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報到”工作開展以來,山東省樂陵市審計局機關黨總支健全完善服務重心下移、幫扶資源下沉機制,由“任務式”聯系轉為“情感式”融入,切實讓黨員“工作在崗位、服務在社區、奉獻雙崗位”,不斷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水平。
黨建聯建,著力打造紅色社區。大力開展“三建”活動,通過組織共建、陣地共建、物業共建,促使局機關黨組織、黨員和報到小區共駐共建、共治共享。一是實行組織共建。報到之初,成立黨員志愿隊,下沉到社區進行調查摸底,摸清包保小區居住人口、黨員等情況,繪制黨員分布圖,指導成立小區黨支部和樓棟黨小組,并研究制定《小區黨支部工作職責》,明確小區黨支部6類主要任務和走訪群眾、微信溝通、活動策劃等5項常規工作,為小區黨建扎實有效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二是實行陣地共建。針對小區黨員參加活動無陣地的問題,積極聯系物業企業保障活動場所,并從機關黨建工作經費中拿出5萬元配套相關設置、打造黨建文化長廊,營造濃厚黨建氛圍。同時,選派局機關黨員擔任講解員,在社區開辦“紅色課堂”,受到廣大居民的歡迎。三是實行物業共建。積極推行小區黨支部和物業企業黨支部、業委會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并選派機關黨總支副書記兼職“紅色物業”委員,定期組織召開由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參加的物業黨建聯席會議,推動形成“大家的事大家拿主意、大家的事大家一起辦”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已累計解決困擾群眾的路燈照明、車棚修建、環境污染等問題69件。
積分管理,激發黨員工作活力。一是因事設崗明職責。開展“雙報到”的號角吹響后,局總支迅速行動,結合局機關實際,制定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方案,根據社區實際和群眾需求,設立圓夢使者、情暖夕陽、成長優伴等10類25個服務崗位,并組織黨員根據特長愛好自主選擇崗位,有效解決了以往黨員服務內容與居民需求不對稱的問題。二是積分管理添動力。細化圓夢使者、情暖夕陽等服務項目得分標準,對機關黨員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情況進行積分管理,實行季度反饋、半年公示、年度評定,助推在職黨員主動落實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切實實現在職機關黨員“工作時間單位管、‘八小時之外’社區管”。三是強化考核提服務。對機關黨員到社區服務情況實行機關黨組織積分、社區黨組織評議、“兩代表一委員”監督三方共同考核制度,評定結果作為黨員評先評優、預備黨員轉正等工作的重要參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局機關在職的28名黨員全部參與報到小區防控工作,嚴格實行“24小時無縫隙”值守,對1000余戶小區業主進行電話問詢排查,對出入小區人員開展測溫、勸導、維穩等工作,有力保障社區居民的生命安全。
活動聯辦,豐富服務社區載體。開展“雙報到”,重在落實,貴在堅持。審計機關黨總支在充分發揮單位優勢的基礎上,將“活動聯辦”作為共駐共建項目的重要內容,簽訂共駐共建協議書,明確活動聯辦時間、內容,使為民服務活動持續、有效進行。在活動時間安排上,結合實際制定彈性活動方案,確保在職黨員、社區群眾都能接受。在活動內容上,先經過調研研究,廣泛征求社區居民的意見建議,為圍繞群眾需要的服務項目安排活動。在活動特色上,堅持立足實際,開拓創新。在新春來臨之際,開展“樂陵市審計局共駐共建書畫展”活動,寄托居民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美好愿望;大力開展“把握新時代脈搏,聆聽最美好聲音”活動,為社區居住老人送去收音機等設備,豐富其精神生活;不間斷開展“魅力社工”主題活動,為小區定制石凳6個,景觀櫥窗5個,張貼樓號牌11個,室內文化展板6塊,粉刷墻面8500m2,極大改善了社區居住環境?!半p報到”工作開展以來,市審計局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7次,受益群眾達2000余人次,有效促進志愿服務活動規范化、常態化,用實際行動拉近與社區群眾的距離,進一步密切了機關與社區、黨員干部與群眾的關系。(李一凡 劉明陽)
責任編輯:蔡波濤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