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審計機關的重要職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審計機關要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權力規范運行,促進反腐倡廉?!昂沃^高質量發展?”“審計如何促進高質量發展?”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參加了審計署黨校春季班,并將其作為學習期間應當學懂弄通的“兩個帶來”問題之一。通過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等課程的學習,我對上述問題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認識。
一、為什么發展: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明確了“一個新發展理念”和“七個堅持”,其核心要義是“發展”。梳理歷史脈絡,我們不難發現,發展一直是共產黨人的執著追求。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經濟發展,從根本上說就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的運動中,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過程,直接表現為經濟增長、財富積累和社會進步。毛澤東同志認為:“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發展生產力?!编囆∑酵咎岢觥鞍l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p>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經濟發展適應新常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跨越新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此時代背景下,傳統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都已經走不通了,必須轉向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方式。
二、怎樣發展: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進入新時代,要以什么樣的發展理念引領新的發展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毙掳l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回答了關于發展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問題,明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
新發展理念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和具體的實踐要求。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不斷推進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創新,讓創新貫穿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堅持協調發展,就是要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協調性。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堅持綠色發展,就是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堅持開放發展,就是要堅持對外開放,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堅持共享發展,就是要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三、審計怎么做:以“經濟體檢”促進高質量發展
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發展方式正發生深刻變化,開啟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時代賦予使命,責任呼喚擔當。審計應當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對經濟運行各領域各環節開展全方位、常態化的“經濟體檢”,揭示“病情”,進而“治已病”“防未病”,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體檢”過程中,應把握好以下幾個“度”。
高標準的體檢,站位有高度。確保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此,“經濟體檢”標準要高,必須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對照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要求,嚴格檢查有關政策措施是否落到實處,把貫徹執行重大經濟方針和決策部署的效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保駕護航。
全面的體檢,覆蓋有廣度。經濟發展涉及領域多、范圍廣,必須大力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審計工作要深刻把握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牢記高質量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并以此指導全覆蓋的目標任務,分類分層次推進,消除審計盲區,做到應審盡審。
深入的體檢,剖析有深度。體檢如果停留在表面,就不能發現深層次之??;對病因的分析若淺嘗輒止,則難以找到致病之根源?!敖洕w檢”除了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關注力度,充分揭示問題外,更要針對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分析“病因”,及時找準“致病”的關鍵因素,研究解決辦法,提出健全完善體制機制的建議,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求實效的體檢,處理有力度。高質量發展首先是規范的發展?!敖洕w檢”要加大責任追究、督促整改力度,講求實效。首先,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要合理界定責任,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問責,起到震懾作用。其次,要將整改落實與審計實施過程相結合,堅持邊審計、邊整改、邊規范,及時糾正問題。再次,通過跟蹤檢查整改效果,督促被審計單位舉一反三,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杜絕“屢審屢犯”,從而更加高效和規范地實現發展。
人性化的體檢,容錯有溫度。在改革進入攻堅期、步入“深水區”后,形勢越發復雜、任務愈加繁重,在先行探索的過程中有時會無意出錯。如果一“錯”否決,將打擊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影響事業發展。因此,要貫徹落實“三個區分開來”重要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包容在改革創新、推動發展中的無意之過,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干部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中央黨校中央和國家機關分校2021年春季學期中共審計署黨校處級干部進修班學員、審計署成都特派辦 周馳平)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