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8日在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上
河北省審計廳廳長 楊曉和
根據審計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省審計廳對2019年度省本級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和其他財政收支等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審計委員會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圍繞我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按照省委“三六八九”工作思路要求,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聚焦辦好“三件大事”,打贏三大攻堅戰,做好“六穩”、“六?!惫ぷ?,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2019年,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嚴格執行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決議,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等各項工作,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從審計情況看,省本級預算執行情況較好,財政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福祉。制定《財政保障民生政策落實十項舉措》,各項民生政策得到較好保障。多渠道籌措資金 829 億元,支持完成20 項民心工程。全省財政民生支出完成 6714.2 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 80.8%,增長 8.9%。大力支持就業創業,積極促進社會事業發展,加大社保支持力度,繼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圍繞重大戰略部署,強力推進“三件大事”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多方籌資 139.5 億元、發行債券 68.6 億元,支持京津冀交通建設。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方面,推動財政部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23 條財稅政策落實;撥付 609億元,支持高鐵站片區等重點項目建設。冬奧會建設方面,下達省級冬奧補助資金 8 億元,安排新增政府債務資金60.7 億元,用于冬奧會籌辦及公益性項目建設。
——完善機制齊抓共管,審計整改成效明顯。省審計廳建立完善整改監督機制,強化全過程跟蹤檢查,制定了《審計整改監督工作辦法(試行)》,搭建了審計整改監督管理平臺,建立了審計整改對賬銷號機制,會同相關部門召開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推進會,加大審計整改監督力度,促進審計整改有效落實。各地各部門根據省政府部署,認真落實整改主體責任,持續開展整改。目前,上年審計反映的突出問題已整改到位。
一、省本級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審計情況
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751.8億元,完成預算的96.1 %;支出決算1029.3億元,完成預算的96%。政府性基金收入決算240億元,完成預算的112.1%;支出決算241億元,完成預算的88.1%。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決算5.3億元,完成預算的95.3%;支出決算4.4億元,完成預算的71.8%。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決算844億元,完成預算的110.4%;支出決算843億元,完成預算的91.9%。
從審計情況看,在財政收支壓力較大的情況下,省財政廳等部門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加力提質增效,落實積極財政政策,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打好三大攻堅戰、產業轉型升級等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較好地執行了省人大常委會批準的預算,財政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但預算執行方面還存在引導基金閑置、預算細化不及時等問題。
(一)部分省級預算部門項目執行率低
2019年,省級個別項目仍存在執行率偏低問題。經審計,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等74個預算部門898個項目執行率低于90%,未支出金額18.72億元,未發揮財政資金效益。比較突出的仍主要涉及預算內基建、政府采購、科研等項目。
(二)部分省級引導基金閑置未發揮效益
截至2019年底,省級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共107.08億元,設立23支引導基金,其中有5支引導基金18.16億元從設立至2019年底未使用。省政府不斷加大基金統籌力度,提高引導基金使用績效,目前上述5支基金中仍有3支5.97億元閑置未發揮效益。
(三)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及項目推進全過程監控力度不夠
2019年,省級預算部門年初預算中有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等32個部門通過系統預算分配各市127項對下補助資金349.26億元。審計發現,大量轉移支付資金通過省級主管部門分配,由省財政下達各市縣。經審計,省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均不掌握項目推進具體情況,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存在事權劃分不清晰,重分配、輕管理,資金分配使用全過程監控和檢查不力等問題。
(四)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擴面工作進展緩慢
據省屬國有企業財務會計決算數據反映,河北省屬企業共206家,截至2019年底,省級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范圍僅涉及88家企業,分布在省國資委等5個主管部門。部分企業未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范圍。
(五)專項資金整合、預算編制、非稅收入專戶等管理不到位
一是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含搶救性資源保護專項資金)整合不到位。二是個別預算部門年初預算編制不細化。三是部分省級部門年初預算其他收入編制不準確。四是5家省直部門存在過渡賬戶共5個,未按照規定清理;4家存在基本戶中核算非稅收入。五是省城鎮建設投資引導基金本金4.2億元統籌后未上繳國庫。
針對審計查出的問題,省財政廳專題研究整改措施,相關問題正在積極進行整改。
二、部門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審計情況
省審計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審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計機關對本級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和一級預算單位每年都要審,并向同級審計委員會和人大常委會報告”的精神,進一步深化預算執行審計,拓展審計廣度和深度,突出對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政策落實情況開展跟蹤審計,構建“兩橫兩縱”審計模式,充分運用大數據審計,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預算執行審計監督全覆蓋。在對所有一級預算單位的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率、收入完整性等重點事項進行全覆蓋審計的同時,對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等16個單位進行了全面審計,對省自然資源廳等23個單位的重點事項進行了審計核查,組織省公安廳等10個單位的內審機構對各自部門開展重點事項核查;圍繞“穩就業”和“穩投資”相關政策落實情況,對財政就業補助資金、省級預算內基建投資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進一步增強了審計廣度和深度。
從審計情況看,上述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財政資金績效意識有所增強,但個別部門和單位在預算編制和執行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落實過“緊日子”要求還不夠到位
一是個別單位超預算、無預算支出共計1210.03萬元。河北地質大學、省林業和草原局等6個預算單位超預算列支日常公用經費、人員經費等1152.03萬元。省交通運輸廳、省總工會等5個預算單位無預算列支優秀獎勵、宣傳片制作、家屬樓維修改造等費用58萬元。
二是部分單位擴大開支范圍共計1138.66萬元。省政務辦、省國資委、省監獄管理局、省體育局等31家預算單位擴大開支范圍列支宣傳費、服務費、住宿費、餐費、物業費、績效評價服務費等共計1138.66萬元。
三是個別單位應計未計收入、虛列支出共計1231.59萬元。省中醫藥科學院將收取的課題費、培訓費等35.52萬元未計收入;河北師范大學將評卷收入303.36萬元未計收入;省教育廳將財政撥款收入276.47萬元計入其他應付款。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食堂改造工程虛列支出616.24萬元。
(二)個別預算單位預決算編制管理不規范,涉及資金7.29億元
省教育廳將非預算單位納入部門預算管理,向非財政補助單位安排預算,涉及資金1208.89萬元。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省植保植檢總站等3家單位決算編制不準確,涉及資金279.11萬元。省監獄管理局、省公安廳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總隊等31個預算單位預算編制不完整、不科學等,涉及資金2787.38萬元。省農業農村廳、河北廣播電視臺等5個預算單位項目預算編制未細化,涉及資金6.9億元。
(三)部分單位應繳未繳結余資金、財政收入、未統籌非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涉及資金1.1億元
一是省監獄管理局、省自然資源廳等22家預算單位應繳未繳財政結轉結余資金1554.62萬元;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45家預算單位應繳未繳存量資金共計3312.05萬元。
二是省應急管理廳、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等46家預算單位應繳未繳財政收入共計4598.18萬元,其中包括固定資產處置款、違約保證金、辦公房拆遷補償款、出租收入、利息收入等。
三是省生態環境廳、省司法廳等9家預算單位非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未及時清理,涉及金額1566.15萬元。
(四)部分單位資產管理仍存在薄弱環節
省文化和旅游廳、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車輛賬實不符,289平方米國有房產使用情況不詳。省國資委、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等5個預算單位出租國有資產未收取租金80.20萬元;省科學院6家所屬單位違規出租辦公用房,涉及收入271.94萬元。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7家預算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管理不規范,涉及資金1530.84萬元。
(五)往來款項長期未清理,涉及資金6.9億元
河北省道路運輸管理局及11家所屬單位、省科學院及8家所屬單位、省國資委及5家所屬單位、省監獄管理局系統及36家所屬監獄、省水利廳13家所屬單位等133家預算單位往來款項清理不及時,涉及金額6.9億元。
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有的在不同部門反復出現,省審計廳認真按照東峰書記“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強監督檢查,認真抓好整改”的指示精神,開展了“審計促進高質量發展攻堅年”活動,發揮審計“治已病、防未病”的“經濟體檢”作用,有效提升審計價值,在預算執行審計工作中全面推行“五個一遍”(檢查一遍、宣傳一遍、提醒一遍、教育一遍、規范一遍)工作,深入分析問題成因,立足解決體制機制性問題,促進重大政策有效落實。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已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提出審計處理意見,對不屬于審計職權范圍內的事項已移送有關部門,相關部門和單位正在積極整改。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情況
根據中央、省委審計委員會關于“加大對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力度”的要求,省審計廳以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為統領,認真抓好審計項目實施,通過審計完善了相關配套政策,推動了重大政策落實,促進了項目加快實施。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不容忽視:
(一)降費減負政策措施落實方面
2019年10月,組織全省審計機關對5個設區市本級、23個縣(市、區)人民政府降費減負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審計發現:保定市本級及黃驊市等5個縣(市、區)降費減負工作落實不到位;興隆縣等4個縣(市、區)超標準、超范圍收取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等1948.02萬元;邯鄲市本級及香河縣等3個縣(市、區)應減征未減征小微企業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3755.13萬元;石家莊、邢臺市本級個別行業協會收費不規范。有關問題已整改到位。
(二)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落實方面
2019年8月,重點對邢臺市優化營商環境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調查發現:邢臺市本級及臨城縣行政審批局未按規定精簡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環節;未建立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未實現數據共享;未落實工程建設項目評估評價事項統一評估制度;個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從受理至許可時間較長、程序繁瑣。邢臺市及相關縣健全完善制度,優化審批事項,積極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到位。
(三)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方面
2019年6月,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共抽調業務骨干1338人,組成179個審計調查組,對各級政府部門及所屬機構、大型國有企業、平臺公司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審計調查期間促進歸還欠款9.7億元,審計成效顯著。審計發現的問題:部分市縣未制定、未有效落實清償計劃和解決方案;部分市縣未健全防范機制,落實不發生新增拖欠的目標不力;審計發現漏報少報拖欠賬款普遍存在;拖欠工程款問題較為突出。針對問題,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研究部署整改,對照審計報告,逐項歸類整理,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逐項整改到位,進一步明確工信、財政、國資等部門的職責分工,健全機制,完善清欠統計臺賬,推進清償計劃有效落實。
(四)高職百萬擴招政策落實方面
2019年12月,省審計廳對2019年省教育廳貫徹落實高職百萬擴招政策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重點延伸審計調查了14所高職擴招院校。審計發現,2019年省市級高職擴招因素補助資金未安排;個別院校未制定具體落實措施,未細化目標任務;中央擴招資金分配與實際招生情況不匹配;個別院校補助資金支出進度慢,影響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國家政策執行效果。相關部門出臺了《關于落實市屬院校高職擴招學生生均撥款的通知》,制定了具體落實措施,加快資金支出進度,已基本整改到位。
四、“三大攻堅戰”相關審計情況
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切實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省審計廳持續聚焦打好“三大攻堅戰”,以保障資金有效使用為抓手,推動三大攻堅戰相關任務落實到位。
(一)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審計情況
1.政府債務和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防控情況。2019年,省審計廳組織開展了全省地方政府債務和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情況專項審計調查。審計調查期間促進化解債務8.2億元,審計成效顯著。審計調查結果表明,我省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也存在個別地區落實防范化解債務風險政策不到位等問題。比如:個別市制定的隱性債務化解方案不合理,處置化解措施不符合實際,未按照化解方案要求化解隱性債務;重點領域和行業債務資金規模較大,還款來源存在缺口,系統性債務風險較大;部分地區存在債務資金閑置、使用不規范、違規舉債等問題。針對審計調查發現的問題,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單位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落實整改主體責任,科學制定完善債務化解方案,強化債務政策落實,防范債務風險。
2.省屬國有企業風險防控情況。2019年8月,組織全省審計機關187人組成8個審計組,對省國資委監管的8家企業資產負債損益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從審計結果看,監管企業能夠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加大去產能、調結構、促轉型力度,扎實推進產業和基礎高級化,為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做出突出貢獻。但是國有企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應引起重視。如:會計信息失真,經營成果不實;資產質量不高,資產運營效益較低;資產負債率高位運行,極易出現融資困難,影響企業持續發展;產業結構不合理,企業盈利水平低;部分企業經營困難,運營風險突出等問題。
3.地方金融風險防控情況。2019年,省審計廳持續加大對地方金融機構的審計力度。審計結果表明,我省地方金融機構能夠貫徹國家經濟方針政策,能夠積極深化金融改革、創新金融服務,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但也發現一些問題應予以關注。如:省農村信用聯社未認真履行“一崗雙責”,經營管理粗放,特大案件時有發生,問責處理不到位,系統風險管控意識及能力亟需加強。臨城縣融資平臺公司部分專項貸款資金被挪用,貸款到期不償還、不續貸,造成8400萬元銀行信貸資金被懸空。部分其他金融機構風險防控意識不強,管理薄弱,經營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扶貧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審計情況
審計結果表明,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和脫貧攻堅的緊迫任務,省委、省政府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各部門積極作為,決戰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省審計廳為提升整改工作成效,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扶貧審計整改“回頭看”,對2016年以來審計署及全省扶貧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集中梳理,完善了問題整改臺賬。從整改數據統計和檢查督導情況看,相關市縣能夠壓實整改主體責任,審計查出的問題已整改到位。2020年一季度,省審計廳對平山、易縣等9個國定貧困縣2019年度扶貧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了審計;圍繞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按照省政府《關于建立扶貧資產資本監督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精神,對扶貧資產資本管理情況進行調研。審計也發現的一些問題:3個縣存在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未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4個縣643.75萬元扶貧資金撥付不及時;5個縣的12個項目建成后未充分利用。同時在扶貧資產資本管理調研中發現:部分入股分紅協議不夠規范,個別資產收益扶貧項目產權歸屬不明確等問題。審計期間各地黨委政府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對審計發現問題進行了認真整改,有關問題已基本完成整改。
(三)污染防治資金和項目審計情況
1.冬季潔凈煤取暖政策跟蹤審計情況。2019年,組織各市縣審計機關對全省2019年冬季潔凈煤取暖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各地能夠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冬季清潔取暖和群眾安全溫暖過冬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和農村散煤治理,助力改善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經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部分市縣取暖需求摸底不實,臺賬數據失真;部分市縣潔凈煤及爐具資金管控不嚴,存在較大風險;部分市縣后期服務監管不到位,工作進度遲緩;部分市縣回收置換散煤數量較大,處置成本費用高難度大;部分市縣財力偏弱,短期內難以化解自籌資金缺口。
2.京津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政策落實審計情況。審計結果表明,自2013年以來,全省及相關重點城市在落實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和聯防聯控機制建設方面重視程度高,投入力度大,采取措施實,取得明顯成效。但審計也發現:機動車超標排放違法信息不共享;淘汰老舊車拆解報廢不規范,存在環境污染隱患;抽檢不合格成品油、散煤處理不到位以及資金管理不規范等問題。
上述“三大攻堅戰”相關項目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已責成相關地區和部門、單位采取措施,認真整改到位。
五、重大專項資金和民生工程審計情況
各地各部門面對新冠疫情和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把“六?!弊鳛椤傲€”工作的著力點,以保促穩、穩中求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省審計廳根據中央、省委審計委員會關于“加大對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力度”的要求,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重點,統一組織了穩就業相關政策落實、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保障性安居工程、法院訴訟費及執行款等專項審計或調查。
(一)穩就業相關政策落實審計情況
2020年3月至4月,省審計廳組織力量對全省就業相關資金(基金)籌集使用情況和穩就業相關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審計資金總額共計67.7億元。審計結果表明,就業補助資金預算安排逐年增長,創業擔保貸款發放金額逐年提升,援企穩崗政策積極落實,穩就業相關政策目標任務完成較好。但審計也發現:省市縣就業議事規則不健全,成員單位職責分工不明確;穩就業相關資金和創業擔保貸后管理不規范;穩崗返還補貼政策落實不到位;職業培訓存在培訓后就業創業率偏低;個別創業載體長期閑置、資金撥付不及時。
針對發現的問題審計機關提出了建議,督促被審計單位認真整改。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審計整改主體責任,積極進行整改。省級相關部門制訂了《河北省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機構設置及職責分工》,完善了就業工作機制,補助資金正在制定方案有計劃進行統籌使用等。
(二)省級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審計情況
2020年3月至4月,組織對2019年度省級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投資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審計調查結果表明,省預算內基本建設項目的實施,提高了省級政務設施、信息化建設和農林水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一定程度保障了社會事業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應加以關注:2019年度省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25億元,分十三批下達投資計劃,6月底下達到51.26%,10月底下達到85.48%,資金計劃下達較晚,影響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審計還發現未對部分年初計劃進行細化、未取得初步設計批復的情況下達資金計劃等問題。省預算內基建項目總體執行率較低,僅為68.30%;唐山古冶區、邯鄲武安市財政部門挪用、滯留煤礦安全改造補助資金6993萬元。省文藝家之家、農林水氣象類等項目進展緩慢;部分建設項目未批先建、項目未經消防驗收便投入使用。
(三)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投入與使用績效審計情況
2020年初,組織有關市級審計機關對唐山、保定和秦皇島3市所屬的34個縣2019年度棚戶區改造、公共租賃住房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投資、建設、分配、使用和后續管理等情況進行了審計。從審計情況看,相關地區和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和各項政策要求,強化政府主體責任,進一步改善了住房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較好地保障了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發現一些問題:4個市縣財政補助資金1.85億元至2019年底閑置超過1年;3個市縣因未取得建設前期手續無法開工,導致未完成改造任務,涉及安置家庭255戶;部分安居工程建設項目程序管理不完備,未批先建;6個市縣前期手續不全即開工建設,涉及棚改安置住房3252套;部分安居工程建設進度緩慢等。
(四)法院訴訟費及執行款使用和管理審計情況
2020年4月至6月,省審計廳組織力量對全省13個市(含辛集、定州市)及33個縣區2017至2019年度法院訴訟費及執行款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審計資金總額共計497.22億元。審計發現,部分法院存在應繳未繳國庫訴訟費和罰金、未按規定時限退還訴訟費、未按規定設立執行款物臺賬等問題。全省法院系統高度重視審計發現問題,制定規劃,認真整改,有力地促進了司法公正,較好地保證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六、地方政府財政收支決算審計情況
2019年8至10月,省審計廳對唐山市、辛集市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發現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財政收支及績效管理等方面存在180余項問題,重點關注部門項目預算執行效率不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清退不及時等7方面體制機制性問題并形成專題通報。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唐山市、辛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舉一反三、建章立制,審計整改效果明顯,具體如下:
一是唐山市各部門上繳財政資金16.99億元,有力促進了唐山市財政存量資金統籌盤活使用,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促進全市制定和修訂制度124項,其中市政府出臺制度6項、部門單位建章立制85項、修訂完善內控制度33項,促進了制度建設,充分發揮了審計促改革促發展的作用。
二是辛集市盤活使用財政資金4338.54萬元,上繳當地財政529.74萬元,上繳省級財政242.55萬元,繳納其他資金28.2萬元;推動政府投資重點項目完成7個、加快實施27個;市級出臺了《辛集市“1+3”主導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辛集市市級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等制度,市本級和45個部門制定完善81項制度、辦法,有力推動了財政收支決算工作常態化規范管理。
七、疫情防控資金和捐贈款物審計情況
2020年2月至4月,根據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需要和審計署統一部署,組織各級審計機關對全省疫情防控資金和捐贈款物開展了專項審計,重點審計了25.22億元財政資金、10.80億元捐贈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延伸審計了248家慈善組織、2597個政府單位及132家企業。從審計情況來看,各級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眾志成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通過審計也發現存在一些弱項。5個市縣財政專項資金分配、撥付不及時687.42萬元;12個市縣財政專項資金4888.77萬元閑置未用;8個市縣使用財政專項資金采購物資以及物資分配管理使用不規范,涉及1254.89萬元;4個單位捐贈資金分配和使用不及時,涉及968.64萬元;河北慈善聯合基金會捐贈物資分配不規范,部分捐贈物資無具體發放記錄,涉及物資5110件;個別單位捐贈信息統計和公開不及時不準確。
通過審計,促進專項資金及時下撥使用1754.26萬元、規范物資采購款1503.66萬元、追回或避免損失浪費金額19.42萬元,建立健全物資采購、捐贈款物分配等制度措施39項。
八、審計移送處理事項及重大違規違紀線索情況
2019年下半年以來,省審計廳移送紀檢監察及有關主管部門處理事項共計48件,其中移送紀檢監察部門處理事項22件、移送公安部門處理事項3項、移送有關部門處理事項23件。移送事項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是建設工程領域問題7件,主要包括違規轉包分包工程、串通投標等問題。
二是涉嫌賬外賬、“小金庫”5件,個別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財經法律意識淡薄,套取國有資金或將國有資金存放在賬外。
三是涉嫌國有資產損失3件,主要表現為國有企業職工挪用公款,有關部門審核把關不嚴造成國有資產存在損失風險等問題。
四是未進行政府采購、招投標程序問題3件,主要包括政府采購環節未履行政府采購手續,未進行招投標等。
五是涉嫌騙取套取資金2件,主要表現為通過虛假發票等形式騙取套取財政資金。
六是扶貧政策落實方面問題9件,主要涉及危房改造政策落實不到位、違規領取公益林補貼、個人違規領取村集體土地耕地地力補貼、違規轉讓光伏項目權益等問題。
七是其他財政財務管理類問題19件。比如三公經費無預算支出、超標準支付手續費、國有企業股東出資不到位、少繳稅金、違規經商辦企業、專項資金彌補日常公用支出等問題。
截至2020年6月初,審計機關移送事項已反饋處理結果10件,已給予黨政紀處分18人,有關部門處理29人。
九、審計建議
審計情況表明,按照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黨中央、國務院各項重大政策落實還需抓實抓細,各項改革配套政策、措施還有待完善,部門間的協作還有待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和提質增效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各級各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各領域制度措施,推動各項改革落地見效。
(一)全面深化預算績效改革,推進財政管理提質增效
一是財政部門按照預算績效改革“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要求,進一步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促進部門科學制定預算績效目標。二是相關部門健全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整改制度,對評價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加強評價結果運用,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三是嚴格執行落實預算績效相關政策措施,財政與各相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 強化部門內部管理,積極主動作為,推動深化預算績效改革,促進財政資金提質增效。
(二)大力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強化轉移支付資金管理
一是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著力穩企業保就業。二是各級政府堅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格控制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加強“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管理,將政府過“緊日子”要求落實到位。三是建立預算安排與存量資金盤活統籌銜接機制,對部門單位長期沉淀閑置、按原用途難以使用的資金,及時收回財政統籌用于重點支出。四是針對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全過程監控力度不夠、管理不到位問題,相關部門應切實履行職責,優化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增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和信息共享,創新監控方式,加大全過程監控和問責力度,確保財政資金政策有效落實。
(三)深化部門預算改革,提升財政財務管理能力
一是相關部門嚴格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完善預算項目庫建設,提高預算編制的完整性、準確性。加強預算安排和項目計劃有效銜接,促進財政資源優化配置。二是相關部門要從資金源頭上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管理和控制,強化對部門預算執行責任追究力度。對重點部門、重大項目、重要環節要加大監管力度,嚴格落實資金分配、使用責任,嚴肅財經紀律,強化內部控制。三是財政及相關部門加大財政資金統籌整合力度,突出政策引導作用,提高資金分配的科學性。
(四)加強部門所屬事業及企業財務監管,防范財政財務風險
從審計情況看,一級預算單位財務核算較為規范,所屬事業單位和企業存在問題較為突出,有的甚至屢查屢犯,特別是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部分部門新舊制度銜接、執行新制度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建議財政部門進一步加強對部門財政財務管理的培訓和指導力度,各部門持續加大對所屬事業單位和企業財務工作監督和指導,健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規范所屬單位財政財務收支行為,防范財政財務風險,促進全面提升財政財務管理整體水平。
(五)加大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力度,促進解決體制機制性問題
一是各地各部門要嚴格落實審計整改工作的主體責任,加大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力度,堅持舉一反三,認真分析深層次原因,堵塞管理漏洞,促進財政管理提質增效。特別針對預算內基建資金支出撥付進度慢、部門往來款項長期未清理、預算編制不準確、無預算超預算支出等屢審屢犯問題,財政及相關事項主管部門要主動作為,強化項目管理,加快支出進度,完善往來款清理核銷政策和標準,清理長期往來款項,加大部門預算決算審核力度,嚴格預算剛性約束,采取措施,從根源上解決體制機制性問題。二是各地各部門要強化審計結果運用,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要加大通報公開力度,推動責任部門舉一反三,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對審計整改不力、責任落實不夠、屢審屢犯的情況,要壓減預算,嚴肅追責問責,促進財政資金效益發揮,推動各項重大政策切實落地。
本報告反映的是省本級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和其他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關具體內容以附件形式一并反映。對審計查出的各類問題,將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進一步加強各級人大常委會對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監督的意見》及我省實施辦法的要求,督促有關地區和部門認真整改到位,省政府將在11月向省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整改情況。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省政府堅決貫徹黨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履職盡責,社會各方面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自覺接受省人大常委會的指導、監督,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而努力奮斗!
正文下載: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2019年度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工作報告.doc
相關鏈接:[解讀]2019年度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工作報告的解讀(河北)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