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審計廳廳長眭國華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
我受自治區人民政府委托,報告2019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請予審議。
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審計法律法規要求,自治區審計廳對2019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我區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中央、自治區各項決策部署,按照“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干”十六字工作方針要求,認真執行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批準的財政預算,2019年自治區本級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較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完成較好,我區外貿外資穩定增長、商事制度改革、債券品種創新與風險防范等10項工作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
——減稅降費成效日趨明顯,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激發。狠抓減稅降費政策落實,2019年全年新增減稅296.3億元、降費22.5億元、減少企業及個人社保繳費84.82億元,惠及124萬戶小規模納稅人和98%的民營企業。通過開展解決民營企業突出問題“百日攻堅行動”,著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更好保障市場主體活力。
——政策資金保障持續發力,高質量發展動能不斷增強。統籌財政資金51億元,支持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新興動能加速成長。投入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技計劃專項資金20多億元,促進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我區“工業樹”日漸繁密、“產業林”生機盎然。
——民生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全區財政民生投入4691.5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2%,有效保障了各項民生事業發展?;I措就業補助資金18.78億元,同比增長49.52%,支持全面落實穩就業決策部署?;I措救助資金88.14億元,支持落實各類困難群眾救助政策。
——重點領域財政投入有力,“三大攻堅戰”工作不斷推進。統籌各類扶貧資金240.82億元,全力推進脫貧攻堅,我區連續四年獲得脫貧攻堅成效綜合評價“好”等次。財政發行再融資債券172.31億元,政府債務風險得以有效緩解。投入資金302.05億元持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提升工程,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力度,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有效推進。
一、財政收支及預算績效審計情況
(一)自治區本級財政管理審計。
審計了自治區財政廳具體組織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情況。自治區本級決算草案反映,2019年,自治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4178.69億元,總支出4125.2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收入723.97億元,總支出715.98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收入25.92億元,總支出21.19億元,其中調入一般公共預算7.1億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總收入529.36億元,總支出439.19億元。審計結果表明,全區財政預算體制改革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支出保障有力,財政運行總體平穩。但還存在一些管理上需要關注和改進的問題:
1.預算編制不夠完整準確。15個部門和62家所屬單位漏編2019年事業收入、經營收入或其他收入等預算收入2.57億元;3家單位成立的5戶2018年凈利潤超過100萬元的國有獨資企業未納入2019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報范圍,少繳國有資本經營收入549.80萬元。
2.壓減一般性支出監管不夠嚴格。向9個部門和8家所屬單位辦理年度追加一般性支出指標金額1732.38萬元;54個部門及220家所屬單位在其他經濟分類科目中列支一般性支出。
3.部分資金分配下達不夠及時。2019年18項中央轉移支付資金未及時分配下達,涉及金額42.1億元;有82項自治區本級部門預算項目和轉移支付資金2019年12月才下達本級部門或下級財政,涉及金額2.41億元。
4.預算安排未充分考慮項目執行情況。對18個2018年預算執行率低于20%的預算項目,2019年又新增安排預算952.72萬元;在結轉的2018年預算項目中,有31項截至2019年底支出進度仍未達50%,資金結余796.01萬元。
5.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不夠細化。部分財政績效重點再評價項目存在指標混淆或設置錯誤,扣分、加分政策依據不足等績效考核偏軟偏虛的問題;8個部門22個預算項目在未填報績效目標的情況下,仍獲得預算追加金額4.73億元;審計抽查發現,14個部門和3家所屬單位的50個項目績效目標和指標編制不規范。
(二)部門預算執行審計。
對自治區本級110個一級預算單位實行審計全覆蓋。審計結果表明,自治區本級各部門認真執行預算法及有關財經制度,預算編制質量進一步提升,預算執行力度進一步加強,有效推動了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但一些部門還存在執行預算管理和財經制度不夠到位的問題:
1.預決算編報不夠精準。6個部門和7家所屬單位年初預算未細化編制到項目和單位,涉及金額8850.46萬元;3個部門未將結轉資金如實編入年初部門預算,涉及金額1.78億元;2個部門和1家所屬單位存在收支未編入年初預算或年末決算,造成預決算收支不完整,涉及金額3288.24萬元。
2.落實過“緊日子”要求不夠到位。10個部門和4家所屬單位存在壓減一般性支出不到位情況,涉及金額843.27萬元;7個部門未及時盤活存量資金6107.23萬元。
3.預算執行不夠規范或往來款項清理不及時。13個部門和14家所屬單位存在項目支出進度不均衡,年底支付過于集中的現象;35個部門和59家所屬單位項目資金支付進度緩慢,涉及金額3.36億元;40個部門和147家所屬單位未及時清理往來款項,涉及金額5.54億元。
4.項目績效基礎工作不夠扎實。個別部門和16家所屬單位93個項目未及時申報績效目標;7家所屬單位未能在規定時限內補錄項目績效目標。
5.資產管理仍存在薄弱環節。3個部門資產未入賬或資產賬實不符;2個部門和1家所屬單位存在固定資產處置和劃撥不規范、資產閑置等問題。
二、“三大攻堅戰”審計情況
(一)脫貧攻堅審計。
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2016年以來,自治區審計廳組織全區各級審計機關對54個國定區定貧困縣和有脫貧攻堅任務的52個非貧困縣實行了審計全覆蓋。審計結果表明,各縣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核心任務,加大扶貧投入,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至2019年底,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減至24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6%,“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突出問題總體得到解決。2016至2019年審計推動整改問題3300多個,追回或盤活資金64億元,制定完善或促進落實相關政策措施834項,向紀檢監察、司法機關等移送問題線索260多件。
今年組織審計18個貧困縣(含7個未摘帽縣)發現:部分縣還存在易地扶貧搬遷“一戶一就業”等后續幫扶措施未落到實處、未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維護長效機制、部分扶貧產業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等扶貧項目未按時開(竣)工等問題。對這些問題,有關部門和縣正在加快整改解決。
(二)污染防治審計。
組織對2個市、11個縣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情況以及3個市的水污染防治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有關市縣積極踐行“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綠色發展理念,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了較好成效。但審計也發現一些市縣存在污染防控監管水平有待提高、專項資金征收管理使用不夠規范等問題:一是部分市縣污染防控及監管不夠到位。5市8縣存在企業污染物超標排放等水污染問題。二是部分市縣相關專項資金征收管理使用不夠規范和項目建設推進緩慢。4市6縣相關專項資金應收未收;5市7縣的193個環境保護或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建設推進緩慢;4市6縣有10.84億元的相關專項資金結存超過1年,未能發揮應有的效益,審計指出后整改到位資金3.4億元。
(三)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審計。
組織開展了自治區本級有關部門、2個市及所轄部分縣新增政府債券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專項審計調查。審計結果表明,近年來我區新增政府債券規模逐年擴大,有效帶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審計發現:1市3縣以及8家單位9.07億元債券資金閑置超過一年,審計指出后已整改8.93億元;2市4縣以及2家單位部分專項債券資金當年使用率不到20%;2縣使用債券資金建設的2個項目建成后未能及時投入使用,涉及金額6516.4萬元。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情況
(一)穩就業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使用審計。
組織對自治區本級以及2個市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進行專項審計,對1個市、2個縣穩就業政策落實情況持續開展跟蹤審計。審計結果表明,自治區有關主管部門和市縣圍繞中央、自治區穩就業政策落實和自治區黨委“援企穩崗和就業保障”要求,積極落實就業優先戰略,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但還存在政策執行不夠及時等問題:一是困難企業認定不及時,穩崗返還補貼政策覆蓋面低。1市2縣54家困難企業認定審核時間較長;截至2019年末,3市一般企業或困難企業穩崗返還補貼發放覆蓋面低于50%。二是就業資金使用效益需進一步提升。截至2020年6月11日,全區職業技能提升專項資金支出僅占2019-2021三年行動計劃資金的3.55%;2019年個別市未及時下達就業補助專項資金708.57萬元。
(二)優化營商環境審計。
緊緊圍繞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政務服務改革推進、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等情況開展優化營商環境跟蹤審計。審計結果表明,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貫徹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在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但在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和清理拖欠等方面存在需要改進的問題:一是部分減稅降費政策落實不到位。6縣違規收取應減免的相關稅費或違規向企業攤派費用,涉及金額2604.27萬元。二是清欠任務落實和涉企保證金清理不到位。3家市級行政機關或企業單位截至2020年3月未完成以前年度無分歧欠款“清零”工作,涉及金額613.74萬元;2市未及時退還企業投標保證金,涉及金額7071.3萬元。三是部分政務服務改革需要加快推進。7市未制定工程審批領域區域評估、告知承諾制、容缺受理的實施細則,或雖制定實施細則但未能實際落實到位。
四、推動高質量發展審計情況
(一)國有企業審計。
組織對22戶自治區直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同時開展了5戶自治區直屬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審計結果表明,相關企業積極落實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等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企業活力和競爭力持續提升。但一些企業改革任務落實不夠全面,內部管理存在薄弱環節:一是部分重點任務未及時完成。2戶自治區直屬企業未按時完成“僵尸”企業出清任務,涉及“僵尸”企業18戶。二是部分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股東權益得不到保障。2戶自治區直屬企業所屬3戶混合所有制企業因前期論證不充分,成立后未能開展實質性業務;10戶自治區直屬企業所屬13戶混合所有制企業注冊資本金3.37億元未按時足額到位;8戶自治區直屬企業所屬110戶混合所有制企業未按規定進行國有產權登記。三是部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2戶自治區直屬企業未經自治區國資委核準進行重大資產處置;6戶自治區直屬企業所屬12戶混合所有制企業未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二)重大項目建設審計。
圍繞穩投資政策落實情況,開展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專項審計調查,對10個重點建設項目開展竣工決算審計或項目執行情況審計。審計結果表明,2019年全區重大項目完成投資7353.7億元,新引進200多個投資超10億元項目,為全區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審計發現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部分重大項目推進緩慢。截至2019年末,14市的137個重大項目因征地拆遷、管線遷改、投資意愿降低等原因,未完成年度投資任務。二是重大項目建設要素保障不足。4市重大項目財政資金平均撥付時間超過30日,個別項目財政資金撥付時間超過3個月;14市的258個重大項目未按用地指標完成供地。三是部分重點建設項目管理仍待加強。4個已竣工項目多計工程結算款或費用1.28億元;3個在建項目多計工程進度款1652.42萬元。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審計情況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審計。
組織對4個市36個縣2019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投入和使用績效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2019年相關市縣多渠道籌集資金推進棚戶區改造和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全區超額完成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籌集任務,城鎮中低收入群眾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得到顯著改善。但審計還發現一些問題:一是安居工程資金管理不規范。2市16縣9.82億元財政資金、貸款閑置一年以上;3市4縣存在資金未及時支付、未經批準調劑使用、撥付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涉及金額1.17億元。二是安居工程項目績效有待加強。2縣未完成2019年棚改開工任務,涉及住房1122套;2市3縣棚改項目開工3年以上且超過約定竣工期限未建成甚至停工,導致拆遷居民無法及時回遷等,涉及家庭510戶、住房3830套;由于配套設施建設滯后、未辦理竣工驗收備案等原因,2市3縣存在棚改項目基本建成后超過1年未分配入住1391套。三是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合規。2市12縣存在不符合條件人員違規享受公租房等住房保障待遇,涉及家庭743戶、住房770套。
(二)福利彩票公益金審計。
組織對自治區本級、6個市、10個縣2017-2018年福利彩票公益金的管理使用績效情況進行審計調查。審計結果表明,有關市縣加強和規范福利彩票公益金管理,不斷提升民政公共服務水平。但部分項目和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管理不夠規范:一是部分已建成福利彩票公益金項目閑置。6市投資建成的616個鄉鎮敬老院平均入住率僅30.57%。二是福利彩票公益金結轉結余率高。因項目建設進展緩慢,抽查的自治區本級和6市2018年安排的2.89億元項目資金,年末結余1.38億元占47.84%。
(三)醫療保險基金審計。
組織對2個市2019年度醫保政策落實及基金籌集管理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有關市在健全醫療保險體系、完善醫療保障管理等方面取得較好成效,但一些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方面還需加強:一是部分市醫療保險政策落實不到位。2市664名困難群體未實現應保盡保;個別市2019年度有476個參保單位應繳未繳職工醫療保險基金286.83萬元。二是個別市醫療保險支出審核把關不嚴。個別市違規將職工醫?;鹩糜趬|支大額醫療救助待遇,涉及金額1.11億元;個別單位違規多收取診療項目和醫用服務設施費8.08萬元。
(四)義務教育資金審計。
重點審計了自治區本級及16個縣2017-2019年農村義務教育校舍維修改造資金及薄弱學校改造建設資金,通過聯動審計方式組織縣級審計機關同步延伸核查其他縣。審計結果表明,2017-2019年,自治區統籌投入資金186.9億元,有效改善了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審計還發現一些問題:一是28縣未及時落實財政配套資金3.85億元。二是5縣88個項目建成后未能及時投入使用;5縣69個項目未驗收即投入使用;13縣66個項目超期未開(竣)工。
六、審計發現問題的處理及整改情況
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自治區審計廳已依法依規進行了處理,并向紀委監委及有關部門移送違紀違法問題線索53起。對審計發現的突出問題,深入分析問題產生根源,及時向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意見建議,2019年6月以來向自治區黨委、政府報送審計信息、審計要情、專題報告、綜合報告等290份。
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審計整改工作,自治區黨委審計委員會專題聽取審計工作匯報并對審計整改提出要求。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部署審計整改工作,將審計整改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自治區人大專門聽取了審計工作情況匯報,并就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實地跟蹤調研,督促各級各部門加強審計整改工作,促進審計整改取得實效。2019年自治區審計廳推動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整改工作辦法(試行)》,壓實了審計整改主體責任,強化了審計整改工作要求,為做好審計整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各被審計單位和有關主管部門切實履行整改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機制,強化了審計發現問題的源頭治理。截至今年6月底,上一年度審計發現的問題,除個別問題難以短期完成整改外,其他問題已整改到位。針對今年審計發現問題,有關單位立行立改,疫情防控資金和捐贈款物專項審計發現的問題已基本整改完畢,18個縣扶貧審計發現的問題在審計實施期間已完成整改35.15%,其他的正在積極推進整改中,已促進有關主管部門完善或出臺相關管理制度辦法108項。下一步,自治區審計廳將按照全國人大《關于進一步加強各級人大常委會對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監督的意見》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審計整改工作的部署,繼續加大跟蹤督促整改力度,于今年年底前向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審計整改的全面情況。
七、審計建議
(一)推動積極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費,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支持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面落實“六穩”、“六?!惫ぷ魅蝿?。用好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揮政府投資資金的撬動作用,有效支持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的協同發展。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資金、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定現有就業崗位。堅持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健全常態化監測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二)加快健全完善現代財政制度。提升預算編制科學性和精準性,增強預算剛性約束。完善自治區與市縣的事權、支出責任和財力相適應的財政制度,加快健全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健全績效評價制度,壓減無效低效開支。加強基層財政“三?!北O測督導和庫款調度,更好保障基層財政運轉。做實項目儲備,做好新增政府債券項目的統籌銜接,促進債券資金盡快發揮效益。
(三)全面落實過“緊日子”的政策要求。打破預算編制“基數+增長”的支出固化格局,嚴控一般性支出,不斷完善與過“緊日子”有關支出的預算執行預警監督機制,嚴格執行政府過“緊日子”有關要求。加大“四本”預算統籌力度,持續優化財政預算支出結構,努力用好增量資金,大力盤活存量資金和單位實有資金,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戰脫貧攻堅提供財力支持。
(四)更好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加大民生項目資金保障力度,推動民生重大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我區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持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強工程進度、分配使用、項目績效等管理,著力改善困難群眾居住條件。進一步健全醫療保險體系,加強公共衛生領域基礎建設,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和應急管理能力。持續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合理配置,更好推進我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自治區審計廳組織全區審計機關對24.97億元疫情防控專項資金、4.33億元捐贈資金、2291.47萬件捐贈物資、25.23億元專項再貸款資金及14家應急醫院進行專項審計。審計過程中,堅持“邊審邊防”“邊審邊改”“邊審邊建”,推動被審計單位即審即改,促進防疫工作有序開展。同時,積極創新審計方式方法,加大非現場大數據分析和現場精準核查力度,全力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從審計情況看,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級各部門統籌協調推進防控各階段工作,及時完善相關規章制度,防疫資金籌措有力、保障到位,資金分配、使用總體合法合規。各地捐贈款物接收、分配、使用總體規范有序,有效保障各項防疫工作順利開展,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本次審計指出的問題已基本整改完畢,促進完善制度55項,有效推動疫情防控資金及物資規范使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自治區黨委審計委員會會議精神,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誠懇接受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社會各界的監督,為推進廣西治理現代化,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正文下載: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2019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廣西).docx
相關鏈接:[解讀]廣西壯族自治區2019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解讀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