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自治區審計廳廳長何小聰受自治區人民政府委托,向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作了《2016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審計工作報告緊緊圍繞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的目標,積極適應新常態、踐行新理念,以財政預算執行和財政收支管理為主線,促進依法行政和改革創新,著力督促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更好發揮審計在推動改革發展和國家治理中的作用。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主要呈現5個特點:
一、進一步深化財政管理審計,持續推動財稅體制改革。財政審計是法律賦予審計機關的基本職責,是國家審計的永恒主題,自治區審計廳將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以及社?;痤A算四本預算納入審計范圍,實現財政“全口徑”審計;把自治區本級財政管理審計、區直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結合起來,對財政資金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決算編制全過程進行審計監督,重點關注財政資金預算管理科學性,資金使用績效和決算編制的真實性。從審計結果看,財政部門及預算單位預算執行管理和執行情況總體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和進一步規范的問題。例如,在財政管理方面,存在部分轉移支付資金下達不夠及時、財政收入未及時足額征繳以及政府采購管理不夠規范等問題;在部門預算執行方面,主要存在“三公”經費等公務支出超預算、不按預算科目列支以及項目預算執行率低造成資金結轉結余較大等問題。對此,審計提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新預算法,持續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加快構建健全統一規范的政府預算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預算約束力和執行力的審計意見建議,促進進一步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績效。
二、突出重大政策跟蹤審計,服務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加快重大建設項目實施和強化盤活整合財政存量資金等重大政策措施,自治區審計廳著力對這些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實施跟蹤審計。從審計結果看,各市縣和部門都能夠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積極采取措施貫徹落實各項重大政策措施,推進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但審計也發現了部分政策措施啟動慢、貫徹執行不到位,部分重大項目實施進度緩慢以及財政存量資金盤活統籌力度不夠的問題。審計及時指出問題后,相關責任單位十分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和完善。
三、強化民生資金審計監督,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自治區審計廳始終把事關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民生資金和項目作為審計的重點,2016年圍繞推動中央和自治區的各項惠民、富民政策的貫徹落實,重點組織開展對財政扶貧資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使用情況的審計。審計發現,民生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中,還存在一些影響政策落實效果、資金使用績效以及侵害群眾利益的違紀違法問題。例如,執行民生政策不到位,部分受助人群未享受資助政策;部分資金閑置未發揮效益以及擠占挪用和騙取專項資金;部分醫療機構違規收取醫療費用;違規認定受助對象,違規分配資金和住房等問題。通過審計,責成相關部門單位進行整改,促進了相關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實。
四、嚴肅查處重大違紀違規行為,促進黨風廉政建設。近年來,自治區審計廳加大對審計中發現的違反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對審計中發現的違法違紀案件線索,堅決一查到底。上一年度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移送的124件案件線索,已結案62起,有143名涉案人員被處分或問責。2016年下半年以來,審計廳向紀檢監察、司法機關以及相關主管部門移送案件線索65件,包括公職人員涉嫌受賄瀆職、單位和個人涉嫌騙取套取財政專項資金等,涉案人員208人,涉案金額29.57億元,同時注重從案件中分析發現財政資金管理分配中存在的重大管理漏洞,向自治區人民政府報送審計要情5份,向相關市、縣和部門發出審計重要情況轉送函20份,涉及企業涉嫌圍標串標、違規截留城鎮污水處理費、違規多報扶貧項目資金等問題54個,并提出進一步規范管理,防范風險的審計意見建議,凸顯了審計監督在推動黨風廉政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五、推進審計整改長效化制度化,提升審計整改成效。近年來,審計整改方法方式得到進一步的創新改進。一方面,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召開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審計整改工作,要求各市縣、部門單位逐項對照跟蹤審計發現問題,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確整改目標任務、落實工作時限和整改責任,推進整改工作有序進行。另一方面,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自去年開始,進一步健全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制度,啟動了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向人大常委會報告機制,并對重點部門單位開展了專題詢問,促進被審計的部門單位更加重視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審計揭示問題的整改力度不斷加強,增強了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力推動了整改工作。對上年度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已基本整改完畢,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等共120.62億元,今年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被審計單位在審計期間積極整改,已整改金額21.20億元,審計整改取得實效。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