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6日,海南省審計廳廳長劉勁松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報告了2018年度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今年的審計整改工作與往年相比,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黨委政府重視,為抓好整改落實提供強力支撐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審計整改工作。省委劉賜貴書記在省委審計委員會會議上強調,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依法自覺接受審計監督,認真做好審計查處問題的整改工作,建立健全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強化審計結果的運用。沈曉明省長多次組織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工作,要求各單位各部門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切實提高審計整改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把審計整改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以扎實的整改檢驗主題教育的成效,以問題的整改推動年度工作任務完成。省政府領導經常組織所分管領域的省直部門研究審計整改問題,對照問題清單逐一抓好落實。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扎實做好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2018年度審計工作報告披露的687個問題,截至2019年12月15日,已完成整改658個,正在整改29個,整改率95.78%;整改問題金額94.28億元,制定完善規章制度91項,問責處理31人次。
二、設立執行機構,著力解決整改落實有人抓的問題
2019年4月,海南省委、省政府批準省審計廳設立審計執行處,負責審計查出問題的督促整改工作,督促被審計單位落實審計建議、執行審計決定,辦理審計移送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事項;負責起草審計整改工作報告,對審計成果進行整理研究和綜合利用。專門設立審計整改執行機構,把審計整改從業務處中剝離出來,既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不廉潔行為的發生,防止權力濫用,使審計執法更加透明化和規范化,又較好地解決審計人員任務重、審計整改執行無暇顧及,打通審計“最后一公里”問題。
各市、縣(區)審計機關也相應設立了審計整改執行科室或崗位,省直大多數部門也明確了由內審部門負責審計整改工作。
三、建立工作機制,著力解決整改方法路徑問題
2018年9月,海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審計整改工作的意見》,建立健全了黨委政府定期研究審計整改及督查、審計機關審計整改督促檢查、審計整改重大事項會商、審計整改聯動、審計整改考核保障、審計整改問責、審計整改公告等7項審計整改工作機制。
全省各市縣、各部門把這7項工作機制作為抓好審計整改工作的基本方法與路徑,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推進整改工作。
一是被審計單位認真落實整改主體責任。各市縣黨委、審計委員會每年定期開會研究部署整改落實工作,將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以及黨委、政府領導對審計報告、專報、要情等批示落實情況,納入督查督辦工作內容和督查信息平臺進行跟蹤督辦。相關單位加強對整改工作的組織領導,對照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和審計建議,建立整改臺賬,壓實整改責任,逐一整改銷號。
二是各單位加強協作配合。各級組織、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司法等有關部門及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與審計機關密切配合,在審計成果運用、問題線索移送后的查辦、巡審結合、專項檢查和督查等方面加強協作,形成推動整改落實合力。2019年,省審計廳向省委巡視辦等提供審計報告73份,報送巡視重點3批次19條建議;向省紀委監委等部門移送問題線索24件,截至2019年12月15日,辦結4件,有5人受到處理處分,其中1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責任。其余20件正在辦理中。
三是推動建章立制。各單位既整改具體問題,逐項研究整改措施,還舉一反三,制定科學有效的長效機制,著力解決類似問題,實現有效管理,防范再度發生,真正從源頭上堵塞漏洞。如,審計工作報告披露個別部門(單位)違規發放津補貼、違規使用公務車、油卡和乘坐公務艙問題后,省紀委監委針對上述問題,決定在全省集中開展專項治理,要求各單位亡羊補牢,全面梳理、修訂、完善本地區本單位的相關制度規定,立足抓早抓小,加強日常監督。
四、強化跟蹤督查,著力解決整改時效性與真實性問題
從跟蹤督查情況來看,整改工作主要還存在著以下四方面的問題:一是對整改重視不夠。有的單位對整改工作情況若明若暗,既沒有開會研究部署整改工作,也沒有制定整改方案計劃,沒有落實整改責任人。二是不知道如何整改。有的不懂得區分問題種類、性質,無從下手,存在畏難情緒;有的只滿足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完善制度規范管理,結果同樣的問題在同一單位、同一系統時有發生。三是報送不及時。有的沒有在規定的時限內報送整改結果;有的報送結果時是“正在整改”,后來整改完成后沒有再次報送,以至于該問題一直處在“正在整改”中、亮紅燈。四是沒有及時公告審計整改結果?!秶鴦赵宏P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規定,整改結果要向社會公告。
針對上述問題,省審計廳堅持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并重,致力健全審計整改監督長效機制,深入推動審計整改“全覆蓋”。
一是研究出臺《審計整改執行工作規程》。明確業務處室、執行部門、市縣審計機關、被審計單位在審計整改中職責任務,規范了審計整改執行工作流程,推動審計整改提質增效。
二是制定明確的整改標準,實施分類指導。對問題較為清晰簡單、短期內能整改的,要求被審計單位立行立改;對問題較為復雜、短時間內難以整改到位的,要求被審計單位制定整改方案,明確具體措施、方法步驟和階段性整改指標,按時間節點,逐步推進逐項整改;對因客觀原因確實無法整改到位的,要求被審計單位講清問題的來龍去脈,說明當時的政策背景跟現時政策的矛盾,提出避免同類問題再次發生的防范措施;對違規問題造成的損失無法追回的,要求被審計單位追究責任人責任。
三是構建審計整改網絡。借助省政府網上督查平臺,推出審計整改執行系統,將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臺賬和清單推送到各有關單位,建立整改銷號制度,逐條逐項限期整改。對已整改落實到位的,按規定程序進行銷號;對未整改到位的,注明原因及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并持續跟蹤督查,直至整改銷號。同時,整合省廳、市縣審計局和各單位內審資源,建立審計整改網絡,將整改觸角遠伸、“關口”前移,各單位指定一名同志擔任審計整改聯絡員,專門負責審計整改督辦和情況匯總工作,定期報送整改情況,省廳實時掌握整改動態,及時校準整改靶向,適時開展實地督查。
四是對整改任務比較多的“重點生”,省審計廳領導按照網格化管理分工,沉到一線指導審計整改工作,和他們一起剖析原因,研究解決問題的措施,推動制定長效機制,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五、深入分析原因,持續跟蹤督促整改落實
審計整改報告指出,由于項目調整變更、程序履行、經濟下行壓力大等原因,尚有30個問題的整改需一定時日加大措施繼續推進,這些問題涉及10個市縣、7個部門和單位。如,萬寧市旅游項目推進緩慢的問題,因土地、規劃等原因未達到開發條件,需進行調整補充;陵水縣1637.15萬元漁業成品油補貼閑置的問題,需要對油補名單和金額進行整理核查,履行公示和申報等程序才能發放補貼;三亞市“鹿回頭改造”項目已開工建設超過3年且超過合同等約定竣工期限仍未建成的問題,由于該項目業主資金出現問題,已破產重組,從重組到恢復開工,需要一定時間。對尚未整改到位的問題,相關市縣、省直部門和單位對整改工作作出了計劃和安排。
下一步,省審計廳將把審計事項置于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大背景下分析,把審計發現的具體問題放在深化改革發展大局下審視,加強與巡視、紀檢監察、政府督查等協作配合,繼續抓好審計查出問題的督促整改。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各單位既要整改具體問題,逐項研究整改措施,還要舉一反三,注重在“治已病、防未病”上下功夫,做好“經濟體檢”,不但要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招”,更要有“預防疾病”的“術”,從根本上防范風險、解決問題,努力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高質量發展。 (鐘宇靖)
正文下載:2018年度海南省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報告解讀.docx
相關鏈接: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2018年度審計工作報告披露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