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在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
自治區審計廳廳長 靳素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自治區人民政府委托,報告2019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請審議。
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安排,審計廳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打贏“三大攻堅戰”,助推高質量發展,積極推進審計項目和審計組織方式“兩統籌”,扎實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依法審計了2019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
審計結果表明,2019年,面對風險挑戰上升的嚴峻復雜形勢,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認真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于2018年自治區本級財政決算草案審查結果的報告》各項要求,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較好,管理水平持續提高。
——財稅政策有效落實,財政運行總體平穩。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積極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財政收入實現穩定增長。2019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59.7億元、支出5100.9億元,分別增長10.9%、5.6%。
——支出結構不斷優化,民生等重點領域保障有力。全區財政扶貧支出143.2億元,節能環保支出154.5億元,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233.5億元。全區社保和就業支出、教育支出、科學技術支出分別增長2.7%、5.8%、9.3%,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全區“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3.3%。
——財稅改革持續推進,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秲让晒抛灾螀^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印發實施,健全績效評價常態化機制。繼續深化全區法檢兩院系統財政體制上劃改革,積極探索政法經費保障機制。我區在財政部發布的2018年度地方預決算公開度排行榜中排名全國第三位。
一、財政廳、發展改革委組織本級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據財政廳提供的自治區本級決算報表(草案)反映:2019年,自治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30億元、完成預算的119.3%;支出853.8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3%。政府性基金收入61.8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4.1%;支出174.6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3.5%。國有資本經營收入6.4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46.5%;支出2.7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61.7%。社會保險基金收入401.7億元,支出399.4億元,當年收支相抵結余2.3億元,年末滾存結余265億元。主要問題:一是財政廳代編預算21.54億元;中央和自治區本級專項資金分配下達不及時266.55億元;對下專項轉移支付未細化到具體項目和地區34.69億元;違規調整預算352萬元;55個部門未編制政府采購年初預算;部分專項資金分配下達不規范2.86億元;專項資金預算未執行和執行率低,涉及金額1.64億元。二是發展改革委組織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執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20個項目在投資計劃下達1年后項目建設單位尚未開工建設,涉及金額4.27億元;工作銜接不夠到位,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分解下達不及時,涉及金額3億元;前期項目工作監管、績效考評不到位。
二、自治區本級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今年繼續對自治區本級一級預算單位實行審計全覆蓋,并延伸審計了152家所屬單位。審計發現的普遍性問題:一是預算編制和執行需進一步規范。如,11個部門預算未細化到具體項目和單位10.64億元,13個部門未執行(完成)預算5.03億元。二是落實過“緊日子”要求還不夠到位。如,18個部門無預算或超預算支出0.48億元、21個部門擴大支出范圍0.13億元。三是資金管理使用需進一步強化。如,3個部門專項資金分配過程不規范9.42億元,9個部門將零余額賬戶資金轉入實有資金賬戶1.16億元。
此外,審計還發現一些部門單位存在違規出借資金、公車管理不規范、賬實不符以及會計核算不規范等問題。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情況
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審計廳對全區減稅降費、穩就業、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地方商業銀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城市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等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違規收費3814.3萬元、轉嫁企業費用508.25萬元、未及時清退各類保證金9.36億元、應劃未劃建設工程社會保障費3.89億元、部分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二是就業補助資金分配下達不及時3.48億元、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資金應配套未配套198萬元、挪用就業補助資金15.08萬元、就業創業配套制度和工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三是清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臺賬數據不準確20.27億元、清償欠款進度緩慢11.49億元、清欠賬款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四是地方商業銀行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方面內控制度建設不健全、向不符合條件借款人發放貸款2.75億元、貸款風險分類錯誤導致少計不良貸款19.6億元等問題。五是城市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方面存在滯留挪用資金1.23億元、未落實有關專項規劃和責任制等政策以及建設程序不規范等問題。
四、落實“三大攻堅戰”有關政策和資金審計情況
一是圍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審計廳組織對全區化解地方政府債務情況(含“十個全覆蓋”工程債務)以及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審計指出了地方政府舉債、化債、債務管理、債券資金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自治區黨委政府宏觀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進一步推進地方政府債務的化解和管控風險能力的提升。
二是圍繞脫貧攻堅戰,審計廳對審計署統一組織實施審計的8個國貧旗縣外的其余18個未摘帽退出貧困旗縣的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和扶貧政策貫徹落實等情況進行了審計,對31個摘帽退出的貧困旗縣進行了“回頭看”跟蹤審計,完成了對全區57個貧困旗縣第三輪審計全覆蓋。同時,對28個有貧困人口的非貧困旗縣2018年至2019年7月末扶貧、鄉村振興、“一卡通”惠農補貼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指出了資金使用、項目管理、政策落實等方面存在的不規范問題。有關地區和部門高度重視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工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三是圍繞重大污染防治攻堅戰,審計廳組織對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以下簡稱“一湖兩?!保┥鷳B綜合治理項目及資金進行了審計。審計指出了貫徹執行生態治理政策及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資金使用和項目建設管理、水資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效果等5大類237個問題?!耙缓珊!彼诘貐^高度重視審計查出的問題,并積極進行整改,效果明顯。截至2020年5月底,審計整改率為84.8%,移送紀委監委等有關部門案件線索67件正在核實處理中。
五、重點民生資金審計情況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情況。審計廳組織對10個盟市24個旗縣(市、區)(以下統稱旗縣)2019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進行了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資金管理使用方面:截至2019年12月底,4個旗縣2.35億元財政資金未及時分配;個別旗縣將安居工程資金用于與棚改無關的工程款等1518萬元;由于工程進度緩慢等原因,有3.05億元財政資金閑置超1年。二是建設任務方面:2個旗縣未完成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任務410戶;3個旗縣存在虛報開工任務947套、虛報完成開工任務和基本建成任務154套。三是住房分配管理方面:由于群眾需求不足等原因,個別旗縣760套保障房未分配;由于公租房運營等后續管理不到位,個別旗縣6個公租房項目欠繳租金145.26萬元。
(二)醫療保險基金審計情況。審計廳按照審計署統一部署,組織對自治區本級及兩個盟市2019年度醫療保險基金進行了審計并延伸調查45個定點醫療機構和藥店。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75895人違規重復參保,多付財政補貼3446.02萬元;挪用或擴大范圍支出醫?;?83.81萬元;96家醫療機構、227人通過違規收費、虛假就醫等騙取套取醫?;?87.07萬元。
六、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情況
(一)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方面的主要問題。一是10個區直黨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方面主要存在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有關重大政策、履行職責不到位,個別單位違規擔保、融資等問題。二是4個地方的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方面主要存在政策措施執行不到位、重大決策制度執行不到位、財政財務管理不規范以及個別地方部門存在漏報政府債務等問題。三是6個自治區國有企業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方面主要存在重大決策執行不到位、企業經營風險管控不力等問題。
(二)15個旗縣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規劃制定方面:7個旗縣未編制《2016—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等相關規劃;5個旗縣規劃制定不科學不完善。二是土地征占方面:5個旗縣未批先建先征土地1941.84公頃,4個旗縣耕地撂荒、土地閑置1380.84公頃等問題。三是目標考核方面:個別旗縣未完成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目標責任狀目標、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指標未達標等問題。四是資金征管方面:5個旗縣欠繳土地出讓金、水資源稅等9.85億元,4個旗縣擠占挪用土地確權費、土地復墾保證金等專項資金6.61億元等問題。五是項目實施方面:5個旗縣相關項目推進緩慢,8個旗縣存在未經環評審批擅自建設、變更項目建設地點和內容等問題。六是監督履職方面:個別旗縣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數據不全面不準確,執法處罰、審批監管不規范以及隊伍建設薄弱等問題。
七、其他專項審計情況
一是按照審計署統一部署開展了國外貸(援)款項目專項審計。二是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要求,組織對全區2018年至2019年9月體育彩票專項資金進行了審計,進一步規范了體彩資金的管理使用。三是按照自治區有關領導指示,審計廳對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至2018年財政收支、企業經營管理、招商引資、項目投資和土地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了審計,為自治區黨委政府提供了決策依據,進一步促進了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健康發展。
八、審計查出的重大違法違紀問題線索移送情況
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底,審計廳直接審計和統一組織的審計項目查出違法違紀問題,向紀委監委等有關部門移送問題線索205件,涉嫌違法違紀人員194名,涉及資金 452.41億元。截至2020年6月底,已作出罰款、主要負責人作深刻檢查等51件,其他問題線索正在調查核實中。
九、審計處理處罰和整改情況
對上述審計項目,審計廳均依法出具了審計報告和審計移送處理書,下達審計決定,持續抓好督促整改工作。據統計,已完成的12個專項審計,絕大部分問題已整改落實。對2019年度本級預算執行審計查出的問題,除立查立改外,其余尚處在審計整改期限內。審計廳將繼續督促整改落實情況,并在明年3月份向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作專題報告。
十、審計建議
(一)全面加強預算績效管理,進一步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建立健全項目支出標準和績效評價制度,全面落實預算績效管理。嚴編細編預算,強化預算剛性約束,防止財政資金損失浪費。嚴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預算,壓減無效低效開支,將各地區各部門真正過“緊日子”要求落實落地,切實提高財政支出績效。
(二)強化依法行政意識,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履職干事能力。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牢依法行政意識,嚴格執行預算法等法律法規,重視和加強財務管理,加強本地區本部門所屬單位的監督管理。加強和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建設,促進企業經營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強化履職擔當和風險意識,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干部依法行政、干事盡責、風險管控能力。
(三)加強專項資金和項目管理,進一步落實落細各項重大政策措施。加強預算和規劃、項目的對接,做實做細項目儲備,壓實項目和資金管理責任。增強惠民政策的持續性和協調性,持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鞏固脫貧成果,進一步落實落細穩就業、減稅降費等各類重大政策措施。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迅速反應、職責明確、落實有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保障。審計廳按照審計署部署和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組織全區三級審計機關966名審計人員,對全區疫情防控資金和捐贈款物進行了專項審計。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通過大數據審計和現場重點核查相結合的方式,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全力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截至2020年3月底,我區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9.46億元;全區8家銀行共向35家重點保障企業發放優惠利率貸款19.75億元;全區各級慈善組織和相關部門共接收捐贈資金8.2億元、物資3518.39萬件,已分配使用6.47億元、3019.84萬件。審計發現的資金分配撥付不及時、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物資分配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并積極整改,建立健全有關制度,進一步規范了款物管理、分配和使用,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內蒙古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自治區黨委十屆歷次全委會精神,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自覺接受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和指導,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正文下載:關于2019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內蒙古) .doc
相關鏈接:[解讀]扎實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 助推自治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內蒙古)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