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一個多么耀眼的字眼。青春的目光,能看到遠處的美麗勝境;青春的聽覺,能感受到遙遠的哲理呼喚;青春的腳步,能使青年在熱望里遠足。
我也曾問過自己,我的青春應該怎樣度過?值此建黨百年之際,我通過書本、影視作品、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回顧千千萬萬的中國青年人,譜寫出的為人民戰斗、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斗的壯麗青春之歌,并從中找尋我們的青春答案。
一百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人接續奮斗、凱歌前行,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我們看到了1915年知識分子用思想革命救中國,在《新青年》里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我們聽到了1919年五四運動的游行隊伍中,青年學生們振臂高呼“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響亮口號;我們踏上了1921年南湖的那艘紅船,看到13個平均年齡不到28歲的年輕人創建了偉大政黨;我們震撼于1949年解放勝利前夕,歌樂山上的革命先輩們用青春和熱血澆灌出“紅巖精神”;我們見證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里,年輕的白衣戰士們,迎著風雨,逆行出征;我們感動于全面勝利的脫貧攻堅戰中,青年駐村干部們揮灑的智慧與汗水……電視劇《覺醒年代》正在熱播,很多年輕人評論說,這部講述一百年前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電視劇,讓他們明白了青春的意義,并更加堅定了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精神信念。
我想,這正是我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意義所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蘊含了豐富的政治營養和精神瑰寶,作為青年黨員,我們更應該在黨史學習上走在前、作表率,賡續精神血脈,發揚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提升斗爭本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作為審計機關的青年干部,我們當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助力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ü槛胛?/p>
責任編輯:何曉源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