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標桿,開展多項行動,
各地審計機關齊發力,破解“兩張皮”難題,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
湖北省通山縣審計局樹“三個標桿”強黨建,引領審計工作向深度推進。
樹立“為民服務”政治風向標。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夯實黨的根基,始終如一培育黨員干部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扎實提高審計監督和服務水平。通過勤勉履職、實施審計全覆蓋,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群眾最根本利益。
樹立“新思想”黨務責任標。把政治建設擺在黨建工作首位,抓住百年黨慶學黨史契機。把學習黨史的動能對接到通山“十四五”發展藍圖中,轉化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服務改革大局的審計舉措,針對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等重大戰略決策開展學習與研判,提出有創意“金點子”。
樹立“干群一體”工作引領標。堅持機關黨建工作與審計工作同部署同實施,把基層黨建每個領域、每個環節工作抓具體抓深透。注重引導黨員干部沉下身子,在社區街道、駐村田邊地頭開展面對面監督與服務,與一線群眾零距離接觸。在服務群眾過程中,及時把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更多的審計監督成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執政認同感。
山東省青島市審計局開展黨建統領“四項行動”,促進審計高質量發展取得成效。
實施“強根固本”行動,在嚴管黨員中提升執行力。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黨建思維;堅持工作找問題、黨建找原因的黨建方法;堅持學習教育“全天候”的黨建陣地措施。
實施“品牌創建”行動,在建強堡壘中強化凝聚力。堡壘建在項目上,工作分工不分家,增強隊伍向心力;創建高質量黨建品牌,彰顯組織凝聚力。鍛造一支“沖得上去、豁得出來、敢打敢拼”的審計隊伍,對于多區(市)、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審計項目,第一時間成立臨時黨支部,每天交流思想與工作進展,每周組織宣講黨建統領。
實施“轉型創新”行動,在服務大局中增強監督力。市審計局與市科技局以“黨建+共建”為抓手,共同打造“科審共建”黨建文化品牌,到科技館、青島航天測控站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共同謀劃科技領域審計監督重點,共商科技創新容錯糾錯機制。深化與市紀委監委、市政府督查的協作配合,以“黨建+聯動”模式,建立“紀、督、審”三方聯動機制,推動監督體系向縱深發展。
實施“先鋒引領”行動,在率先垂范中彰顯擔當力。以黨建文化引導塑造審計文化;以講述“審計人故事”學習對標先鋒模范;以勇于擔當作為弘揚浩然正氣。在辦公樓專門開辟“學習園地”宣傳欄,在各黨支部設立文化一角,公示“好干部標準、審計工作紀律、審計職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營造文化育審氛圍。
湖北省沙洋縣審計局從三個方面發力,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
堅持黨的政治建設與業務部署相融合。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從整體上統籌謀劃黨建與業務,切實把黨對審計工作領導貫穿于審計工作全過程、全領域;把黨建元素融入審計工作中,重點關注領導干部履職盡責和廉潔從政情況、各單位執行“三公”經費管理和中央“八項規定”情況,做到“從黨建中把握業務方向,從業務中檢驗黨建成果”。
堅持黨的紀律建設與廉潔從審相融合。始終將黨風廉政建設作為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實行審前、審中、審后全過程監督,強化自我約束管理,公開審計小組成員、審計紀律、廉政監督電話、工作動態等,自覺接受被審計單位及群眾監督。落實廉政談話制度,按照“一崗雙責”要求,全年開展不少于兩次談心談話,及時掌握黨員干部工作作風、廉政紀律、學習生活各方面情況,以常態化監督手段,增強全局干部職工廉潔從審意識。
堅持黨的組織建設與隊伍建設相融合。著重培養政治過硬、業務精通的“雙肩挑”人才,實施一月一評、一季一獎的考評方式,將業務“硬指標”與黨建“軟指標”結合考核,制定思想政治、廉潔自律、考勤紀律、本職工作等考評要素,充分發揮“黨建指導業務,業務促進黨建”雙輪作用??己私Y果作為評選優秀主審和審計能手的重要標準。
策劃編輯:何曉源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