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受省政府委托,省審計廳廳長趙振民向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作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2019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審計工作報告)。一年來,省審計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以服務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為主題主線,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努力發揮審計“經濟體檢”作用,為吉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著力促進財政資金提質增效
圍繞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對省級財政管理和決算草案編制情況進行了審計,重點審計了壓減一般性支出、政府過“緊日子”和重點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采取數據篩查與財務資料核實相結合的方式,對省級102個部門和995個所屬單位2019年末結存資金情況進行“穿透審計”。反映了年初預算不細化、未編列到項目支出,部分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未及時下達,部分涉農資金管理較為分散,省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支持方向較為寬泛,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不到位等問題,并從預算管理改革不到位、預算編制不科學、支出標準不健全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了加強和改進預算管理,健全完善基本支出定額標準體系、提高部門預算編制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優化績效目標管理,加大存量資金清理盤活力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等審計建議,促進積極財政政策全面落實。
二、著力深化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
堅持探索形成常態化“經濟體檢”機制,今年繼續利用大數據審計技術,對102家省一級預算單位及所屬二級單位開展全覆蓋數據分析和疑點核查,并對11家省直部門(單位)和8所高校進行了現場審計。揭示了部分單位收入預算和政府采購預算編報不夠完整、項目支出預算執行率低、壓減一般性支出不到位,高校助學政策落實不到位、收費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并從體制機制不完善、預算編制不嚴格、預算執行缺乏硬約束等方面分析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加強部門預決算編報管理、嚴格執行“八項規定”相關要求,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強化預算約束,嚴格預算執行等審計建議,促進規范預算管理。
三、著力保障疫情防控款物規范高效使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省審計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審計署的部署,迅速組織各市縣共派出104個審計組、382名審計人員,對疫情防控資金和捐贈款物進行全面審計。審計中,聚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疫情防控相關政策和決策部署的落實情況;聚焦中央和各級財政安排的疫情防控資金撥付和管理使用情況;聚焦社會捐贈款物的分配使用和高效透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通過審計,促進地方政府加快分配下撥資金和物資、及時發放疫情補助,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充分發揮審計監督服務和保障作用。
四、著力推動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省審計機關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開展了醫療保險基金、保障性安居工程、惠農補貼“一卡通”、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等審計,以增強惠民政策的普惠性、制度的公平性和資金的精準、安全、績效為目標,以資金管理使用為切入點,檢查與資金緊密相關的政策落實、制度執行、項目建設等情況,重點反映了少配套居民醫保補助資金,個別地方定點藥店套取醫?;?;保障性住房建成后空置、向不符合條件家庭發放相關補助;部分縣未實行惠農補貼“一卡通”發放、截留挪用各項惠農補貼;省級養老服務業專項資金閑置、“電商鎮”“電商村”項目未實施或部分實施等問題。提出了聚焦醫療、住房、社保等民生領域項目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一步壓實管理責任,提高資金使用績效的審計建議,推動各項民生政策落地見效,惠及于民。
五、著力持續推進三大攻堅戰相關審計
扶貧資金審計,系統梳理了2016年以來全省審計機關對所有使用扶貧資金市縣的審計情況,推動整改問題共1281個,節約或盤活資金42746.36萬元,修訂或完善制度辦法124項,向紀檢監察、司法機關等移送問題線索83件。重點反映了此次審計全省10個市和56個縣發現的教育扶貧政策和健康扶貧政策落實不到位,部分產業化項目效益不高等問題,推動有關部門和地方在脫貧攻堅剩余任務中抓緊解決,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污染防治審計,圍繞推進生態環保項目建設、不斷完善管理制度,重點反映了部分市縣環保任務未按時完成、未編制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實施方案或編制內容不完整等問題,推動各地加大投入、加快項目建設,提高資金使用績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審計,重點關注了縣級財政運行和部分金融機構風險防范化解情況,反映了部分縣超支掛賬快速增長,政府債務進入償還高峰,財政運行風險較大,部分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大、持有的部分資產已形成風險等一些不容忽視的風險隱患情況,及時向省政府報送相關信息,提出積極化解存量債務、努力提高財政保障能力、加強信貸管理、促進完善風險管控措施等審計建議,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六、著力推動就業優先等重大政策落實
就業優先政策落實審計,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堅持就業是民生之本,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的相關要求,緊緊圍繞重點群體就業保障、創業促就業等政策落實情況,揭示了未及時發放社保補貼、將不符合條件人員納入公益性崗位、不符合條件人員獲得創業擔保貸款等問題,提出了加大財政投入、規范資金管理、持續優化就業創業環境等審計建議。優化營商環境審計,圍繞減稅降費、深化“放管服”改革等任務落實,重點反映了減免和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不到位、中小企業助保金池貸款業務開展不充分等問題,提出了進一步落實降費相關政策、切實降低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等審計建議。鄉村振興審計,圍繞有序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等各項具體任務的落實,重點反映了糧改飼等任務未實施或未完成、項目建成未投入使用等問題,提出了加強鄉村振興資金投入與項目進展、政策目標實現的統籌考慮,合理調配資金和資源,推動任務和項目盡快完成的審計建議,確保我省鄉村振興戰略有序推進,做好與脫貧攻堅工作的有效銜接。
七、著力做好重大投資項目跟蹤審計和國有企業財務收支審計
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圍繞省委省政府“項目建設年”工作部署和相關任務目標的落實情況,重點反映了部分續建項目停工、新建項目未開工,項目未按計劃推進,項目管理中多結工程款等問題。深入分析影響項目進展的難點和堵點問題,提出各地各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采取有效措施集中解決堵點問題,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的審計建議。國有企業財務收支審計,緊緊圍繞企業債務和運營中的重大風險隱患情況、相關重大政策貫徹落實情況,重點反映有的企業債務余額高、企業持續運營的資金壓力大,部分企業存在少計財務利息等問題,提出了加強財務管理、聚焦主業、提高風險防控意識等審計建議,努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下一步,省審計廳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和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認真督促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落實整改責任,在年底前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全面整改情況。
正文下載:發揮審計“經濟體檢”作用 服務吉林經濟高質量發展--吉林省2019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解讀.docx
相關鏈接: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2019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