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目標 構建機制 創新模式 強化考核——沈陽特派辦開展爭當“四手”活動有聲有色
審計署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沈陽特派辦緊緊圍繞“審計大練兵、全面提素質”主題,大力加強“四手”人才培養,引導全辦干部積極投身“四手”活動,為沈陽特派辦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證。
一是明確目標,將培養“四手”人才作為長期重要工作。辦黨組結合實際,提出了“以目標為導向,以制度為基礎,以創新為動力,以考核為杠桿,全方位、多渠道培養‘四手’人才,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素質”的“四手”活動工作思路,并明確提出“四手”活動目標,力爭經過3年左右時間,培養出67名查核問題的能手、67名分析研究的高手、51名計算機應用的強手、62名內部管理的行家里手以及17名同時具備“四手”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二是構建機制,為培養“四手”人才奠定堅實基礎。該辦先后出臺了《中共審計署沈陽特派辦黨組關于開展立足本職建功立業爭當“四手”奮發有為活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制度和辦法,初步搭建了“四手”人才培養的制度框架?!秾嵤┮庖姟纷鳛椤八氖帧比瞬排囵B的總體綱領,明確了開展“四手”活動的總體目標、職責任務和關鍵環節。所有制度分工明確、內容具體、互為補充,形成了構建“四手”人才培養機制的強大合力。為了確保貫徹落實,該辦還為每個制度制定了具體的時間表,安排相關部門專人進行監督檢查,確?!八氖帧比瞬排囵B機制的各個環節和步驟能夠按時間、按計劃、按要求得到落實。
三是創新模式,為培養“四手”人才營造良好氛圍。為確保爭當“四手”活動切實深入人心,該辦提出了審計理念創新、審計方法創新、審計組織方式創新、審計成果創新、審計理論研究創新,加上隊伍建設創新和綜合管理創新的“5+2”創新模式。通過創新學習培訓方式、創新開展案例教學培訓、創新搭建“四手”平臺等,達到“真學”;通過以考促培、創新開展審計論文征集活動等,達到“真比”;通過創新強化審計宣傳工作、創新審計實務導師制等,達到“真干”。同時,將提升創新能力作為提升干部素質、培養“四手”人才的重要途徑,促進廣大干部提高工作主動性、創造性;將創新作為開展“四手”活動的動力,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培訓、練兵比武、實踐鍛煉等活動,突出針對性,強化實踐性,加強查核問題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內部管理能力的培養,形成學有目標、比有尺度、干有動力的良好氛圍。
四是強化考核,確保培養“四手”人才取得實效。該辦制定了“四手”人才考核辦法,成立了“四手”人才考核領導小組,要求各處室每年3月10日前,按照上一年度年申報的“四手”人才對應“四手”人才標準,提交申報資料,由辦公室、人教處、計算機處等職能處室按照人才標準進行考核評分,在認真復核基礎上,報請特派員會議批準,以正式文件形式公布結果。該辦還出臺了《審計署沈陽特派辦表揚人員產生辦法》,每個季度經嚴格的報送審批程序,對工作表現突出的干部進行表揚。2012年初,該辦還將在《計算機應用強手評選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查核問題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內部管理的行家里手的評選管理辦法,構筑從“實施意見”到“具體措施”再到“評選管理辦法”完整的“四手”人才培養框架體系。
培養“四手”人才活動的廣泛開展,推動了沈陽特派辦干部隊伍建設,促進了該辦各項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開展,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效。一是促進了“四手”意識提升。根據干部自身特點,該辦為每名干部量身制定了個人2011年至2013年的“四手”人才成長規劃,使每名干部明確了自己“四手”人才成長目標和努力方向。通過開展“四手”人才能力測試等活動,使廣大干部進一步認清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增強了緊迫感和危機感,激發了學習熱情。二是促進了“四手”能力提升。通過案例教學、搭建“四手”平臺、開展論文征集、實踐鍛煉等活動,促使全辦干部加強學習、不斷思考、大膽實踐,查核問題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內部管理能力等“四手”綜合能力不斷提升。三是促進了“四手”氛圍提升。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強化考核、構筑“四手”人才培養體系、開展“學、比、干”等創新活動,營造了一個有計劃、有目標、有措施、有干勁的爭當“四手”人才的良好氛圍。截至2011年11月,該辦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干部113人,占總人數的87.59%;通過計算機審計中級79人,占總人數的61.24%;被審計署評為審計專業領軍人才和業務骨干人才17人,占總人數的13.18%,為建設一支業務精通、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四手”人才培養活動真正成為了創先爭優活動的推進器和培養優秀人才的孵化器。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