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關于印發2013年地方審計機關
開展審計業務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審計廳(局):
現將《審計署關于2013年地方審計機關開展審計業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貫徹落實。
審計署
審計署關于2013年地方審計機關開展審計業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為切實做好2013年審計工作,充分發揮地方審計機關作用,根據《審計署“十二五”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和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的有關部署,提出如下意見。
一、把握總體要求,科學安排審計項目
2013年審計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務院的部署,緊扣主題主線,圍繞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這個中心,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著力推進改革、促進發展、維護民生、揭示風險、查處案件、強化問責,推動中央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和國家治理的完善,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更大貢獻。
地方各級審計機關要按照上述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地方黨委政府工作中心,結合自身實際,科學制定審計計劃,選好選準審計項目,集中力量開展好重點領域、重點資金和重點項目審計,堅持揭露查處與預防促進“兩手抓、兩手硬”,努力提高審計監督的層次和水平。
二、抓住關鍵環節,進一步突出審計重點
地方各級審計機關要認真分析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抓住關鍵環節,找準著力點,進一步突出審計重點,加大審計力度,更加有效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責。
(一)圍繞健全統一完整的政府預算體系,深化財政審計。關注預算的完整性和執行的規范性,重點檢查預算執行、稅費征管、決算編制、財政賬戶設置等情況,促進嚴格財政收支管理,推動所有政府收支納入預算。關注政府績效,重點檢查各級政府“三公經費”和會議活動等經費管理使用情況,關注重點專項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促進厲行勤儉節約,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圍繞防范經濟運行風險,積極開展地方政府性債務和地方金融機構審計。重點檢查地方政府對2010年底存量債務的分類處理情況和新增債務的舉借情況,檢查地方政府對融資平臺公司及其債務清理規范的情況;深入分析債務的規模、結構和風險變化情況,揭示和反映債務舉借、管理、使用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促進規范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切實防范財政風險。加大對地方金融機構的審計力度,重點關注地方金融機構貫徹落實中央宏觀經濟政策情況、風險管控和公司治理情況,注重查處重大違法案件線索,關注民間金融活動的發展態勢,反映存在的突出問題,防范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三)圍繞推動惠民強民富民政策落實,加大對重點民生資金和民生項目的審計力度。要按照審計署的統一部署,合理配置審計資源,切實做好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按照“誰審計、誰跟蹤”的原則,跟蹤檢查社會保障資金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進一步促進完善制度、規范管理。繼續加大對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三農”、教育、醫療等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的審計力度,關注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結余資金管理使用情況,揭露嚴重影響和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反映統籌城鄉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加強對扶貧資金的審計,促進《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有效實施。
(四)圍繞促進領導干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深化經濟責任審計。要科學制定經濟責任審計計劃,加大對權力集中部門和資金、資源密集領域領導干部的審計力度,穩步推進地市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同步審計。要深化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將各地區各單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相關要求情況作為重要審計內容,關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產業結構調整等情況。要繼續深入研究不同類別領導干部經濟責任評價標準,強化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運用,促進健全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的監督機制。
(五)圍繞優化投資結構和提高投資效益,加強對政府重大投資項目的審計。要關注政府投資分配和管理情況,揭示和查處違背國家產業、土地和環保政策,亂上項目、亂鋪攤子,投向“兩高一資”和產能過剩行業等問題,促進投資結構優化。要關注工程建設管理和運營效果,加大對征地拆遷、工程招投標、設備材料采購、資金管理使用和工程質量管理等重點環節的審計力度,揭露和查處違法違規問題,確保項目建設順利實施,促進招投標、監理和建設中介管理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實。
(六)圍繞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積極開展資源環境審計。要加強對節能減排政策執行情況、資源和能源型企業的審計;關注水、礦產、土地等資源利用以及重點流域、區域、行業環境治理情況;揭示和反映城鎮化進程中的違規征地、土地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城市布局不合理等問題;積極開展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專項資金的審計,重點揭示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資金管理使用、項目建設運營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七)圍繞深化反腐倡廉建設,加大對重大違法違規、經濟犯罪和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各項審計都要把發現和揭示違法違規問題作為首要任務,嚴肅揭示和查處重大侵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揭示和查處濫用職權、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重大案件線索。對被審計單位存在的重大問題要堅持查深查透,嚴格依法處理。同時,要注意結合問題的查處,從制度層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議,推動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建設。
三、強化基礎建設,確保各項任務完成
(一)進一步加強對下級審計機關的指導。上級審計機關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審計機關調查研究,了解實際情況,及時為下級審計機關排憂解難,并對下級審計機關工作績效等情況進行檢查考核。下級審計機關要把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安排、項目進展及審計結果等情況上報上級審計機關備案。上級審計機關要注重整合提煉本地區的審計成果,及時開展分類指導和進行質量分析,切實增強業務指導的針對性。
(二)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各級審計機關要嚴格按照法定的職責權限實施審計,嚴格執行國家審計準則,防范審計風險。切實加強審計現場管理,重點圍繞廉政、質量、效率等方面,規范審計組和審計人員的現場審計行為。全面推進項目審理制度,規范審理工作流程,明確審理工作標準。深入總結審計實踐經驗,探索規律,并用于指導新的審計實踐,不斷提升審計工作的層次和水平。
(三)進一步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在謀劃金審三期工程建設、構建電子審計體系的同時,要按照審計署的統一規劃,加大審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配置必要的設備,實現省、市、縣審計專網互聯。加大推廣使用OA和AO等金審工程建設成果的力度,充分發揮應用成效。進一步探索聯網審計和信息系統審計,以及多專業融合、多視角分析、多方式結合的數字化審計方式,增強信息化環境下查找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進一步加強審計隊伍建設。要以品德為核心、作風為基礎、能力為重點、業績為導向,用鐵的紀律,打造審計鐵軍。堅持在審計一線鍛煉干部,推行實務導師制,促進年輕干部盡快成長。加大干部輪崗交流力度,積極參加上級審計機關組織的各類培訓活動,著力培養復合型人才。積極踐行審計人員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審計精神,嚴治庸懶散,力戒驕嬌暮,提振審計隊伍的精氣神,為審計事業長遠發展打牢基礎。
(五)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各級審計機關要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將反腐倡廉工作各項任務與審計業務一同部署,一同落實,一同檢查,一同考核。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嚴格執行憲法、審計法等法律法規,嚴格遵守審計紀律和各項廉政規定,防控廉政風險,改進工作作風,自覺接受各方面的監督,維護審計隊伍的良好形象。
(六)進一步推進審計結果公告。各級審計機關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加大審計信息和整改情況的依法公開力度,逐步完善審計結果公告和審計信息發布制度。規范公告的形式、內容和程序,把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作為審計結果公告的重要內容,繼續加大特定審計事項階段性審計情況公告、重大案件查處結果公告力度。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