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派辦扎實抓好“四手”評選不斷深化創先爭優活動
按照署黨組關于“立足本職建功立業、爭當‘四手’奮發有為”活動的部署要求,南京特派辦把評選“四手”作為培養優秀人才、提升隊伍素質、深化創先爭優活動的著力點,認真抓好組織評審,進一步營造了人人爭當“四手”、個個趕超比拼的良好氛圍。
一是成立組織機構,確保責任落實。成立了培養“四手”領導小組,辦黨組書記、特派員擔任組長,其他辦領導負責分管處室“四手”培養和申報工作,所有辦領導以及辦公室、法規處、計算機審計處、人事教育處、機關黨委等部門負責人為評審組成員;規定了個人申報、處室推薦、審核初評、領導小組審定、名單公示、辦黨組決定等一系列評審步驟。辦公室、法規處、計算機審計處、機關黨委按照職責分工分別負責其中一手的初評工作,對參評人員進行資格把關,并根據相關要求,提出初步評選意見。培養“四手”領導小組注意及時研究解決申報及初評“四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最終審定“四手”評選結果。
二是細化申報標準,引導爭當“四手”。根據審計署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制定的審計署開展“立足本職建功立業、爭當‘四手’奮發有為”活動對“四手”的基本要求,該辦結合審計工作和隊伍實際,進一步細化了《“四手”申報評審暫行辦法》,明確在職正處級(含)以下干部均可申報“四手”中的一手或幾手。該辦法不僅明確了“四手”的職業能力和基本素質要求,而且分別提出了具體業績量化指標,如要求查核問題的能手必須查出大案要案線索被移送紀檢監察部門或司法機關立案查處,或相關審計案例被審計署《審計要情》、《重要信息要目》、“兩個報告”等采用;分析研究的高手撰寫的審計報告、審計調查報告、課題研究報告、學術論文等必須被審計署采用(轉發),或在審計署或省級以上部門召開的研討會上交流,或被《中國審計》、《中國審計報》和省級以上核心刊物采用等。
三是精心組織申報初評,做到公開公平。首先由個人填寫《“四手”申報表》,并區別申報類別。處室負責人負責對本處室人員申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并在《“四手”申報表》上填寫“申報單位意見”。初評過程中,相關綜合部門本著對組織負責、對申報人員負責的態度,嚴格對照申報標準,一絲不茍、深入細致地開展資格審查和初評工作,如辦公室按照申報“分析研究的高手”的相關條件,結合申報人員撰寫信息被采用情況、撰寫論文被核心期刊采用情況、參加署定課題研究、撰寫調研報告等情況進行初評排序;計算機處設計了《計算機應用的強手評分一覽表》,對創新計算機審計方法促進提升審計工作效率和審計項目質量的實效,編寫信息系統審計報告、撰寫計算機審計方法入選署專家經驗庫、撰寫AO應用實例在署AO應用實例評選活動中獲獎、計算機審計案例在署或辦內交流等子項分別確定相應分值,并據此對所有申報參評“計算機應用的強手”的人員進行了打分排名。所有《“四手”申報表》、申報附件和單項排序結果均上網公示,讓黨員干部一目了然,有效提高了評先評優的公信度,也為領導小組最終審定評選結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是堅持好中選優,樹立先進典型。為倡導業績優先,搭建競爭平臺,培養優秀人才,該辦培養“四手”領導小組在相關綜合部門初評的基礎上,堅持好中選優,對“四手”每一單項的評選逐一討論、嚴格把關,確保入選者業績過硬,落選者心服口服,最終審定2011年度查核問題的能手8名、分析研究的高手4名、計算機應用的強手6名、內部管理的行家里手4名,并在全辦進行了公示,評選結果得到大家普遍認可。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