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審計法的決定。要深刻把握審計法修訂的精神實質,就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從政治性與時代性、開放性與人民性的哲學維度系統全面地理解和領悟。
審計法的修訂彰顯了“政治性”特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政治優勢。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作出了改革審計管理體制的重大決策部署,強調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組建了中央審計委員會。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多項重要文件,要求完善審計制度。目前,有關審計監督的頂層設計正順利推進并取得明顯成效,因此需要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有關主張成為國家意志,把審計管理體制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新修訂的審計法在總則中增加了“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的規定,從根本上體現了審計機關的政治機關屬性。
審計法的修訂彰顯了“時代性”特征。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新時期必將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新的發展。審計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2月28日作出第一次修改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審計環境、審計對象以及審計內容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黨中央、國務院對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社會各界對審計工作有了更多期盼,審計理論和實踐也不斷創新發展,現行審計法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發展。新修改的審計法既賦予審計機關必要的權限和措施,壓實被審計單位配合審計的責任,又在加強審計機關自身建設、規范審計監督行為、回應“誰來監督審計機關”等方面提出新要求。此外,還明確了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責任,規定了各級政府、有關主管機關、單位和審計機關對被審計單位整改情況的監督責任,健全了審計結果及其整改情況的運用機制。
審計法的修訂彰顯了“開放性”特征。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審計監督范圍不斷拓展,為拓展審計監督的廣度和深度,消除監督盲區,新修改的審計法在原先規定的相關審計范圍基礎上,將國有資源、國有資產、關系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重大公共工程項目以及國家重大經濟社會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等納入審計范圍,并明確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法律地位。同時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經國務院批準,審計署可以對非國有金融機構進行專項審計調查或者審計。在憲法框架下擴展審計范圍,強化審計監督手段,增強審計監督的獨立性和公信力。
審計法的修訂彰顯了“人民性”特征。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屬性。審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對于維護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促進審計機關依法審計發揮了積極意義。新修改的審計法對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規定審計機關應當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審計隊伍,并強化審計整改剛性約束,要求被審計單位應當按照規定時間整改審計查出的問題,將整改情況報告審計機關,同時向本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主管機關、單位報告,并按照規定向社會公布。有利于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了解和掌握審計情況,廣泛參與和監督政府公共事務管理,從而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新修改的審計法是馬克思主義四個特性的最生動展示,為全面理解新修改內容,從而準確掌握其精神實質和工作要求提供了更深刻的認識。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審計機關和廣大審計人員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理解新修改的審計法,規范審計行為,強化責任擔當,以實際行動推動新時期審計高質量發展。
(中央黨校中央和國家機關分校2021年秋季學期中共審計署黨校處級干部進修班學員 于玲)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