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延安市審計局策劃的“紅色印記—延安時期的審計工作”陳列布展建設完工。
從1935年到1948年,黨中央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了歷史性轉折,創造了輝煌偉業。延安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直接領導下,審計工作肩負歷史使命,在探索中前進,在嚴格預決算制度、開源節流、保證財政收支平衡,防止鋪張浪費和貪污腐敗,保持黨和政府清正廉潔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保障,也為新中國審計制度的建立積累了寶貴經驗。
“紅色印記—延安時期的審計工作”陳列布展,作為陜甘寧邊區政府舊址恢復建設的重要內容,與舊址整體風格保持一致。布展面積45平方米,占兩孔窯洞,館內收藏各類審計歷史照片、圖表70余張、文物10余件。
布展按照歷史編年體的方式,分為三個板塊:紅色序章,主要回顧中國共產黨創建之初的審計工作;延安歲月,重點展示延安時期黨領導下的審計工作,按“統一領導、加強審計”“分別掌管、分級審計”“財審合一、分散管理”“財審分離、審計獨立”四個階段,詳細敘述延安時期審計工作發展的艱難歷程;繼往開來,重點簡述新中國成立初期至社會主義新時代,審計工作跨越式發展的輝煌歷程。
陳列布展追尋歷史印記,全面展示審計工作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艱難摸索,到逐步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審計法律法規,形成了以預決算執行監督、防范貪污舞弊、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等為主要監督內容的審計體系。
在全黨全國上下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國審計機關迎來成立40周年之際,深入了解和研究延安時期審計工作的發展歷程,繼承好、發揚好黨領導下審計工作的歷史經驗,對新時期履行審計監督職能、全面推進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具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劉柏青)
責任編輯:何曉源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