審計工作與服務群眾結合起來,要求黨員干部將深入基層獲取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與審計取證結合起來,將揭示國家惠民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與宣傳國家政策、呼吁政策執行中的困難結合起來,將審計服務送到最基層。這一做法,既提高了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又密切了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