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受河南省人民政府委托,省審計廳廳長汪中山向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關于2018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在省委、省政府和審計署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審計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省委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認真執行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決議,聚焦重大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聚焦打好三大攻堅戰,聚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民生改善和資金績效,聚焦規范權力運行,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不斷拓展審計監督的廣度和深度,更好發揮了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全面反映了2018年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的工作成果,主要包括省級財政管理、“三大攻堅戰”、重大政策措施落實、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國有資產資源管理以及審計移送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等六個方面。與往年相比,今年審計的范圍更廣,審計的力度更大,審計涉及的問題更深,審計報告的內容更加豐富,既實事求是地揭示了政策落實、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也客觀反映了我省經濟社會和改革發展中取得的成效和進步。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提升政治站位,主動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省審計機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把審計工作置于河南經濟社會運行大背景下進行安排和把握,把審計發現的問題放在改革發展大局下進行審視和處理,把推動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作為政治責任和頭等大事,在服務保障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彰顯審計擔當。在推動打好三大攻堅戰方面,審計報告在肯定我省政府隱性債務增量得到有效遏制、存量債務有序化解,全省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等成績的同時,也揭示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如,隱性債務管理方面,部分市縣因口徑把握不準確而多填報或少填報隱性債務,以前年度籌措到位的隱性債務資金長期閑置;精準扶貧方面,“三保障”仍存在薄弱環節,一些貧困學生未能享受扶貧資助,部分困難群眾未能享受“先診療,后付費”政策;污染防治方面,污染治理措施執行不力,部分“散亂污”企業、黑臭水體未按要求整治到位,非法直排、暗管偷排污水問題仍然存在。
二、消除監督盲區,積極推進審計全覆蓋。推進審計全覆蓋,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審計工作的部署要求。全省審計機關積極建立與全覆蓋相適應的工作制度機制,不斷拓展審計監督的廣度和深度,消除審計監督盲區,更好擔負起新時代審計職責和使命。在去年首次實現對省直一級預算單位審計全覆蓋的基礎上,今年進一步改進方法,提升監督成效,充分利用聯網大數據審計分析平臺,繼續對省直一級預算單位實現審計全覆蓋,并延伸審計了273個二、三級單位,做到審計對象橫向到邊。組織全省審計機關,采取全省大交叉、上下大聯動的組織方式和“邊審邊改”的審計工作模式,對市縣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實施意見、扶貧政策落實和扶貧資金使用、污染治理與環境保護政策落實及專項資金績效情況,進行了全覆蓋審計,實現在一個時段內把一個領域、行業中最突出、最關鍵的事項審深審透,提升了審計成效。
三、貫徹績效理念,促進公共資金提質增效。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加快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我省也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全省審計機關牢固樹立績效審計理念,聚焦公共資金分配使用,堅持“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推動預算單位不斷增強績效意識,著力促進提高公共資金績效,確保每一分公共資金都用在“刀刃”上。審計發現,在預算績效管理方面,省財政廳組織預算項目績效評價覆蓋面僅為1.1%,4個重點績效評價項目自評報告未反映績效量化指標完成情況;在政府投資基金運營效率方面,3支基金社會資本投入不足,9支基金投資效率不高;在省級部門預算執行方面,5083.2萬元財政存量資金沉淀2年以上,98個預算項目未按期建成或建成后效益不佳;在政府投資建設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等工程建設方面,不同程度存在工程進展緩慢、資金閑置等績效問題。
四、促進深化改革,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圍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八字方針”“六穩”及優化營商環境等部署要求,全省審計機關開展了減稅降費、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就業政策及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相關政策落實情況跟蹤審計項目。審計實施中,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不僅敢于和善于發現問題,更深入分析問題背后的體制障礙、機制缺陷、制度漏洞,推動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科技自主創新,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包括:市縣一些單位自立名目違規收費、繼續收取已取消的項目收費、將應由政府部門承擔的費用轉嫁給企業、超標準收取工程項目質量保證金;市縣政府和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規模較大,清欠任務仍然繁重;就業培訓未完全覆蓋政策規定的五類人員,部分公益性崗位人員未按規定期限退出,向不符合條件人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公益性崗位補貼等;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有關省直部門部分事項未實現直通,鄭州市未及時撥付研發費用后補助專項資金等。
五、聚焦民生改善,著力增進人民群眾福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全省審計機關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及省委、省政府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部署要求,加大了對“一卡通”惠農補貼民生資金、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黃河灘區遷建工程等民生項目的審計力度,促進中央和我省的各項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實處。在對“一卡通”惠農補貼審計中,揭示了資金管理存在“一戶多卡”、未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現金發放補貼等不規范情況,嚴肅查處了違規向公職人員發放惠農補貼等問題。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中,重點揭示了安居工程建設進度緩慢、建設資金閑置以及已建成住房長期空置等問題。在黃河灘區遷建工程審計中,揭示一些縣區未嚴格執行灘區遷建項目免征耕地占用稅優惠政策、部分項目及配套設施工程進展緩慢以及土地未及時復耕等問題。
六、強化資產管理審計,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建立政府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要求,全省審計機關充分發揮審計專業性強、觸角廣泛的優勢,統籌整合審計力量,突出審計重點,進一步強化對國有資產資源審計監督力度,促進國有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促進自然資源有效保護與利用。對省級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審計,揭示了部分工程建設和政府采購項目涉嫌串通投標和網上商城入圍電商數量缺乏充分競爭,部分商品價格虛高,存在廉政風險隱患的問題;對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審計,揭示了部分市縣資源管理不規范、資金使用及資源利用績效不高、監管執法不到位的問題;對省直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審計,揭示了部分省直單位違規出租、出借國有資產以及大量房產長期閑置的問題。
七、加強審計工作統籌,減輕基層負擔。中央印發《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樹立了為基層松綁減負、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的實干導向。省審計廳創新審計模式,優化資源配置,提出“一個單位一年只能接受一次審計”的“三個一”工作目標,持續加強審計項目和審計組織方式“兩統籌”,以重大政策跟蹤審計、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為平臺,將其他重點審計項目或重點審計內容嵌入其中、融合開展。加強上下級審計機關審計計劃銜接和成果共享,積極探索上下級審計機關共同編組、上下聯動的組織方式,實現了“一審多項”“一審多果”“一果多用”,避免對同一個被審計單位、同一事項重復交叉審計。今年以來,全省審計機關利用“兩統籌”辦法,共整合減少1788個審計項目,其中,省本級整合減少24個審計項目。減稅降費、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等四個專項審計項目,由省廳與洛陽等8個省轄市審計機關共同編組、上下聯動實施,做到統籌安排、整體推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減輕了基層負擔。
八、發揮利劍作用,促進反腐倡廉建設。去年以來,省審計廳與省紀委監委、省委巡視辦、省公安廳建立完善了審計移送處理協作配合機制,把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公安司法等監督貫通起來,有效增強了監督合力。全省審計機關堅持問題導向、靶向發力,不斷強化對公權力運行、公共資金使用、國企國資管理、重大工程建設等領域的審計監督,對重大問題線索扭住不放、一追到底,發現一起、移送一起,并深入分析移送案件線索和違紀違法事項的特點,為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貢獻審計力量。一年來,省審計廳移送有關案件線索和違紀違法事項248件。截至目前,審計移送的線索或事項經有關部門查處后,已追究刑事責任或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14人,其中廳級干部2人、縣處級干部6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92人,其中廳級干部1人、縣處級干部21人。
下一步,全省審計機關將按照中央關于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國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資金運用到哪里、公權力行使到哪里,審計監督就跟進到哪里的要求,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做好審計“后半篇文章”,服務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推進重大改革政策措施落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二是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全力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三是推進“三農”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見效。四是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切實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水平。省審計廳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要求,認真督促有關市縣、部門和單位落實整改責任,年底前依法公告審計工作報告反映問題的全面整改情況。
正文doc下載:積極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助力譜寫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河南).docx
正文pdf下載:積極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助力譜寫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河南).pdf
相關鏈接:
關于河南省2018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關閉】 【打印】 |