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資產總額大,下級公司層級多、數量多,業務涉及面廣,經營特點各不相同,決定了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是組織實施難度較大的審計項目。審計現場管理是否科學合理、高效有序,直接影響審計工作質量的高低和審計項目的成效。結合審計工作形勢,及時總結經驗并優化審計現場管理,有利于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促進依法文明審計和防范審計風險、錘煉高素質專業化審計干部隊伍。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優化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現場管理。
第一,重視前期調查工作,編制高質量的審計實施方案。中央企業具有體量大,層級多,業務種類多,經營側重點不一等特點,因此如何在較短前期調查時間內盡快掌握企業的整體情況和經營特點,在進行總體分析的基礎上,突出審計工作重點,梳理出一批問題線索,編制高質量的審計實施方案,成為審計組首先要面對的一大挑戰。在推進審計全覆蓋,審計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需要審計組根據被審計中央企業的實際情況,統籌安排熟悉中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具有一定大數據分析能力、數量適當的審計人員,結合審計工作方案確定的審計內容進行合理分工,各負其責。定期召開審計組例會,把通過總體分析發現的問題疑點或線索敲定,對尚未發現問題線索的審計內容或板塊,討論明晰下一步的調查思路和方向。盡量做到少走彎路,爭取在有限的調查時間內發現足夠多的問題線索,突出審計重點,從而形成高質量的審計實施方案,為現場審計打下良好基礎。
第二,高效有序開展現場審計,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效果。審計實施方案經審定后,審計組應將審計任務量化,編制審計任務清單表,并根據審計任務盡量安排足量和合適的審計人員投入現場審計。審計過程中,一要對審計任務進行合理分工,充分考慮審計人員的專業背景、工作經驗以及業務專長,既充分發揮審計人員的各自優勢,又通過分工合作實現相互學習和取長補短。二要對全體參審人員進行培訓,使其迅速掌握企業的總體情況,熟悉所負責的審計任務,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分散核實問題疑點或線索,發現新的問題線索。定期召開審計組業務會議,及時掌握和督促審計任務完成進度,避免出現前松后緊,同時通過集體研討,確定查證難點、重點或調整審計方向,共享審計思路和方法。三要及時傳達業務司局的工作動態,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和大政方針,一方面對照審計實施方案查實常規性問題,為起草審計報告提供豐富素材,另一方面查處重大違紀違法問題或發現補短板強弱項等方面的問題,達到治已病防未病的目的。通過高效有序開展現場審計,既可以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實現預期審計目標,也可以在實踐中有效提高審計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
第三,做好現場審計收尾工作,撰寫高質量的審計報告。在現場審計收尾階段,審計組要督促每位審計人員盡早收回反饋無意見的取證單,及時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清理并標記好證據資料,保證證據資料充分適當和一目了然,為后續復核和審理做好準備。對被審計單位有異議的取證單,審計組應及時進行研討,明確是繼續補證還是采納被審計單位的反饋意見。審計組負責人須對審計底稿進行審核,審計組主審要及時搜集并消化每一份審計底稿,著手起草審計報告。審計報告初稿撰寫完后,審計組應召開會議對報告初稿的文字表述、數據金額、結論和定性法規等進行審核和討論,修改完善審計報告。法規處對審計組形成的報告、底稿等工作資料開展現場復核,切實保障審計報告的質量。此外,還需要做好介紹信、協助查詢通知書、審計底稿和企業資料原件的清理、保管和交接工作。做好現場收尾階段各項工作,撰寫高質量的審計報告,是對全體審計人員辛勤付出和智慧結晶的集中體現。
第四,嚴格執行廉政保密紀律,著力建設團結奮進的團隊。審計“四嚴禁”工作要求和“八不準”工作紀律、保密規定等制度是在長期審計實踐中總結并不斷完善,被證明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審計人員必須遵守的準則。審計組需加強對全體審計人員的教育和宣傳,通過學習文件、警示案例等,筑牢思想認識上的防線。加強八小時以外的管理,現場負責人和廉政監督員要及時掌握審計組成員動態,發現有異常情況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結束現場審計前與被審計單位結清伙食費等所有費用并張貼公示。加強對涉密數據資料和信息設備的管理,嚴格按規定控制知曉和使用范圍,做好涉密數據資料和信息設備的保管和交接。審計組應當加強人文關懷,開展談心談話,了解審計人員的思想動態和困難,盡可能幫助審計人員排憂解難。開展臨時黨支部黨建活動,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對業務工作的引領和促進作用。適時組織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做到勞逸結合,保障審計人員的身心健康。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戴宇峰)
責任編輯:高天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