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審計廳廳長 尹全洲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我受自治區人民政府委托,向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報告2016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情況,請審議。
根據審計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審計廳對2016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
今年的審計工作,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始終堅持依法審計、客觀求實、推動改革,揭露重大違紀違法問題,揭示重大風險隱患和結構性矛盾,反映體制機制問題,在促進政策貫徹落實、維護經濟平穩運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6年,在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各地各部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進工作,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2016年,自治區人大依法監督指導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實地開展調查研究,加大預算監督力度,強化審計整改,有效提升了預算工作水平。
從審計情況看,2016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平穩,較好地完成了年初自治區人代會批準的財政預算任務,保障了地方經濟社會穩步發展。
一、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2016年,自治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212.38億元,其中:自治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8.24億元,中央補助收入743.23億元、增長7.64%;自治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1177.95億元,其中:自治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6.63億元,補助下級支出609.01億元;結轉下年支出34.43億元。從預算執行具體組織實施情況看,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
(一)年初代編預算79.89億元下達還不夠及時。
2016年初自治區本級財政代編預算23.45億元、本級部門代編預算56.44億元,未按規定在6月30日前下達,也未及時安排統籌使用。截至2016年底,仍有14.33億元未下達,其中部門代編預算結轉結余12.69億元。
(二)中央轉移支付資金58.55億元未在30日內下達。
2016年新增中央轉移支付收入中,有58.55億元未按規定在30日內下達市縣、部門,占當年新增中央轉移支付收入235.89億元的24.82%。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11.8億元未按規定下達有關市縣;專項轉移支付資金46.75億元未按規定下達有關市縣、部門。
(三)地方政府債券資金使用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
對我區2016年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資金抽查發現,有2.58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新增債券資金閑置在部門、市縣,未發揮資金使用效益。
(四)部門預算執行需要進一步加強。
對自治區本級12個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了審計,同時對511個預算單位年底結轉結余資金情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2016年度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預算管理的規范化程度明顯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預算執行率較低。2016年,自治區本級預算單位年底結轉結余財政撥款項目資金39.33億元,其中31個預算單位連續2年財政撥款項目支出預算執行率不足50%。
二是部門預算管理不合規。2013年至2016年,有4個單位擠占項目支出1862.19萬元,未通過公開招標和政府采購購買社會服務項目305.68萬元。
二、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情況
按照審計署統一部署,全區審計機關持續開展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圍繞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抽查部門、單位171個,抽查審計項目291個,涉及資金90.68億元。通過跟蹤審計促進項目加快實施或加快審批109項,促進財政資金加快下達或收回統籌11.34億元。但在重大項目推進、財政資金使用、政策措施落實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如,截至2016年底,靈武市11個重點建設項目未開工,涉及計劃投資8.53億元。自治區財政撥付固原市等3個市縣清水河城鎮產業帶21個建設項目4.55億元,尚有3.5億元財政資金閑置。
三、重點專項資金審計情況
圍繞自治區政府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事項,審計廳組織開展了扶貧、水污染防治等專項資金審計。
(一)扶貧資金審計。
對我區8個國家貧困縣和1個省級貧困縣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和扶貧項目建設運營情況審計發現,各縣(區)在資金管理使用、項目實施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涉農扶貧資金統籌整合力度不夠。海原縣等5個縣(區)存在扶貧資金長期閑置問題,涉及資金1.3億元。
二是扶貧對象精準識別等基礎工作還不夠扎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基本信息不準確或未及時更新,隆德縣等6個縣(區)已經死亡人員仍在建檔立卡范圍內、紅寺堡區等8個縣(區)不符合認定標準人員2420戶仍在建檔立卡范圍內。
(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跟蹤審計。
對全區2016年度建設的25所老年活動中心和25所敬老院預算執行情況跟蹤審計反映,截至2016年底,全區25所老年活動中心和25所敬老院完成總工程量的90%以上,資金支付率75.83%??偨ㄖ娣e30.85萬平方米,批復總投資10.16億元,但在項目、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三)水污染防治資金審計。
對銀川市、吳忠市“十二五”期間水污染防治資金審計結果表明,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水污染防治項目建設緩慢。2013年至2015年立項的銀川市 3個水污染防治項目至2016年8月才陸續開工建設,涉及資金3780萬元。
二是水污染防治存在風險隱患。2011年至2016年6月,永寧縣8家企業生產廢水超標排放;2011年至2015年,吳忠市個別主要入黃排水溝水質未達標。
四、政府投資項目審計情況
對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水源暨連通工程等15個政府投資項目進行審計,涉及投資額22.04億元,審減工程價款1.35億元。政府投資項目還存在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如,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水源暨連通工程部分標段存在虛假招標、應廢標卻中標、串通投標等問題,涉及金額1509.61萬元。西吉縣水務局無依據支付征地補償鄉鎮協調費 147.18萬元。
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審計廳已依法出具了審計報告,下達了審計決定,要求有關單位予以糾正;對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和應當追究責任的,已依法移送有關部門查處。對問題的全面整改情況,政府將適時向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
各位委員,感謝自治區人大長期以來對審計工作的關心、支持和指導!今后,我們將盡責擔當,依法履職,更加扎實地把自治區各項決策部署貫徹好、落實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